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冬季漫长而寒冷,为了抵御严寒,人们不仅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更爱喝酒,尤其是高度白酒。明代以来,烧酒开始在新疆流传,至清代乾隆年间有了较快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酿酒业得到较快的发展,1951年至1959年,新疆先后建成乌鲁木齐市酿酒厂、奇台县酒厂、伊犁州酒厂、阿克苏地区酒厂、塔城县酒厂、兵团74团加工厂白酒车间、石河子八一酿酒厂、吉木萨尔县三台酒厂等16个白酒生产企业。这期间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仍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长。70年代中期,先后新建改建了奎屯酒厂、巴里坤县红山农场酒厂、129团酒厂、伊宁县酒厂等白酒生产企业,使白酒生产企业遍及全疆五十四个县市。 @新疆名酒 为提高酒类产品质量,新疆举办了四届评酒会,评出的自治区地方名酒,优质酒以及优秀新产品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新疆名酒。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新疆伊犁酿酒总厂,始建于1956年,公司是由新疆伊犁酿酒总厂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五家法人单位以发起方式设立的上市公司。酒厂位于于新疆伊犁肖尔布拉克镇,地处伊犁河谷东部温凉半干旱气候,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宜农宜牧,盛产小麦,玉米,高粱,是一个得天独厚酿造美酒的好地方。 一九五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三团(前身为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团)的部分官兵进驻肖尔布拉克,和新疆军区通讯团广大指战员一道,在巩乃斯河畔的亘古荒原上开始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1955年2月18日,通讯团(后为十一团)并入十团,温福堂任团长,批示用多余的粮食生产白酒。同年11月20日,十团副业加工厂在养猪场成立酿酒组。 战士们白手起家,自制设备,改建工房,土法上马,试制酿造出第一锅白酒,名为伊犁特曲,1989年易为现酒名,从而揭开了肖尔布拉克酿酒事业的历史篇章。 1957年,在肖尔布拉克建酿酒车间,原酿酒组由养猪迁址到肖尔布拉克,从加工厂分出,称“十团酿酒厂”。1964年派遣酒场员工前往四川泸州老窖酒厂学习,回厂推行“老五甄”生产工艺,并成立浓香型酒试制组。12月1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管理处核准,酒厂所产白酒注册为伊犁牌商标。1966年,技术员李祖功带领试制组成员,试制成功“特制伊犁大曲”面市。 1976年,十团酒厂更名为“七十二团伊犁大曲酒厂”。1979年10月31日,酒厂变更商标注册为“伊力牌”,但仍延用“伊犁牌”至1991年7月。1992年5月16日,原“新疆伊犁大曲酒厂”更名为“新疆伊犁酿酒总厂”。
![]() ![]()
![]() ![]()
![]() ![]()
![]() ![]()
![]() 除了以上详细罗列的名酒,四次评酒会还选出了一些优质酒,如在北疆地区号称“喝不醉的酒”的新疆地产名酒之一“塔苏酒”,享有“金山小茅台”美誉的额河原汁,以及白粮液、赛里木酒、达坂城白酒、玉沙泉酒、喀什噶尔酒、小白杨酒、塔城王、喀纳斯酒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