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书法家说起他的书法很少人知道,但是看到他的书法评论就知道

 龙泉之水775 2019-03-15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弃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土,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好为古诗文,与李攀龙共为“后七子”首领李殁后,其独主文坛二十年。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摹拟,在当时影响巨大。《明史》评日:“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王世贞一生著述甚丰,如《异州山人四部稿》《弁山堂别集》《古今法书苑》《王氏书画苑》《觚不觚录》《三朝首辅录》《算园识小录》《朝野异闻》等。

王世贞不以书名,然他却写有许多关于书法的评论,主要见诸于《艺苑卮言》《王氏书画苑》《拿州山人书画跋》等。在评论古代书法的同时,王世贞特以对当代书法家的批评为己任,这在当时的文学艺术批评界,应是一个很先锋的举动。尽管王世贞作《艺苑卮言》时,未满四十岁,也受到他本人眼光的局限,但大多符合实际,较为严肃。朱谋堕评曰:“世贞书学虽非当家,而议论翩翩,笔法古雅。”从传世的《文徵明人日诗卷》后王世贞的题跋(上海博物馆藏)及王世贞《致贞山尊兄尺牍》等看到他的手迹。尽管其不以书名,但仍可看到他酣畅的用笔和感受到清秀典雅的书卷气息,惟疏于结字,大约正是其自言“不任书”的症结所在。

王世贞在他的《艺苑卮言》中,以“天下书法归吾吴”的立论,肯定了吴门书派在当时的历史地位。他关于吴门书家的评说,为后世研究吴门书派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王世贞在文徵明的晚年,曾与之交往频繁,文微明举后,王世贞写有《文先生传》,对文徵明的艺术成就评价极高。王世贞作为文坛领袖人物,与当时三吴地区的文人书家亦来往密切,所见所闻都为弟上手资料。他在艺术上一贯推重古法,于书亦然,故以他赫赫声望来了书法作评论,则毋庸置疑地影响着吴门派的追随者和当时三吴地区的书家。

客观上说,在吴门书派庞大的书家阵营中,理论上有建树者,几乎没有一位能与后来的华亭书派代表董其昌相提并论。故詹景凤所言“元美虽不以字名,顾吴中之书家,惟元美一人知法古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其“知法古人”者,非指善书,而是指其深通古人书法之理论。可以这样说,王世贞在“吾吴”的概念中,实担任了吴门书派理论总结者的重要角色。如其自己在《艺苑卮言》论书法的结尾中所言:“吾王氏墨池一派,为乌衣马粪夺尽,今遂奄然,庶几可望者,吾季耳。吾眼中有笔,故不敢不任识书,腕中有鬼,故不任书。”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他自负至甚,却又自知不善书,于是把发扬光大王羲之以来王门一派的书法,寄托于自己对书法的评论中。这是他认识到书法理论对书法的反馈作用,正因此他担负起了书法批评的重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