最近成为职场领域创作者,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可能年轻人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田姐想详细地说一说。 第一,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每当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单一、重复、没有挑战性的时候,我都在想公交车司机、扫地阿姨等等,他们的工作不是更加单调吗,可是城市的发展需要他们呀,我们的出行体验也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好,每个人都是企业或者城市运转的一个小螺丝钉,但是小螺丝钉也有他的价值,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就算你真的没发现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价值,请告诉自己,在工作中找到价值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 第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能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很多年轻人打算辞职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根本没法做好自己的工作,美其名曰,我对这个工作不感兴趣,其潜台词是,如果我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我就一定能做好。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讲,本人在体制内上班,业余喜欢读书+写作。16年在家休产假时,一时按捺不住,开通了公众号,开始了码字生涯,目前为止已经坚持写作三年,发表了100多篇原创文章,可是我的粉丝才有700多个,阅读量最高1000+,正常稳定在200左右。有的时候我常常想,我为什么要继续写,真的有人会看吗。 毫无疑问,写作是我一直感兴趣并且是我自信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从大学开始我就坚持每天写日记,后来又在QQ空间写游记等等,当我看到微信公众号的兴起,我常常看到别人写的东西,心想,这种文章我也能写。 可是事实呢,写一篇好文章容易,但是不断地输出高质量的文章却很难。因为这需要坚强的毅力+持续不断地输入。 我曾经跟自己说,我不需要靠写作挣钱,我可以佛系一点,一周更新一篇文章就好,后来发现我是不是应该勤奋一点,快速涨粉&争取早日上稿赚取稿费,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我要一周两更,结果没坚持两个星期就开天窗了,因为一旦有事情打岔,就很难坚持更新文章。至于投稿,投了几十篇都石沉大海,一篇说准备排版发出,结果白高兴一场,等了四个月都没见发出。 所以你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想要坚持,依然很难,想要做好,依然不易。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她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我有时候会看到,某些父母打着“培养孩子兴趣”的旗号教育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我能做的只有赶紧闭上眼睛——不愿意看到孩子就这样被“害”。但是,闭上眼睛却看得更清楚,因为我太容易想象出那需要很多年才能最终显现的,且由于早已逝去多年而遗忘了原因的最终结果。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者一本书就可以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所以说,有些事情你没兴趣,想要放弃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真正做好。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应该好好想想,你自己最可能在哪一方面做得比大多数人都好。 但是即便你找到自己的优势,想要做好,依然很难。 所以,永远不要用“我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来搪塞自己。 真正优秀的人是学会接受现状的人,因为他们知道,现状并不会立刻改变,一定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