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太镇村民开地种花,却挖出一个商周时期的遗址!

 昵称55301288 2019-03-15

社 会

/

Vol. 520

常太镇村民开地种花,却挖出一个商周时期的遗址!

文:闻道 图:网络

常太镇村民在自家荒废的后山挖地种花,没想到挖出一个商周时期的遗址。许多人不知道,也想不到,早在三千多年前,莆田先民就这片山区繁衍生息、创造文明。也许,三千多年前常太山区其实是一片平原,谁知道呢?

3500年前的古墓葬遗迹

许文霖家

前年,常太东青村退伍军人许文霖在自家荒废的后山挖坑种花,无意间挖出一些瓶瓶罐罐,就随意放在角落。儿子回家看到后,觉得可能是文物,便向镇文化站反映。

后山上发现了商周文物

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十分重视,逐级向上报告。市、区两级文物专家联合到现场考察,初步判断为商周时期文物,第一时间请省文物专家来莆开展考古工作。

出土的商周文物

通过专家的清理及室内整理,共出土有多件石器和陶器。从地层、遗迹形制以及器物看,初步判定这是一处古墓葬遗迹,距今约35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

这是莆田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遗存,也是莆田迄今发现的最早考古学文化遗存

古墓里埋葬着谁?

网络配图

数千多年前,一个族群迁徙到现在的常太地区,他们临水而居,与鸟兽为邻,与风霜雪雨为伴。

之后,一代代人定居下来,一个小村落形成了,先民们从采集、狩猎转变到农耕渔猎的最原始的平静生活。

出土的石矛,沉睡地下数千年

先民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掌握刮磨、钻孔等加工技术,磨制出的矛头尖锐平滑,规整严谨。石矛不仅是狩猎工具,更是一种武器

出土的商周时期陶器

随着农业的发展及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学会了制陶技能,除了日常家庭使用的食物以外,还有些盈余的粮食,会储存在陶器中......

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石锛

此次发现的古墓葬遗迹是商周时期的,里面却有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及精美的陶器等作为随葬品。

或许可以判定这个墓主生前身份地位特殊,是位令人敬佩的族长?是位高权重的贵族

常太山区首次发现商周时期遗迹

遗址以山名命名——仑仔山遗址

这些挖掘出来的文物没有商业价值,却有较高的考古价值,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活动和发展情况。

村民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是一次重大考古发现。此前在莆田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及商周的文物主要集中在木兰溪及南部沿海

仑仔山墓葬

此次是首次在常太山区——仑仔山发现的商周时期遗迹,并且挖掘出的原始瓷,其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常太山区发现人类早期文明遗迹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生存有着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对研究莆田先民早期活动提供了科学的考古资料和依据

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事物

东青村村民知道自己挖的是文物之后,第一时间捐赠给市博物馆,为表彰他的义举,镇政府为他颁发了证书及奖金。

近日,莆田市博物馆副馆长许峰及城厢区文联主席林宗哲等人再次前往东青村对许文霖进行表彰,并表示感谢

试想下,三千多年前,莆田最早的土著民在这里是怎样生活?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一片沃土,还是一片海滨?他们是用莆仙话沟通交流的吗?

如果随着考古的深入勘探和发掘,仑山仔遗址及周边会有一个庞大的墓群出土现世吗?这里曾经是否有生活着来自中原的贵族?常太山区全境内曾经也是个繁荣的城镇?

一个一个疑惑,一个一个未知数,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有点点滴滴的考古发现,向我们打开了一扇尘封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之门,拨开迷雾与先民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可惜,发现这批文物之后,并没无更多的考古挖掘活动了......

- END-

-------------------------------------------------

更多阅读,请点击以下链接

文:闻道 图:网络

by看莆田原创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