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S3/5A四十年纪念

 泛蓝调调drh0pb 2019-03-15
    BBC LS3/5A自1974年开始面世,迄今已走过了40年的漫长岁月,期间接受BBC发牌生产LS3/5A的正规厂家达10家之多,总计生产超过10万对的LA3/5A。全球LS3/5A的拥趸更是不计其数,创造了音响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
   诚然,LS3/5A并非世上最好的音箱,它有很多局限。但它散所发出的那种迷人魅力,令无数的人无法抗拒。同时也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性能指标不是衡量一个音箱好坏优劣的唯一标准,适合才是最好的标准。LS3/5A就是这样一个,适合我,适合10万多有着相同价值取向的音乐爱好者的,平凡而伟大的音箱。
   值此,让我们来一起缅怀这个传奇。

                                                                                                                       LS3/5A 简史

    BBC LS3/5A的生产期将近30年,参与生产的厂家有10个,也经历了一些生产技术上的变迁,但BBC始终坚持一个声学标准,使前后出品的不同时期、不同厂牌的LS3/5A都能保持同样声音风格,是难能可贵的,也体现了英国人严谨保守的处事作风。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BBC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业内人士意识到需要一种小型的二级监听器,虽然可能会损失一些低 频响应,但是却能达到小型紧凑。室外电视转播车的节目制作部门就可能用得着这样的设备,因 为制片人需要用它来监听节目的伴音,虽然对效果的要求比实际混音时的要求低。

由于没有现成的合适商业产品,BBC 的研发部奉命在金斯伍德沃伦的总部设计这一产品。不到 一周时间,第一台样品问世,用于实地测试和评估。之所以如此神速是因为 LS3/5 是在一种试 验扬声器的基础上研制的,这种扬声器是金斯伍德的研究部专门为音响测试的前期工作而设计, 尽管有它的缺陷, 主要是音质和最大功率方面, 但是这种小型音箱的质量足以满足室外广播监听 的需要。因此研发部将其部件重新组合后推出了 LS3/5,事实证明这种试验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

BBC 内部生产了少量的这种音箱并将其用于电视转播车,结果令人满意。后来,BBC 允许其它 生产商提出申请,根据许可证来生产 LS3/5。1974 年 2 月 19 日,Rogers 公司公布一条消息, 宣称他们将在当年 4 月举办的 SONEX'74 展览上展出该产品的最新设计。他们还提供了产品的一张照片和暂定的技术参数: 功率 25W, 频响 80-20000Hz, 偏差±3dB; 另一种频响 60-20000Hz, 偏差±4dB。 分频器的分频点为 3KHz, 发音单元采用一个 110mm 的低音单元 (使用带有 Plastiflex 涂层的 Bextrene 锥盆)和一个 27mm 的聚脂薄膜球顶高音单元。



       不过早期的LS3/5遇到了些问题。尽管当时 BBC 对于 KEF 公司的 B110 低音单元充满信心,但是在生 产随后一批内部用 LS3/5 音箱的时候却发现低频和高频单元有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对音箱进行 重新设计。因此,音箱被交到了 BBC 位于大波特兰大街的设计部,要求他们对其进行改进。问 题主要有三个方面:B110 的设计变化之后箱体的激励方式和原先有所不同,低频单元和箱体都 会产生声染色,还有就是高频单元的声音带有明显的刺耳声。

为了减小箱体共振的影响, 音箱的两边侧板都安装了沥青减振板, 顶板和底板也经过同样的处理, 只不过这两处用了两层。此外,低频单元和箱体的结合部还垫了 PVC 材料的垫边,以去除机械 耦合并增加箱体的密闭性。为了减小箱体内部的共振,内部所有表面都衬有一层聚氨脂泡沫。箱 体经过密封以防止空气泄漏,甚至螺丝孔都进行了密封。连接箱体前后面板的松木条硬度不够, 被换成了榉木。 后面板也由昂贵的云杉木复合板换成了多层的桦木板, 消除了云杉板常有的空隙。 CT4/11A 箱体就这样诞生了。 借此机会,还解决了高音单元的尖叫声。音箱使用的高音单元是 KEF 公司的 T27 SP1032,这 种高音单元有它的缺点, 因为它的外露式设计很容易受到损坏。 技术人员决定为它增加一个保护 网罩,Celestion HF2000 的保护罩稍加改动后正好适用。高音单元的周围是一层固定在隔板上 厚厚的毡条,以防止箱体边缘干扰造成声音不均匀,因为 T27 的辐射面很小,辐射器几乎是全 向的。保护网罩的增加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它除了起保护作用之外,还有效地去除了高频尖 刺的感觉。设计时考虑了音箱合成纤维面网对声音的影响,因而音箱使用时应该始终安上网罩, 避免出现声音的不均匀。做出这些改动后,分频器也不得不进行些调整,以达到一定的补偿,一 种新型号的分频器 FL6/23 代替了原先的 FL6/16。 由此, LS3/5 音箱的第一个改型 LS3/5A 问世。 名称中增加字母“A”很有必要,因为尽管 LS3/5A 的效果听起来和 LS3/5 差不多,但是二者的区 别也足以让人不能够将它们混成一对使用。不过 LS3/5 只生产了很少的数量,所以这倒也不是 什么太大的问题。

         英国BBC广播公司设计部的第一对LS35A,这是LS35A的最初模型版本,编号为LS3/5A NO1。而且在LS35上面BBC设计部提出了对单元性能的一些问题。第二张图有BBC商标,背部是卡农接口。接口线序是2 ,3-,1空。



125036ra05id2qalfiaygb.jpg

         不了解这种音箱的人可以看看它现在的设计, 因为和以前相比没有多少变化。 这么多年来该产品 只进行了略微的改进,下面还要讲到这一点。1977 年开始,产品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几乎每年 夏天生产商的报废率都会有所增加。80 年代初,发现该产品在设计上进行了改动,当时发现折 环谐振点发生轻微的移动。 把分频器谐振频率调低并更换了阻尼电阻之后, 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诸如此类的改动 BBC 都会通知音箱的生产商,并且写入生产许可协议。高音单元使用的耦合电容的容量也作了调整,这是整个相对平衡调整工作中的一部分。高音单元的材料改变了以后,放 音质量产生了变化, 声音响应出现了轻微的高频振铃。 高音单元耦合电容能影响整个电路的状态 并且决定电路是否阻尼过强或是不足。为了调整高音的平衡,对 FL6/23 上分组变压器的输出作 了调整,耦合电容也被更换以维持分频器的频率。

        专业媒体对 1987 年的那次主要的重新评估作了广泛的报道,但是此次产品改进主要是应生产商 的要求进行的。 许可生产商之一的 Rogers 公司的里查德·罗斯表示, 尽管这些年来可以按照标准 生产 LS3/5A, 而且质量也还说得过去, 但由于 B110 低音单元的容差值各不相同 (尽管符合 KEF 的标准),致使炎热的夏季产品的废品率可以高达 10%~85%,对于许可生产商来说这可一点都 不经济。

就在许可生产商为如何生产出合格一致的发音单元发愁的时候, BBC 也遇到了困难。 1987 年底, BBC 发现音箱的性能正在向可接受的最低限度靠近。具体来说,在 1KHz 这个对平衡感非常重 要的区域附近,输出响应大约高出了 2dB。LS3/5A 在这个频率附近的表现一直都有点偏高,但 是现在已经开始变得不可接受了。 尽管仍然可以满足二级监听器的性能需求, 但是对于一级监听 器来说却不行。问题的关键还是“折环谐振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频率可能相差几百赫兹。在 箱体共振的共同作用下,对于性能的影响已经到了非要解决不可的程度。

BBC 将这一问题提交 KEF 公司,KEF 的专业产品部接手了此项工作。经过研究分析,发现问题 出在用于制造 SP1003 B110 发音单元的聚氯丁橡胶上,这种材料的持续一致性不佳,为此专门 为 LS3/5A 设计了新的 B110 发音单元。它采用一种 PVC 材料制成的折环,比聚氯丁橡胶折环 一致性要好,而且受温度的影响也要小,只不过顺性稍差。因此需要一种重新设计的定芯支片和 音圈为新单元提供相同的灵敏度,以达到所需的低音效果。 这种新的发音单元命名为 B110 SP1228。
            B110 SP1228 比旧型号的 B110 有更为平滑的频响,因此需要更为平缓的分频均衡特性。技术 人员决定不仅要重新设计分频器以补偿发音单元所作的更改,而且要吸收新的技术。实际上,均 衡性能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 电路设计也非常相似。 原先的设计采用前面提到的抽头自耦变压器 作为高通滤波器的一部分,并且能以 1dB 的级差来调整高音单元的电平,但是由于高音单元的 灵敏度越来越一致(误差小于 0.5dB),可以使用一种更简单的固定电阻衰减器来实现 /-1dB的电平调整。采用简单均衡电路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总体的阻抗从先前标称的 15欧 降低到了现 在的 11欧。 KEF 认真分析了元件容差对总体频响性能的影响,发现如果在最重要的电路部分对元件容差进 行严格控制的话,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原来产品的偏差可能达到 2dB,比如,分频网络关键 部位的误差是 1dB,发音单元的误差也是 1dB,那么系统总的误差就是相加后得到的值。KEF 通过计算机辅助元件配对以达到控制产品误差的目的。例如分频电路的误差是 1dB,那么就选 配一个误差为-1dB 的发音单元以实现总体误差为 0dB 的目标。至此 KEF 可以向许可生产商提 供匹配好的组件,尽管 KEF 本身并不生产这款音箱。事实上,现在的三家许可生产商使用的都 是 KEF 选配的组件。最终,还是 KEF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KEF 得到了一套 BBC LS3/5A 1975 年版的参考级音箱,并且于 1988 年生产了一套。产品的质 量很接近,能够达到一级监听器的标准,而且一致性要好得多。因此,LS3/5A 得以长期生产下 去。
        Spendor 公司过去一直是自己生产分频单元,并且声称如果需要随时都可以再这么做。他们后 来采用一种铁粉芯电感器(请不要同铁氧体磁芯混淆),不再使用过去的 EI 型硅钢片铁芯线圈。 EI 型铁芯线圈的绝缘层成本更高,因此公司决定购买 KEF 匹配好的组件。多年来,Rogers 公 司使用了各种各样的铁氧体和铁粉磁芯, 因为研究表明这些材料更为经济而且和放射性合金或者 晶粒取向的带钢相比,具有更好的磁饱和度。尽管线圈的匝数可能会多一些,直流阻抗也有所增 加,但是磁饱和度却有很大的提高。Rogers 公司认为利用现代的分频技术,制造出容差为 2% 或 3%的铁粉磁芯线圈比制造有空隙的放射性合金铁芯扼流圈要简单。由于设计本身已经很复 杂,如果能够简单就尽量不要复杂。
也许从长远观点来看,如果 BBC 对音箱进行重新设计并且推出 LS3/5B 也许事情会变得简单一 些,但是他们不想或者说是不能这么做,因为全英国范围内大约有 3500 套现有设计的音箱在使 用。无论设计上怎么改动,最后要达到的要求都差不多,频响性能应该一样,未来的型号总有一 天会和现在的产品一起被淘汰。即使是今天,当一批设备拿到一个地方之后,从理论上讲它们是 否是同一代的产品并不重要, 只要能够配对成立体声系统就行。 实际上这也是产品设计时的总体 目标:生产和使用周期保持一致,无论在什么地方。总之,近来所作的一些改进就性能参数而言 并没有提高,而只是为了达到生产时的一致性,维持音箱的设计标准。改进后的音箱性能现在又 恢复到了“中等水平”,聆听时的效果也许和 1987 年圣诞节前的那批“老型号”有些不同,但是和 更早些时候的产品相比却没什么两样。

因此,1977/78 年左右的 LS3/5A 音箱并不会在某方面好于或者差于 1988 年或者 1990 年代生 产的 LS3/5A。了解均衡概念的人都一致认为,就其音响性能方面来说,该系统没什么变化,输 出的音质也一样。
如果要仔细比较,最新的型号音质要稍微圆润些,因为不规则的高音已经被分离出来,新的折环 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声染色, 但是还不足以影响到声音的均衡, 因为局部声染色的感知是以音箱 系统各部分的平衡和均衡为依据的。 如果某个频率 (比如说 1KHz, 在这个频率上能感受到音染) 的音染减小到一定程度, 那么其它频率的音染色就会显露出来。 新的设计实际上只是改善了产品 的一致性,以便坚持 KEF 的标准。尽管音箱又回到了中等的行列,器评家表示音箱的音质听起 来要好了一些,但是其参数性能并没有提高。声音实际上还是和原来一样。BBC 和生产商就音 箱的立体声效果所作的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第一张许可证批准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生产出来的 LS3/5A 总数估计为 60,000 对,因此 LS3/5A 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也就不奇怪了。在 BBC,这款音箱有多种用途,无论是单独的室 外转播还是几年前漫步音乐会上试验四通路传输时的控制和平衡,以及 BBC 设在各地的电台, 都将其用作主要的组合式监听器。不过,音箱设计上也有倒退的地方,比如为了恢复因箱体尺寸 以及有限的锥盆面积造成的低频损失,分频器使用了无源式、设计复杂的
均衡器。
谈到该款音箱的发展史,其中有很多关于获准生产它的许可生产商的有趣故事。BBC 设在基斯 维克的产品设备部早期生产了一些音箱后,公司批准了很多生产商在申请获得许可证后进行生 产,这也是 BBC 的章程所规定的。

收取许可证费用是一种补偿最初开发设计费用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想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 本,许可证的收入主要是归工程部所有而不是 BBC 的其它企业,它们作为“大婶”(指 BBC 公司 /译者注)的商业运作部门,负责的是其它赚钱的领域,比如出版和唱片发行。近年来有四家公 司获得过生产许可证,尽管实际上当时只有两家拥有生产线。在 BBC 研发部参加过 LS3/5A 音 箱设计工作的 H·D·哈伍德建立了 Harbeth 公司并获得了一张该音箱的生产许可证。与此同时, Rogers 公司、Spendor 公司和 Goodmans 公司也获准进行生产。实际上 Goodmans 公司后来 停止了生产并且许可证到期后也没有再续约,那时 Harbeth 公司还没有开始生产。 另一家许可生产商,由已故的斯彭塞·休斯(他曾经同哈伍德在 BBC 共事)建立的 Spendor 公 司一开始并没有申请许可证,当时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饱和。但是当能力允许时,公司立刻提出 了申请并且对此充满信心,因为休斯先生了解产品设计情况,这些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

Rogers 公司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现在拥有了 Chartwell 的品牌。Chartwell 也是早先获得 LS3/5A 生产许可证的公司之一,它的母公司 Swisstone 于 1975 年同 Rogers 公 司合并,并且在 1978 年收购了倒闭的竞争对手 Chartwell 公司。1979 年,Rogers 公司宣布, 它已经生产销售了 10,000 对产品,并且称 LS3/5A 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小型音箱。 到 1990 年代中期,Rogers 公司生产的 LS3/5A 总计已达到 33,534 对。

最新获得生产许可的是 Harbeth 公司, 现在由雅伦·肖所掌控。 他们的第一批样品已经通过了 BBC 的鉴定,目前已经具备了全面生产的条件。所有的许可生产商开始都要经过样品鉴定程序,以便 向 BBC 证实音箱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来生产的。许可生产商从首批产品中选两套样品送到 BBC 公司,其中一套将留在 BBC 公司,作为该生产商产品的参考,另一套则要经过严格的对比测试, 以确保可以同 BBC 自己的参考音箱(这是首批内部用产品中的一套)相匹配。然后第二套音箱 将交还给生产商,作为今后所有产品的参考。

       更早一些获得 BBC 生产许可证的公司却没有取得这样好的成绩。LS3/5A 并不是很容易就能生 产的产品,而且市场销售也很关键。有的厂商中途推出,因为他们发现市场并没有他们预测的那 么大,有的公司产品难以达到 BBC 的容差要求。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于一个 售价 250 英镑的音箱性能的期望值往往更高,如果缺乏有效的市场销售手段,产品将很难销售出去。
       这样的公司有很多, 比如 Audiomaster 公司于 1976 年 4 月推出自己的产品, 但是生产时间很短, 而 RAM 公司从来就没有产品出厂——还没有开始生产公司就已经破产了。为 Goodmans 公司 生产分频器的 Falcon 公司也为 RAM 公司生产了一批组件,但是到最后它不得不自己四处寻找 买主,因为 RAM 公司已经没钱支付这笔费用。JPW 公司也忙活过一阵子,但是也没有取得实 际的结果。BBC 对许可生产商的生产情况不断进行检查,发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有 一次,一套产品被送来进行评测,它的面网材料比标准的要厚,造成一个两倍频程的 1.5dB 谷 值,不用说,产品很快就被退回厂家。

        后来存在的三家生产商中,Spendor 公司声称尽管他们在英国的生产线有一部分被关闭,但是 他们 80%的产品出口到海外, 主要市场有欧洲、 美国以及远东地区, 包括日本和我国台湾。 Rogers 的产品也出口到日本、欧洲、北美、我国香港和新加坡,并且在日本的销量比在英国国内还大, 虽然产品在英国除了卖给 BBC 的一部分之外,其零售也达到了相当的数量。尽管有其它品牌音 箱不断推出,LS3/5A 仍然是同类音箱中的参考级产品。

    到了1998年随着最后50对ROGERS Classic Limited Edition50周年纪念版LS3/5A走下生产线,前后有八家厂家参与生产的LS3/5A似乎终于该划上完美的句号了,但LS3/5A实在是一个不死传奇。进入21世纪,出乎所有人的预料,BBC再次发牌给Stirling和Richard Allen两家英国公司,使LS3/5A的香火得以延续。但由于KEF早已停止LS3/5A单元的生产供应,两家只能使用前期仅剩数量有限的库存进行生产,所以,他们两家加在一起的产量是十分有限的。

    好了,关于LS3/5A的历史就简单谈这么多。如果想深入细致地了解更多内容,请搜索子弹版主的帖子。

下面我将陆续转发一些有关LS3/5A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图片以各厂家获BBC授权的先后顺序上传。


       ROGERS“大金牌”及其内部分频器情况:


麻布金牌.jpg
1622447i8zcid58ihiddjz.jpg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

评分

    • 积分:威望 3金钱 55

    • 理由: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收藏
0

全部评论 倒序只看楼主

很想知道BBC现在用什么监听音箱来取代35A音箱
引用: 豆根 发表于 2015-4-26 14:27
兄搞错了呵呵!UVD老师才是京城大烧!俺是跟着打酱油的!

豆根兄谦逊呀!!!{:soso_e183:}  {:soso_e183:}  {:soso_e183:}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4 15:41 编辑

CHARTWELL查特威尔

CHARTWELL.jpg

CHARTWELL 1.jpg
CHARTWELL 4.jpg
TB2wgJPbVXXXXaUXpXXXXXXXXXX_!!50687501_jpg_728x728.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4 23:07 编辑

Audiomarster  音乐大师
图片里这对铝标黑背Audiomarster LS3/5A是论坛里chb800大侠的心爱之物
音乐大师.jpg
1357420000e0tmtb1tkoxt.jpg
135752335ld053jkac30on.jpg
音乐大师 2.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6-9 12:12 编辑

RAM
第四家获得授权的是RAM公司,走的是低价线路,由于产期很短,只有百十来对的产量,在国内更是少见其踪影。因此图片也很稀少,借用下SHOP兄的图片。
getdata-dbCABDT10S.jpg
TB2ckqWcpXXXXaYXXXXXXXXXXXX_!!1989383959.jpg
201310072039449340.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6-9 12:46 编辑

Goodmans 好人氏
说到好人氏,知道它的LS3/5A的人估计不多,但要说起他家的MAXIM可能无人不晓。好人氏于1982年获得ls3/5a的生产资质,用于制造ls3/5a的分频器由DIY专家厂商Falcon提供,之前的RAM LS3/5A的分频器也是由FALCON提供。GOODMANS LS3/5A继承了本厂以往产品的优良基因,做工精良,声音朴实自然,在众多LS3/5A中有良好的口碑。
GOOOO.jpg



DSC_7533.JPG
  • GO.jpg

  • GOOO.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4 17:51 编辑

Spendor 斯奔达
Spendor于1982年取得BBC牌照,正好接替RAM退出后留下的空缺,并一直持续到98年KEF停止供应单元为止,是除Rogers之外生产周期最长的厂家。
sp3.jpg
sp.jpg
sp2.jpg
getdata-db140.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4 18:31 编辑

Harbth 雨后初晴
Harbth LS3/5A的生产始于1987年,正值LS3/5A所用单元及分频器经历重大改革、SP1228和SP1032定型生产之时。截至1998年的12年间,虽然总共只有5千余对的产量,但是Harbth公司 在D.Harwood老大的带领下,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由此赢得了不少LS3/5A迷对该品牌的亲睐。
DSC_6561.JPG
DSC_6560.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6 12:35 编辑

KEF
可以这样说,KEF是自始至终LS3/5A的直接参与者,因为LS3/5A所有的单元都由KEF独家生产,从另一个层面讲,KEF也是LS3/5A的幕后英雄。但在经历了20余年后才取得BBC的正式授权生产自家的LS3/5A,个中缘由令LS3/5A迷们遐想。
KEF.jpg
KEF1.jpg
KEF2.jpg
KEF21.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6-9 11:45 编辑

Stirling
getdata-db132.jpg

getdata-db131.jpg
getdata-db133.jpg



Richard Allan

richard.jpg

richard (1).jpg

richard (2).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6-9 11:46 编辑


     下面再上几张变种LS3/5A的图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使用与LS3/5A几乎完全相同的单元,只是箱体与分频器由自家设计制作,由此产生了与LS3/5A不同的声音风格

J R 149
JR 149 2.jpg
JR 149.jpg

KEF101
KEF 101.jpg
KEF 101 2.jpg
KEF 101 3.jpg

LINN
DSC_6563.jpg
DSC_6564.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4 20:11 编辑

        上几张我自己的两对LS3/5A的照片。
DSC_6377.jpg

DSC_6522.jpg
DSC_6539.jpg
DSC_6531.jpg

DSC_6569.jpg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6 12:37 编辑

ROGERS LS3/5A出世表
1021072wt7lc44vgcclccw.jpg

不同时期单元汇编表
TB2VdYuaXXXXXX3XXXXXXXXXXXX_!!37372706.jpg

最后转几篇网友博文
与LS3/5a做伴——感受音响生活之美
    自从四年前开始爱上收集、编辑《LS3/5A出世表》以来,国内外的一些音乐音响网站和玩家论坛,以及一些音响器材交易网站成了我常常光顾的地方。四年多來,我通过论坛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广泛收集各类LS3/5A图片,同时也和一些35A同好、玩家交上了朋友。
    随着和同好交流的增多,我收集到的LS3/5A图片每月也在迅速增加,对LS3/5A也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从94年自己购入第一对11欧的Rogers ls3/5a起,到三年前从台湾购入一对15欧的录音室黑木版Rogers ls3/5a,虽然前后亲自使用的LS3/5A只有两对,但是这些年来,在一些玩家那里聆听了多种不同品牌、不同时期的35A也有十余种之多。同时在我与LS3/5A十二年的亲密接触中,这款25年不朽的传世经典之作,让我轻轻松松、恬静惬意地与音乐作伴、与美好相拥,也不可不谓人生中一件难得的幸事。的确,25年传奇不断的LS3/5A让很多人痴迷不悟,有的人甚至穷其一生来研究和收藏35a,其中的一些感人故事,也每每让我心怀冥想,也激励着我追寻这款旷世经典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
用LS3/5A的神奇——再叙30年经典的变迁
    拥有一款35a是幸福的事,而探索变迁、发现神奇更好象是一个发烧友追梦之旅,充满着神奇的力量。为了比较研究不同品牌的35A在不同時期的箱体特征,四年来我收集到的各厂牌带有编号的35a箱体图片达到2000多个,同時还有1000余组无编号的图片。如果按单幅照片计算,总计近10000张。另外我还收集了有关35A编号、生产日期和不同logo铭牌年代划分的文字信息资料近60000多字。
    根据所收集到的LS3/5A图片,我采用了一种表格对比、分類方法,以箱体编号为纲,以箱体特征为目,按照阿明老师的《LS3/5a扬声器不朽的传奇》的编年思路,参考各路35a玩家研究心得,进行分类梳理和建表归档,最终整理出一份比較科學地反映35a生产年期和特征的《LS3/5A出世表》。这个《ls3/5a出世表》编辑出来以后,让玩家们对35a生产年期、箱体产量以及箱体特征有了比较清晰准确的认识,同时对已前有些久辩未决的问题,通过《出世表》有规律的归纳梳理,得出的一些全新的结论,也得到了很多35a玩家的认可。
    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总产量近10万对的LS3/5A来说,目前收集到的2000多个带编号的照片,数量还是嫌少,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带编号的箱体图片和资料的缺失,让我们完全彻底地搞清楚35a的神奇经历,揭开35a的神秘面纱,还是有很多困难的,也有很多收集整理工作要继续去做,好在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LS3/5A出世表》,而且来自于网络和玩家交流、传送来的35a图片以及各类文字资料每天都在增加。出世表的数据也越来越精确。目前大家可以看見的有《Rogers ls35A金牌、黑牌、白牌出世表》;还有本期杂志刊登的最新編出的《Rogers ls3/5A字母牌出世表》,以及《Spendor ls3/5a出世表》,十月份还将陆续推出35a玩家比较关心的Chartwerll、Goodman、Audiomaster的《LS3/5A出世表》。只是因为编辑整理和修订工作量较大,今后的计划是,每两个月对外发布一次更新过的《LS3/5A出世表》表格。
    另外,为了进一步深入专题对比和继续跟踪研究,我还收集了不同品牌不同时期LS3/5A的高低音单元、分频器单体图片;不同时期的出世紙、使用说明书;还有当时的收藏人、交易人、销售凭证等照片和资料。(比如第七期《高保真音响》杂志刊登的不同时期LS3/5A箱体使用的高低音单元特征与对比图表)近期还要对不同时期、厂牌的35A箱体木皮使用规律、内部分頻器元件选择与变化也进行一些对比研究。在对比研究时,我还特別注意收集不同地区的LS3/5A玩家的鉴赏心得和聆听感受,力争从他们在系统搭建、器材选择的具体听音实践感受中,寻找不同厂牌LS3/5A的箱体外观特征与其声音特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目前的各类35a特征分析的研究结果,仅仅依靠网络相册和玩家论坛这种展示呈现方式,其中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所以在编辑整理之余,我有时也突发奇想:期望着有一天能构建一个以《LS3/5A出世表》和箱体编号为基础资料的专门的LS3/5A网站,以方便LS3/5A爱好者收藏家鉴赏和研究。
还LS3/5A一个清白——也谈LS3/5a的鉴赏价值
    在近四年的收集整理《ls3/5a出世表》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业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这就是关于不同铭牌LS3/5a书架箱的声音潜能、聆听美感以及LS3/5A收藏价值的种种争论,也努力尝试着在LS3/5A铭牌划分,内外部箱体特征等变化上,寻找玩家普遍关心的、同时也是每一款LS3/5A真正应该具有的收藏价值。
    一款LS3/5A书架箱的听音美感和收藏价值,一般来说主要是依据出厂年代、生产数量、元件选择、目前品质以及外观品相等几个要素来判断的。有些遗憾的是,目前对35a收藏价值判断的普遍做法,似乎只有那些出厂年代久远、生产数量少、外观品相好的古董35a,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其判断标准长期流行而似乎无人多敢质疑。从二手市场交易的情况来看,似乎也频频出现:凡古董即尊崇、凡稀少即高贵的现象,就好像古埃及的金子塔一样上尖下大、大有上贵下廉、稀少劣多的一边倒纯市场交易倾向。同时,由于其长达25年的生产历史,其间有经历了不同厂家不同铭牌划分、不同的高低音单元、不同分频器沿革、以及箱体木皮的推陈出新,要让一个烧友真正搞清楚LS3/5A的历史身世、以及随之带来的声音风格的变化,说实在的,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直到1998年,几个厂家在先后推出LS3/5A限量版、纪念版之后,这个一度备受烧友热捧的华彩的乐章嘎然而止,突然宣布停产。一时间,LS3/5A在叙写了一幕幕音响市场不休传奇的经典乐章的同时,也给众多的后来探宝者、追捧者造成了巨大感情落差和市场真空。而曾经拥有或至今依然拥有LS3/5A的玩家们,由于每个人的欣赏兴趣、听音习惯、放音环境和使用器材的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时期,不同厂牌的LS3/5A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听音感受和收藏价值判断,确实让不少一些初烧的和刚刚开始接触35A的玩家在选择、购买和收藏LS3/5A上费尽了心思。
    本人不愿被烧友称之为哗众取宠,同时也的确没有资格评断这款25年不朽经典之作的存世价值。但是,有些已被广大烧友普遍认同的发烧精神,以及一些35a玩家前辈的多年收藏感言,总结一些写在这里,却有助于我们对这个备受热捧同时也备受争议的LS3/5A及其收藏价值,有再多一些关注和了解,同时也有助于还原一个真正的发烧文化。
    发烧音响是一种比较个性化的音乐欣赏和再创造活动,音箱只是播放系统搭建和音乐呈现的其中一个环节;同时由于每个人的欣赏兴趣、听音习惯、放音环境和周边器材的不同,一个音箱所表现出来的听音感受是不同的,由此产生的价值判断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最早期的、生产数量少的那些具有金字招牌的35a就一定最具有收藏价值,就一定符合自己听音取向和系统搭配,套一句发烧前辈的名言,“适合自己审美理想和切实需要的女人,才真正适合做自己的妻子”。
    LS3/5A是由BBC广播公司按照广播系统播音要求,直接研发并钦定标准,授权几大厂牌生产的。其间产品有BBC公司严格的产品质量审查和出厂标准。在BBC广播系统中,既有按照原配对编号使用在录播音系统中的,也有不按原配编号、甚至跨年期地随机配对使用的,可见这款录音室监听系统使用的LS3/5A,在产品质量、品质控制和最后的声箱音色的一致性。那种新的不如旧的,11欧的不如15欧的简单性判断,即不是商品制造,价值规律的真正恒定标准,同时在LS3/5A专业评测和同好玩家们的发烧实践中,也多次证实了这种简单的判断的缺乏公正性。
    再看看像这个拥有BBC授权七大厂牌先后投入生产的LS3/5A,25年间总计上市销售近100000多对,一度创造了世界音箱市场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单件音箱生产销售数量之最,至今依然没有一款音箱得生产量到能够达到和超过这个奇迹。25年中,本来一直是售价平易、人见人爱的35a,在90年代后期,LS3/5A即将宣布停产的时候,却出现了诸多神奇的风景,这里面既有“金屋藏娇”的金牌簇拥族,也有“唯我独尊”的15欧捍卫者,更有“限量销售”稀有木皮的追求者……。我们不能否定他们对35a的如此挚爱,也不能抹煞商品经济对音响市场价值规律的改写和推动。但是,我们的确分明地感受到了,LS3/5A收藏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唯金是尊,为少即贵”的市场炒作俑者和一哄而上的跟风者,其行为有悖于发烧音精神的追求和发烧文化的价值取向,如果继续不加分辨一味地走下去,其结果不言自明。
    诚然,细心研究一下不同时期,不同品牌的35a声音特点包括内部特征。我们应该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的,比如同一厂牌的LS3/5A,早、中、晚期的箱体,在铭牌LOGO的使用,以及内部元件的选择上会有一些变化。比如,产量最大,变化最多地厂牌Rogers,从本人近四年研究发现,ROGERS LS3/5A的诸多变化,正是ROGERS严格的品质管理的一个体现,每一次内部元器件的调整,ROGERS都要在箱体外部的标示上给与购买者一些明显的提示,表明了厂家对用户的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当然ROGERS的假15欧事件,到底事出何因?的确应该进一步研讨。)
    但是从大的层面上说,LS3/5A监听箱毕竟是BBC的钦定之器,是在BBC严格的技术标准监督下生产的,实际的听感和差别是很有限的。应该说,这些细微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是不同品牌厂家在同一标准下坚持打造自己品牌特征,区隔分众销费市场的一种做法,有了这种区别,也正是方便了我们LS3/5A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系统器材搭配,打造出更加符合自己需要的LS3/5A声音。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对LS3/5A晚期的不如早期,11欧的不如15欧的说法,(主要是认为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大量生产后内部元件的品质下降)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如若不然,那么将近70000对的11欧35a都不成了质次价廉的产品了?
    舞文弄墨者也常常多愁善感,笔者也应该统列其中。但是发烧音响和发烧文化,实际上也和其他事物的存在一样,有其自己的特定的存在、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25年来LS3/5A的发烧热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真正叙写这部稀世传奇不朽之作的,除了著名英国BBC广播公司和那些LS3/5A的厂家和经销商外,实际上真正创造了LS3/5A华彩乐章的是那些曾经购买聆听、或者现在正在使用LS3/5A玩家,尤其是那些将近7万户的11欧的LS3/5A使用者,是他们用自己亲身的发烧实践、演奏了一曲曲动人的35a之歌。他们才是这个不朽传奇的LS3/5A的真正创造者,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懂得发烧精神,才真正懂得享受音响生活!
本帖最后由 酥哥漏底 于 2015-4-24 22:25 编辑

     补充一下ROGERS LS3/5A的一些图片,毕竟在长达25年的生产过程中,其产品在铭牌及内部元材料运用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楼所贴产量稀少的大金牌还远远不能代表这个品牌在众多生产厂家中的地位。


LS3/5A的鼻祖——LS3/5:
131709fr6qz8brs6q8r5bo.jpg
1317065s13y5a5ozg7y5lr.jpg

大小金牌
7923e439-51bb-4f90-bd24-efe23c3bf129_zpsb1c8cd0c.jpg

IMG_5190_zps62c3dcbc.jpg
2050041gl1m6xknlxci11r.jpg

黑牌
DSC_6571.jpg
4320# 黑牌.jpg
DSC_6518.jpg

白牌

102412w9vwscv8ic9s1ah8.jpg
102143sdwnpplppow3vewn.jpg
白牌.jpg

大 银
11 O.jpg
11 O 3.jpg

“重料”打造的50周年纪念版

DSC_6573.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