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消渴)的中医治疗

 开元回春 2019-03-15

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病变,以及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所以还因针对具体病情,应合理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健脾,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配合应用。

二、常用治法及药物

清热泻火:生石膏、黄连、黄苓、黄柏、栀子、丹皮、知母。

养阴生津:生地黄、玄参、沙参、麦冬、天花粉、天冬、五味子、石斛、乌梅。

益气健脾:黄芪、人参、西洋参、党参、山药、白术、苍术、葛根、茯苓、砂仁、陈皮、薏苡仁。

清热解毒:金银花、蒲公英、连翘、夏枯草、鱼腥草、蛇舌草、大黄。

活血化瘀:丹参、川芎、当归、赤芍、红花、郁金、泽兰、益母草、山楂、鸡血藤、全蝎、地龙、川牛膝、桃仁、水蛭。

滋补肾阴:熟地黄、制首乌、白芍、枸杞子、桑椹、女贞子、旱莲草。

温补肾阳:杜仲、淫羊藿、肉苁蓉、益智仁、补骨脂、巴戟天、续断、制附片、肉桂、山茱萸。

【辨证论治】

(一)肺热津伤证: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黄连、天花粉、生地、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加减。

常用药: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生津清热,养阴增液;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

备用方:(1)玉泉丸:黄连、干葛、天花粉、知母、麦冬、人参、五味子、生地、莲肉、乌梅、当归、甘草、人乳汁、牛乳汁、甘蔗汁、梨汁、藕汁

       (2)二冬汤: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甘草、人参、荷叶。

(二)胃热阴虚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加减。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玄参、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备用方:(1)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

       (2)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生地、大黄、玄明粉。

(三)气阴两虚证: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藿香、木香、葛根)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甘草益气健脾;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葛根升清生津;天冬、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

肺有燥热加地骨皮、知母、黄芩清肺;口渴明显加天花粉、生地养阴生津;气短汗多加浮小麦、山萸肉敛气生津;食少腹胀加砂仁、鸡内金健脾助运。

(四)肾阴亏虚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汤(熟地、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萸肉)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怀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泽泻、丹皮清泄火热。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等益肾缩泉。

备用方:(1)知柏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

       (2)参芪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加人参(或党参)、黄芪。

(3)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菟丝子、鹿胶、龟胶。

(五)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附子、肉桂)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枸杞、五味子固肾益精;怀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等益肾收摄;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阳痿加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阳虚畏寒者,可酌加鹿茸粉0.5克冲服,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生化。

备用方: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

(六)血瘀脉络证:肢体麻木、疼痛,面部瘀斑,或胸痛、胁痛,头痛,半身不遂,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沉而涩或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代表方:降糖活血方(丹参、川芎、当归、赤芍、白芍、木香、益母草、葛根)加减。

常用药:丹参、川芎、红花、益母草、鸡血藤活血通络;当归、赤芍、白芍养血活血;木香、枳壳、郁金行气活血;葛根、生地、花粉养阴生津。血瘀重证可加水蛭、全虫、地龙、穿山甲等化瘀通络。

备用方:(1)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2)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枳壳、柴胡、甘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