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目前野兔最泛滥的国家之一。据估计,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野兔数量已达到100亿只,是该国总人口数量的400多倍。严重过量的野兔大量啃食植物和农作物,给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因此,该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控制野兔的数量,例如鼓励猎人猎杀、动用军队、引入可使野兔患病的病毒等等,但结果都不理想。于是,有人想起了最爱吃野兔的猫科动物——猞猁。如果把猞猁引入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成灾的情况会不会得到较好的控制呢?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提到的猞猁是指广义上的猞猁,即猞猁属的4种猫科动物——欧亚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和短尾猫。猫科动物中,猞猁属的这4个物种体型都不太大,对它们而言,野兔既相对容易捕获,又符合它们胃口的大小。猞猁对野兔十分依赖,在很多猞猁的食谱中,野兔通常要占据90%以上的比例。一只猞猁一天要猎杀1到2只野兔,正在养育幼崽的雌性猞猁一天可捕杀3只野兔。那么,澳大利亚为何不引入猞猁来控制野兔的数量呢? 事实上,把一种动物引入一个原本没有这种动物的地区,最终所造成的影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引入猫科动物方面,澳大利亚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在17世纪末期,来自英国的移民把猫带到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动物种类丰富,再加上这里缺乏大型食肉动物,这些猫来到这里后如鱼得水,繁殖无阻。据专家们统计,现在澳大利亚的野猫已经占据了国土总面积的99%以上,数量高峰期可达600万只。 数百万只的野猫给鸟类、爬行类、哺乳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估算,澳大利亚的野猫每年要捕杀接近3亿只鸟儿,它们直接导致澳大利亚的20种哺乳动物以及一些鸟类濒临灭绝。因为这些原因,该国政府号召民众捕杀野猫,还于2015年定下了在2020年前消灭200万只野猫的目标。下图为被澳大利亚民众猎杀的野猫,喜欢猫科动物的朋友请节哀。 小小的野猫就能给其他动物带来如此大的伤害,更何况杀伤力是野猫几倍的猞猁呢?欧亚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和短尾猫——无论它们中的哪一种来到澳大利亚,除了人之外,几乎遇不到任何对手。野猫能捕杀的动物它们都能捕杀,野猫不能捕杀的动物它们也能捕杀,它们的到来会给树袋熊、袋鼠等众多动物带来毁灭性的伤害,导致的生态灾难或许会更加严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