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施工技术交底及注意事项

 于五星建筑书馆 2019-03-15

摘要:一项建筑工程在过程施工中会出现大量的交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方案交底、分项交底、变更交底、新技术应用交底。另外,还有其他很多交底。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对待,以便使相关人员、操作者有依据,和分清责任,其交底的内容应该具有对被交底的人员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文中叙述了交底的类型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技术交底;注意事项;过程施工;五类交底;施工管理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类资料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会大量出现,如何保证每一项技术交底都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符合规范的、及时的,这是交底的相关人员以及收集资料的人员都应该加以注意的。笔者从事多年资料检查,发现技术交底暴露出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如最常见的就是后补资料,常常是分包单位的工人对所做的具体工作已经很熟悉,不用技术交底也会做,作为总包也未重视交底,到上级或地方质监相关部门要检查了,已经完成的工序才发现还有大量技术交底没有,仓促现补,连签名记录都像一个人的笔体。还有的是专人做技术交底,找几个人签一下字,做的像模像样,但实际操作的工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交底这回事。这种现象在各施工单位并不少见。都是不符合规范的做法。

1交底的分类

  过程施工管理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可以从交底中看出。对过程施工中出现大量的交底,北京市地方标准已经有五类交底的分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方案交底、分项交底、变更交底、新技术应用交底,这就是常说的五类交底。五类交底中,技术人员最熟悉的就是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方案交底和分项交底,变更交底只存在于工程量比较大的和比较复杂的变更中,一些小工程没有什么新技术应用项目也就很少有新技术应用交底。一些新来的员工,对这两项交底就相对比较陌生。这些交底中,数量最大的就是分项交底,几乎每一个分项工程就有一个技术交底。

当然,交底并不限于以上五类,还有很多交底是不能归入以上五类中的,如分包交底、资料交底、安全交底等。在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把所有交底都统称为技术交底。交底的细致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反映出技术管理工作是否细致,更可以从交底的内容看出交底者对被交底者交代的是否全面和有针对性。

另一种分法是,技术部门收集的交底为技术交底,现场安全部门收集的交底为安全交底,自从建筑工地设置安全资料员这个职位以来,安全资料就由专职的安全资料员来收集整理,不同的是安全交底只是过程保存,为临时资料,不移交档案馆。就技术部门收集的技术交底目前也只是企业档案馆接受,城建档案馆大多也是不保存技术交底资料的。

2 交底方式

就比较熟悉的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方案交底和分项交底而言,交底和被交底的人员是有区别的,分项技术交底是工长面向一线操作工人的交底;方案交底是技术人员面向工长等一线管理层人员的交底。 

在只有一级法人或独立法人的大型施工企业,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一般也是有所在项目部总工组织交底,对公司重点工程或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就可能为公司总工向项目总工的交底了。对多级法人或独立法人的小公司,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有公司总工向项目总工交底。

2注意事项

技术交底要符合规范和相关要求,交底的组织人员就从始至终的把好关,在实施交底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按规程要求的格式去做,就一般分项交底来说,有7项内容:即材料要求、主要机具、作业条件、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应注意的事项。这就是《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中要求的基本内容,具备了这7项内容,分项交底从格式上说应该是比较全面了。

二是针对不同的交底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方案交底就不能拿分项交底内容去套,一些比较专业的交底,还会有更多的内容,如对身体产生有害物的分项工程,还要加上职业健康、以及安全和环境要求的相关内容。

三是交底应图文并茂,能很容易的让被交底者看懂而不产生歧义,工艺规程是可以参考但不能死抄硬搬,像一些有选择性内容的分项,按方案和实际要求要针对性的选取一个,不能让操作者模棱两可。规范和实际操作毕竟不是一回事,如有的交底中写着,这行工作可以三至五人去完成,再如某项装修可以用普通装修也可以用高级装修,这就让操作者无从下手。

四是签名要真实,要落实到每个操作人员,不能代签,而且在签名记录中要注明工种,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分项,是不能全用壮工的,注明工种是为了能看出技术人员的比例。签名落实到每个人,看而有效的提高被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同时也是对交底和被交底双方的一种保护,一旦出了问题,交底就是有力的证据之一。签名时要用专用的签字笔为妥,即用黑色的墨水不要用彩色的墨水笔来签字,彩色墨水不利于长久保存,这也是形成资料的的最基本的而要求之一。

五是交底的内容要齐全,应参加人员要全部到位,如有关资料收集计划或方案的交底,容易认为是资料员的事,参加人员都是资料员是不妥当的,实际上试验员、质检员、材料员等都应该参加,如材料员要收集原材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等,资料对合格证的要求是很多的,材料员未必都知道。六是交底要及时,先交底后实施,交底在前工作在后,这是基本的程序。因此,交底时要注意填写交底时间。工作完了再后补交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六是交底的内容要清晰,有的地方只承认手写的技术交底,就是为了防止用电脑复制拷贝,复制的内容甚至连写交底的本人都不清楚。但手写太耗费时间,现在一般大多不用手写了,以符合文档电子化的要求,但打印的技术交底一定要清晰可辨,把文字或图样内容都要打全,有的打出一份来作为底稿来复印,注意复印效果一定要要清晰。

七是交底要用统一规范的格式,以求整齐划一,不要有的是用表格有的不用表格,有的自制不同样式的表格,整的五花八门,显得很乱。应该按照资料规程或资料规程软件中专用的技术交底表格。

八是技术交底要与工程实体同步,在做分项操作前要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先交底后施工,不能施工完后再去补技术交底,这就失去了交底的指导意义。

九是不要多项内容用一个交底,做到一个分项一个交底,一个方案一个交底、一个施工组织设计一个交底,那种几个分项工程做在一张交底上是不妥当的,甚至这多项内容如好几个分项都不在一个时间段上,甚至不是一个专业,这样的大锅烩式的交底是难于符合要求的。

十是技术交底要和所对应的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交圈,交底内容只是方案中某项更加细化的结果,从技术交底中能找到方案中要求的大致内容,如混凝土方案,分出更加细化的模板、钢筋、混凝土、钢筋连接、钢筋焊接或直螺纹连接等分项内容的技术交底,完全照抄工艺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脱节的做法也是不妥当的。

总之,做好技术交底不只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种责任心。进行过技术交底的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心里会更加有底,有效的避免盲目瞎干,随意操作的现象。其施工的质量也就多了一份保障并有依据可查。

参考文献

[1] 《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518-2011

[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2009

[3]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

[4]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