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变破产!老年人正在集体上当!

 板桥胡同37号 2019-03-15
昨晚,2019年天津广播电视台3·15晚会播出,晚会以“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为主题,曝光了预付卡保障难题、快递代收点安全隐患、网络旅游消费陷阱等多起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错过昨天晚会直播的不要紧,广播君带来现场视频,为您一一盘点梳理。

骗子盯上“广场舞”

存款办会员

保本获息还能提供广场舞场地

拿出全部家当却遭血本无归

“理财”新骗局魔抓伸向“广场舞”

↓↓↓

一家名为“五色土”的公司向广场舞参与者承诺,只要存款成为会员,公司便可以免费提供跳舞的场地。“五色土”公司称,存款的去向为四大银行的对公业务,没有风险,到期本息都能赎回。


然而,据专业人士介绍,老人们签的这份出借协议实际上是借款合同,属于民间借贷。它和理财产品性质完全不同,并不是存款的业务,风险极大。

老人们坦承,因为太过缺乏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当时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利息,所以并未产生怀疑。此外,公司举办了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这些都让老人们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实了不少。

渐渐地,不少老人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可好景不长,利息无法按时到账。据老人们回忆,当时公司的业务员劝说大伙暂时不要退出,不妨先转存成基金,等到期以后,本息依然可以赎回。不少老人抱着一线希望,听从了业务员的建议。

律师提示

老人们之后签订的这份合伙协议,是“五色土”资产管理公司想要逃避债务,规避自身风险做的手段。出借协议要返还借款,合伙协议则变成了投资,而投资就有赔钱的风险。没有盈利,亏损了,钱就要不回来了。

随后记者也来到该公司经营办公地点,发现这里早已经人去楼空。据悉,目前该企业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批捕。

网络旅游陷阱多

网上全好评游记推荐导游

看似正规内藏猫腻

旅游费到账

导游司机集体“蒸发

网站、电话全是假象

↓↓↓

王女士一家11人,决定春节期间到华东地区旅游,因为人比较多,决定找个旅行社,选一款合适的自由行。


在百度上以“华东游 高品质”为关键词搜索,王女士搜到了一篇游记,内容详细、图文并茂,评论满是对导游的夸赞,于是王女士按照网页上标注的二维码,加了这位导游的微信

对方自称为上海国旅的导游,王女士觉得大公司更靠谱,于是在确认好行程安排后,就立即将3600元的定金,通过微信转账给了这位叫小苏的导游,另外8700元的尾款也在到达上海后,交给了接车的司机。

不过这时,王女士却发觉有些不对劲。报名时的旅行社是“上海国旅”,到付尾款时却变成了“华东国际旅行社”,此时再联系导游小苏却屡屡失败。到达苏州后,大巴司机将王女士一行人放到酒店,之后就自行离开了。然而,要入住的酒店查不到预定记录,无法办理入住,只得另找酒店自己解决。

回到天津后,王女士一直试图联系这家旅行社,可电话打不通,微信也无回应。此时王女士才发现,之前对方提供的网址的确显示“上海中国国际旅行社”,可页面内容多数处于无法点击状态,客服热线也无法取得联系。

记者调查

记者尝试多次点击王女士之前打开的链接,发现竟然每次出现的推荐导游和电话都不一样

相同的网址,每次刷新,都会出现不同的电话号码,记者拨通其中三个,三位不同的工作人员均没有告知旅行社所在地,甚至连旅行社的名称都不一致,只是催促最好微信沟通。记者随后加了这位小苏导游的微信,提出要参团,要求对方提供旅游合同,而对方却称始终坚持要先从微信上预付定金。

消费提示

互联网时代,凡事“百度”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使用手机支付更是成了家常便饭,但是其中的陷阱真是让人防不胜防。旅游前参考驴友意见报名,本是为了图个方便,没想到却添了这么多的麻烦。无论线上线下,一定要找正规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骗钱、骗时间、骗走好心情!

这就是天津的小伙伴遭遇的消费骗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