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允许访问网络资源,提供用户接口 —做什么? 表示层:翻译、加密和压缩数据 —对方看起来像什么?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同步、错误恢复) —对方是谁?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差错恢复 —对方在何处?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将包/分组从源传到目的地,提供网际互联、拥塞控制—走哪条路可到达该处?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成帧,提供结点到结点的传递,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每一步应该怎么走? 物理层:通过介质传输比特,提供机械及电气规范—对上一层的每一步怎样利用物理媒体? TCP/IP模型分成四层: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 包括所有的高层协议。 传输层 与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作用是一样的,即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两个进程实体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互联网络层 类似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允许主机将分组发送到任何网络上,并且让这些分组独立地到达目标端。 主机-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负责接收从IP层交来的IP数据报并将IP数据报通过低层物理网络发送出去,或者从低层物理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其中ISO的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对应 TCP/IP的 应用层 传输层 对应 传输层 网络层 对应 互联网层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对应 网络接口层 |
|
来自: failurewyy > 《网络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