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多芬的音乐大喜大悲,如果他能找到合适的钢琴就好了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3-15

贝多芬与钢琴
贝多芬的音乐大喜大悲,如果他能找到合适的钢琴就好了。在成为我们熟悉的乐圣之前,贝多芬,这位一如既往的天才和伟人,更多的是万人迷型的演奏大师和创意家。他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职业音乐家,作曲与弹琴两不误,而且都那么出色。也和常人没什么区别,经常会在酒巴一醉方休,随后对音乐比赛大加奚落一番。谈及当时灼手可热的大赛优胜者时,会无不蔑视地说:“最伟大的钢琴家肯定是最伟大的作曲家,看看过去就知道了。前人是怎么弹琴的呢?决不像现在的钢琴家,只会在键盘上飙琴。”

然而贝多芬即使对过去显赫一时的作曲家兼钢琴家也不十分满意。听了几遍莫扎特弹琴之后,他对自己的学生车尔尼说,莫扎特“音色固然优美,但断断续续,缺乏连贯,没有legato”。意思显然是莫扎特骨子里只适合演奏大键琴,决不是个真正的钢琴家。言下之意也就是莫扎特是个大键琴曲作曲家,不是个钢琴曲作曲家。从这点出发,贝多芬无疑是对的。

历史似乎忽略了贝多芬对钢琴这件乐器持之以恒的关爱。他那代作曲家生来就是与现代钢琴朝夕相处长大的,贝多芬自然也格外重视钢琴演奏和写作的新技巧。21岁时,一位年老的钢琴家惊叹道“通过自己的探索,他的钢琴演奏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贝多芬在制琴业和钢琴教育学方面也影响甚大,甚至这种影响流传至今。看看历史:贝多芬教出了车尔尼,车尔尼教出了莱谢蒂茨基(Leschetizsky),后者则教出了20世纪的贝多芬专家阿图尔·施纳贝尔。


大约1782年,莫扎特从杰出的维也纳制琴商沃尔特(Walter)处购置了一架钢琴。我们并不全然知晓作为波恩的宫廷和剧院钢琴家的青年贝多芬弹奏具体什么牌子的钢琴。但我们知道那时的钢琴为全木质结构,看起来更像是大键琴,音域也只横跨5个八度,而不是今天的7个八度以上。而且,虽然发出的声音比如今的钢琴更轻更清晰,击缒和琴弦的敲击声却比现在响得多。

贝多芬在维也纳呼风唤雨的那段日子里,对当地的制琴商极其不耐烦。在给一位制琴商施特莱舍(Streicher)的信中,他写道:“轻响钢琴(pianoforte)仍旧是现在所有乐器中发展最缓慢,研究得最少的;听众时常觉得他们还是在听大键琴。”当制琴业迅猛发展时,贝多芬不断地敦促制造商:声音更响亮!更加经久耐用!更多高音!他不时会在他的作品中写上当时钢琴所有的最高音,然后再让音乐像倒胃口般地急转直下。

1803年之后,贝多芬用的是法国琴Erard。他想要比维也纳琴声音更宏亮的钢琴,音域尽可能的宽广,他也喜欢Erard的踏板。1813年,贝多芬显然对Erard兴趣荡然无存:“我的法国琴……已经没什么用了。”1817年,英国的布劳德伍德(Broadwood)公司送给他一架音色优美,音如洪钟的大三角,贝多芬当然很高兴——虽然那时他的听觉已几近丧尽。

贝多芬一直希望自己的钢琴具有巨大的音量和鲜明的强弱对比,以满足从流动的legato到激烈的staccato的各种需要。记谱时他使用丰富的记号:包括制造half-pedal效果在内的指示,几类staccato,以及在实际演奏时能使刚毅和柔情兼并的多种音量和触键记号。他追求音乐的喜剧性,悲剧性,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情感百态,这些都是大键琴根本无法胜任的。钢琴拥有灼热的本性,也只有贝多芬能够驾驭自如。

1792年,贝多芬来到维也纳,时年22岁。当地的音乐爱好者欣喜若狂,对他追捧有加,欲罢不能。与莫扎特相仿,贝多芬也是藉由在钢琴方面的名声来推广自己的作品。那时他以弹断击缒和琴弦而闻名。前所未闻的华彩,迅猛的音阶演奏,如歌的legato和两重甚至三重颤音都增加了他的知名度。

贝多芬最能征服维也纳的还是他的即兴演奏,美不胜收为在场观众前所未闻,令人震惊。一位观众用略带浪漫主义萌芽色彩的辞藻无不夸张地形容道:“一旦在无限的音乐世界狂欢,他即刻高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他的思想冲破所有枷锁……现在他的演奏就好似飞流直下三千尺……不久他便消沉下去,精疲力竭,发出温和的哀诉,在忧郁中慢慢消融。情绪再一次变化,他的思想又直冲云霄,脱离了人间苦海。”即兴演奏是贝多芬为试验和修改新作所作的尝试。有一次,一位好友在作曲家创作“英雄”的时候到访,贝多芬正在即兴演奏末乐章英雄主题的变奏。两个小时之后,客人起身离开,那时贝多芬已经毫不间断地弹了两个小时,并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公演中,贝多芬经常演奏自己的协奏曲。这也正是沿袭了莫扎特的传统,协奏曲主要是作曲家自我炫耀的体裁。等到人们把协奏曲咀嚼无味后,他会再写一部新作,随后只出版原来那首的乐谱。当失聪降临,结束了贝多芬的演奏生涯后,他再也没有写过钢琴协奏曲,因为已经毫无创作协奏曲的冲动和必要了。

可贝多芬自始至终都在写钢琴奏鸣曲。他似乎懂得海顿和莫扎特在奏鸣曲上留给他的空间比其他体裁都要大。当然,那两位前辈也曾为大键琴和钢琴写过不朽的奏鸣曲,但从没有像贝多芬那样严肃对待。所以贝多芬知道自己能“主宰”奏鸣曲,并将奏鸣曲完全带入现代钢琴的新纪元。

音乐学家们早就把贝多芬的创作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即贝多芬还在学习的阶段;“中期,”,已完全成熟;还有就是深沉内省的“晚期”作品。但对于钢琴奏鸣曲而言,“中期”则早早到来。1799年,还在创作中规中矩的第一批弦乐四重奏的时候,他就已经写出了革命性的《C小调奏鸣曲》作品第13号,取名为“悲怆”。

1801年《月光奏鸣曲》如梦如幻般的开头是钢琴曲中的惊世之作,也是一次大胆尝试:他要求长时间地踩住踏板不放,这样每个喃喃细语的和弦都能保持丰富的音响,从中下一个和弦浮出水面(现在作品演奏时不能再踩住踏板不放,因为现在的钢琴的留声比过去长)。1804年的《华尔斯坦奏鸣曲》尽管波涛汹涌,突然出现的第二主题却温柔甜美,就好似贝多芬在为新到的Erard琴的力度和强弱对比而欢呼。


1810年之后,贝多芬完全失聪,表演生涯就此终结。友人们注意他绝望地想听到琴声,琴弦在他疯狂的重击之下四处崩裂。他还把一架钢琴的支脚全部拆下,这样便能坐在地板上感受琴弦的振动。最终,尽管两耳失聪,还是坚持每天即兴演奏几小时。

此情此景令人心碎,同时也发人深省。贝多芬即使耳聋仍需要钢琴。即兴演奏已和他的灵感密不可分。这也是贝多芬全聋后仍然能够作曲的秘密之一。当他在弹那架破损不堪,缺弦走音的钢琴时,他从指尖听到了音乐。

所以,贝多芬的晚期音乐完全是一个内心世界,是心灵在歌唱。音乐不可思议,已经超脱了乐器的凡俗。尽管如此,那种至高精神最终还是从由坚硬的击缒和冰冷的金属琴弦构成的机械装置中产生,并对西方音乐中乐器之王的发展影响深远而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