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各等分(各12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补血调血。 【药理】 具有促进骨髓造血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自由基、抗心脑缺血缺氧,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等作用。 【中医证】 营血虚滞证(血虚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不荣,指甲无泽,或女子月经不调,或痛经,或闭经,或胎动不安,或漏下不止,舌淡苔薄,脉虚弱。 【西医病】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皮肤病、习惯性流产、不全流产、子宫复旧不全、不孕症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血虚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心肝血虚,不能滋荣所致。心血虚而不能滋养心神,则心悸失眠;肝血虚不能上荣于头,则头晕目眩;血虚不能滋养于手,则指甲无泽;女子血虚不能荣于胞宫,则月经不调;血虚不能滋养脉络,则痛经,或闭经,或胎动不安;血虚无以化气,气不得以固摄,则漏下不止;舌淡,苔薄,脉虚弱,皆为血虚不荣之征。治当补血调血。 方中熟地甘温味厚,质地多脂,滋阴补血,补肾填精,为君药。血虚而滞,以当归补血活血,养血调经,助熟地以大补阴血,为臣药。血虚筋脉挛急,以白芍养血柔肝,和营缓急;血行不利,以川芎行气活血,调理血脉,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奏补血调血之效。 配伍特点:补血药配行气理血药,补血不壅滞气机,行血不伤阴血。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血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血虚有寒者,加桂枝、阿胶,以温经散寒补血;若血虚有热者,加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补血;若心悸明显者,加酸枣仁、龙眼肉,以补血养心安神;若目眩明显者,加阿胶、鸡血藤,以补血养血明目等。 3.注意事项:湿热证者慎用本方。 【附方】 1.圣愈汤(《医宗金鉴》)熟地七钱五分( 2.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熟地黄二钱或用干地黄( 3.补肝汤(《证治准绳》)当归川芎 熟地黄 白芍 酸枣仁 木瓜 炙甘草各五钱(各 四物汤、圣愈汤、桃红四物汤与补肝汤均能治疗血虚证,四物汤是治疗血虚证的基础方,圣愈汤又用人参、黄芪,补血之中又能益气,使血得气而化生,治疗气血虚证;桃红四物汤又用桃仁、红花,补血之中又活血,治疗血虚血瘀证;而补肝汤又用酸枣仁、木瓜、炙甘草,补血之中又安神舒筋,治疗肝血虚筋急证。 【方论选录】 张秉成:“补血者,当求之肝肾。地黄入肾,壮水补阴;白芍入肝,敛阴益血,二味为补血之正药。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地、芍纯阴之性,无温养流动之机,故必加当归、川芎辛香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者以流动之。总之,此方乃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若纯属阴虚血少,宜静不宜动者,则归、芎之走窜行散,又非所宜也。”(《成方便读》) 【方歌】 四物汤中用熟地,当归白芍与川芎, 补血调血有奇功,临证加减记心中。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0.实用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