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藿香正气散

 学中医书馆 2019-03-16

【组成】  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各30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汗出,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药理作用】  具有双向调节肠胃蠕动及胃液分泌、抗炎、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中医证】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外寒内湿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脘腹疼痛,呕吐,腹泻,舌苔白腻;或山岚瘴疟等。

【西医病】  急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肠伤寒、流行性感冒、感冒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外寒内湿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风寒侵袭营卫,寒湿侵扰脾胃所致。风寒侵袭营卫,营卫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发热恶寒;经气郁滞不利,则头痛,无汗;寒湿侵扰脾胃,壅滞气机,则脘腹疼痛;寒湿上逆,胃气不降,则呕吐;寒湿下注下迫,则腹泻;舌苔白腻,皆为外寒内湿之征。治当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辟秽和中,升清降浊,为君药。风寒袭表,以白芷、紫苏既助藿香解表散寒,又助藿香芳香化湿;脾主化湿,以白术健脾燥湿;半夏曲醒脾燥湿;气能化湿,以陈皮行气燥湿和胃;厚朴行气化湿;湿从下去,以茯苓渗湿健脾;大腹皮行气利湿,共为臣药。桔梗宣肺利膈;生姜调理脾胃,共为佐药。大枣、甘草益气和中,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外寒内湿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发热恶寒,腹痛吐利,舌苔白腻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表邪重者,加香薷、荆芥,以解表散寒;若湿重,加薏苡仁、砂仁、泽泻,渗湿化湿等。

3.注意事项:湿热者慎用本方。

【附方】 

六和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缩砂仁  半夏汤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各30g  赤茯苓去皮  藿香叶拂去尘  白扁豆姜汁略炒  木瓜各二两(各60g  香薷  厚朴姜汁制,各四两(各120g。上锉,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服。功用:行气化湿,健脾益气。主治:湿滞脾胃夹虚证。霍乱吐泻,倦怠嗜卧,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

藿香正气散与六和汤均用藿香、半夏、茯苓、厚朴,均具有化湿降逆作用。藿香正气散中又用白芷、紫苏叶、大腹皮、桔梗、白术、陈皮等,功用以化湿为主;而六和汤中又用人参、砂仁、白扁豆、杏仁、木瓜、香薷等,功用兼有健脾益气行气。

【方论选录】 

汪昂“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医方集解》)

【方歌】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梗苓术朴具,

夏曲陈皮兼白芷,解表化湿功用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