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了!连锁餐饮品牌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被曝因藐视法庭被判监禁一年? 3月13日,多家香港媒体报道称,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因未能按香港高院要求,披露其超过50万元的资产清单,又未能出庭或通过律师答辩,该行为被裁定藐视法庭。香港高院原诉庭法官陈美兰在3月5日裁定,判张兰监禁12月,并向原告私募基金CVC支付诉讼费用。 3月13日下午,张兰之子汪小菲在新浪微博发布张兰律师声明称,“针对香港高等法院原诉法庭之裁决,张兰女士于2018年4月11日向香港高等法院上诉法庭提出上诉,目前,该案件仍在等待法院的排期开庭,上诉法庭尚未就该案件作出最终裁决。” 下午反转就来了,张兰本人否认:今早正赏花,突收娱乐媒体造谣。 并在这条朋友圈下连发数条留言喊冤,声称白手起家做了个最牛B的中国品牌俏江南,痛斥了不实报道的烂媒体。 话说回来,俏江南这个曾经闹得风风火火的“餐饮界的LV”,还有多少人有印象呢? 1创业故事堪称经典 1992年初,心气高的张兰放弃绿卡回国创业,在北京东四大街开了一家“阿兰餐厅”。 1995年,张兰又迅速在亚运村开了一家“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一刻也没停。
2011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张兰的资产为31亿元,排名第589位。 截至2013年10月,俏江南在全国有近80家直营餐厅。 2俏江南,上市之路中折戟沉沙 作为国内餐饮界的LV,俏江南要在海外上市的蓝图就更加引人关注。 在过于乐观的情况下,张兰计划在三年内开500家店,为业务扩张,还从鼎晖拿来2亿投资。 但是鼎晖给俏江南输送资金的同时,也给其套上了枷锁:俏江南必须在2012年底上市,否则2亿元的原始投资,2013年鼎晖退出时需要俏江南至少用4亿元来回购。 这导致俏江南后来几年想尽各种办法寻求上市。 2011年,俏江南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在证监会首次公布的IPO申报企业名单中,俏江南出现在终止审查企业之列。 至此,俏江南冲刺A股,上市未果。 由于与鼎晖签了对赌协定,俏江南上市受挫后,鼎晖要求张兰高价回购股份。 对于张兰来说,听鼎晖创投建议,向高管低价出让了部分股权,却还是不能在境内上市,她觉得她自己也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有不满,矛盾浮出水面。 A股上市失败,张兰就把上市目标放在了港股。但问题又出现了。 张兰将自己的国籍改为加勒比岛国,移民原因是规避监管、曲线完成上市计划。 监管是指“10号文件”,据《中国企业家》报道,10号文颁布前,中国国籍人士在中国有企业,将股权从境内转入自己成立的境外公司,较容易通过审批。 而10号文出台后,中国公民境内资产转移岛自己的境外公司去持有,需要去外管局审批与登记。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俏江南的上市方式与周黑鸭的上市方式如出一辙,但结果却截然相反。 虽然2012年年中,俏江南通过了香港联交所聆讯,获准于香港上市,但时至今日,俏江南依然未能挂牌交易。 自此,折戟A股后,俏江南在港股上市的想法也破碎了。 3内部纷争不断,转型失败砸“高端”牌子 祸不单行,2012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个“八项规定”,不让去高档的地方大吃大喝了。 八项规定的威力多大,看看现在的湘粤情多惨你就知道了。湘鄂情作为当时餐饮第一股,年年亏损,最后创始人为躲债3年不敢回国。 这意味着过去那些依靠服务的赚大钱的公务宴请模式,要向取悦百姓舌尖赚辛苦钱的模式转变了。 而此时的俏江南仍在盲目扩张,急于上市的张兰还改变了国籍,以外商身份寻求上市,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饱受资金压力的俏江南,又不得不继续寻求资本的帮助。之后,CVC收购82.7%的俏江南股份,张兰仅持股13.8%。
此后的俏江南开始尝试转型,贵族气息逐渐丧失,居然在声称餐饮界的LV店里卖起了28元一份的饭盒,结果大众化没实现,反倒把“高端”的牌子砸了。 4俏江南为什么会败? 对于俏江南的失败,投资君觉得主要有这么几点: 首先,俏江南虽投入了高端的配置却忽视了高端的服务,收取着昂贵的费用却对顾客一些本可优化的服务成本斤斤计较,由此丢失了顾客; 其次,对待员工很差,流失了基层力量。就拿俏江南的回锅油事件来说:俏江南的公关就回锅油的事件回复媒体,第一,这个事从来没发生过;第二,我们做回锅油就是只给自己员工吃,不给顾客吃。 我们尊重顾客,顾客是上帝,因为他是付钱的。员工是挣我钱的,那就该吃回锅油。 这样的一个澄清事实真相的行为背后,暴露出来俏江南对自己员工的极端不尊重。 后来俏江南上市失败,接连关闭数家门店,不能说跟员工流失率没有关系。 5经营企业等于经营人心 我们对比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就不难看出,能够借助团体的力量,你才够获得成功。
这样成功的企业家案例太多太多,但无疑都离不开一个点,那就是懂得运用群体的力量,而恰恰是这样的力量,成为了成功与失败的分叉路。 最后投资君想说,俏江南的败并不是败在时运不济,而是败在过于注重浮华,过于忽视基层,过于盲目,因此,最终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