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章 我们单位有十几个下属单位,职工比较忙不说,人员也比较分散,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我们不召开会议。 上面叫开“三会”,我们主任并不在乎,说那全是形式,不会有什么作用和效果,与其让大家跑腿费时间,还不如按部就班照常工作,并叫我到时随便编造一下应付上去完事。 不想在要求上报材料的前一天,上面突然打来电话,说是不光要交文字材料,还要交活动照片,照片要显示开会场景。 我一听慌了神,材料可以编造,可照片却必须是真的,胡乱拍个镜头怕是难以过关。 我赶紧找主任商量对策。 还是我们主任有经验:“不就是三个会吗?通知下去,下午开会!” 主任叫小刘通知部分职工下午开会,叫我简单设计个会议程序,又让人把能写会画的老贾找来,要他弄些红纸,马上按座谈会、茶话会、恳谈会的样子写三套会标,并叫小刘开会时负责照相。 下午3点,20多名职工按时到会。 老贾和小刘早在会议室的前墙上挂了一条“xx座谈会”的会标,在后墙上挂了一条“xx茶话会”的会标。 大家入座,会议开始,我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主持会议,小刘则不停地取景照相。 过了一会儿,我安排大家休息一下,主任则叫小刘和老贾把主席台挪到了后排。 几分钟后,继续开会,大家向后转身,俨然成了另一个会场。小刘按动快门,照下茶话会的场景。 又过了十几分钟,我安排大家随便讨论,小刘和老贾趁机把茶话会会标取下,将恳谈会会标挂上。小刘举着相机,变换角度,又拍下几个恳谈会的片段。 晚上,小刘叫街上一个照相馆把拍的那些照片连夜冲洗出来。 第二天上午,我们将文字材料和会议照片一并送上去,顺利地交了差。 大家没多跑腿,没多耽误时间,只是多费了几张红纸和几点笔墨,便将三个会议全部搞定,我们都为主任的高明深深折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