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酿酒的高手,一直都有无酒不成席的习俗。每个民族酿制的酒又各有差异,喝酒敬酒的方式都很有讲究。
去云南旅游如果不了解当地的酒文化小心吃亏上当,更重要的是尴尬。现在就跟着“喝对酒”编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醋酒 傈僳族
在云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怒江峡谷一带的傈傈族,最喜欢喝自己酿造的醋酒。
每当有客人到来,他们总会用醋酒招呼客人。醋酒的度数不是很高,只有十七度,味道有一点点的回甜,富有营养。醋酒是当地傈僳族群众不可缺少的饮料,去怒江旅游可以去尝尝味道。

街心酒 哈尼族
云南元阳县哈尼族的街心酒一般都会有上百人参加。每每到农闲季节,哈尼族群众,便开始举办象征团结、吉祥的街心酒节。
一般活动是选在村寨较为宽阔的场所举行。节日为两天,从上午开始,全寨人边一起欢聚饮酒,畅谈。

闷锅酒 哈尼族
哈尼族的闷锅酒,既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又是一切喜庆节日的主角。在“扎勒特”(十月年)到了,寨子里要举行“只角奇”(轮流喝酒)。在这个节日里哈尼族饭桌上都少不了这种酒。一些老人还会边品酒边唱歌,场面十分热闹。
当哈尼族青年交朋友的时候,闷锅酒就成了牵红线搭桥的媒婆。哈尼人在酒宴上也要往尊敬者盛满酒的碗里滴上几滴,以表示酒源不断,友谊长存。

竹管酒 傣族
在云南傣族居住的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别具特色的“竹管酒”。他们将一大陶罐酒置于空地中心,然后一部分男女团团围住,用根约一米五长的细竹管伸入罐内吸饮;另一部分人则在一旁欢歌起舞,为之助兴。
两部分人相互交替,相互循环,十分热闹。在他们认为这样饮酒的有助于和睦和团结。

捏酒 普米族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有一种捏酒,当地的普米族群众用来款待客人。
捏酒是用小麦或包谷籽经水浸泡后,拌上酒曲,装进陶罐里发酵而成的。酒气味味醇香,甜蜜可口,营养丰富。

交杯酒 苗族
在云南苗族村寨里有个规矩,进出谁家都喝进门酒,出门酒。只准主人敬客人,不准客人敬主人,还不得还手,但宾主双方可喝交杯酒。
喝交杯酒有两种喝法:一是双方将自已手中的酒喂至对方嘴中;一是宾主手腕交叉,同时喝各自手中的酒。

古契丹民族
此外,根据云南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杨毓骧先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云南保山施甸地区的古契丹民族的后裔们最爱喝滇木瓜酒。
那时,人们还只能用泡制的方法获取滇木瓜的营养物质。如今,“喝对酒”采用与湖南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的领先世界的二次发酵工艺酿造出“
口感好、醉得慢、醒得快、不口干、不头痛”的11度滇木瓜发酵果酒,低度、健康、营养、绿色、安全,深得大众的喜爱!
讲究不多,只讲究“美好生活,和对的人喝对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