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调配营养剂给蚯蚓吃后长得快又不跑?

 nmcd350 2019-03-16

蚯蚓俗称地龙,蚯蚓的活动可以改良土壤,加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所以蚯蚓可以处理垃圾中的有机废物,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并为人类提供蛋白质来源。而《本草纲目》也曾记载,蚯蚓制药具有解热镇痉、通络平喘、解表利尿的功能。 蚯蚓养殖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尤其是近几年,蚯蚓养殖伴随着其它养殖行业的迅速兴起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蚓蚓以寻求致富门路。那么怎么才可以养好蚯蚓而又不让蚯蚓逃跑?

第一,引进优质品种。如“大平2号”蚯蚓,蚯蚓一般体长50~70毫米,体腔直径3~6毫米,成蚓体重0.45~1.1克。这种蚯蚓体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而且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工大面积养殖。但要控制每平米幼蚓3万条左右,中蚓2万条左右,成蚓1万条左右。

第二,修建蚯蚓养殖池。可下挖50cm深,采用半地下式,底面是土层,地面四周修墙20cm左右,里面撒入腐熟的畜禽粪便,最好用牛粪,掺入一定比例的细土。可在室外树荫下,也可室内或大棚中。

第三,引种入床。蚓床接种以每平方米600多条、重约300克为宜,如“大平2号”蚯蚓繁殖力强,生长快,每亩地大约下种200公斤左右,蚯蚓下种后便开始繁殖,注意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孵化率低。

第四,繁殖管理。

1.遮阴防护。引入蚯蚓种后,在上面盖上铁网,再覆遮光物如草毡或黑色塑料薄膜,除遮光防雨外,还可防天敌。

2.喂养管理。蚯蚓对光线、湿度、温度极为敏感,当处于湿度65%左右,温度20℃左右,并且食物充足新鲜的黑暗环境中,蚯蚓会趋向群聚,并且比较安静地繁殖生长,一般不会逃跑。 所以冬季要覆盖保暖,夏季遮阴勤喷水,及时投喂食物。选出的饲料,要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这些是蚯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必要时加入如血粉、鱼粉、动物的肉和骨头粉末、活性污泥、工业废料等,以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当环境不适时,蚯蚓生长繁殖受阻,严重时会逃跑甚至死亡。


第五,及时采收出售加工。蚯蚓的采收时间与它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当蚯蚓达到性成熟、出现环带后,体重增加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且养殖蚯蚓的密度过大时,蚯蚓就会变得瘦弱,如果单纯为了得到蚓体,此时即为采收时期。采收后可出售鲜货作饵料,亦可喂牛蛙,鱼类,鸟类,甚至可做成中药材或食品。

总之,只要控制好温度、湿度、黑暗的环境、充足的食物,还要控制好饲喂密度,蚯蚓是不会逃跑的,正常管理下,一亩地一月平均可产鲜蚯蚓上千斤。而且蚯蚓粪”是非常好的有机肥。“蚯蚓粪”的酸碱度呈中性,且微生物有益菌、微量元素等含量丰富,对土壤改良、农产品增产等有极大助益。直接装袋就可以卖到600元一吨,添加微量元素加工成专用肥可卖到1200元。

忠心寄语,蚯蚓养殖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的是耐心和吃苦的精神,希望想入行的朋友考虑清楚再上马不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