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lia ![]() / 比利时摄影师 Pascal Mannaerts / ![]() 1978年 Pascal Mannaerts 出生于布鲁塞尔,他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习法律专业,目前是一位自由摄影师,游走全世界各地。 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摄影师,他有着艺术性的漫游癖,分享和记录他的旅行冒险是他认为自己首当其冲的目标。他过去15年间他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非和中东地区的每一次徒步旅行已经给Pascal Mannaerts最深入与记录当地人的一切,好奇与对图像融合的热爱成为他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元素。 ![]() Mannaerts 在过去的10年里 一直在与世界分享他对其他文化的热爱 他的好奇心和对描绘人性的开放 使他游历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非和中东 通过他的摄影,Mannaerts 能够剥离社会的层次 以诚实和敏感的方式描绘他所访问的文化 2014年,Mannaerts 花了5周时间穿越蒙古 穿越这个亚洲内陆国家,亲自看看它能提供什么 等待他的是 引人注目的贫瘠景观,热情好客的当地人 以及访问这个国家最偏远地区的机会 对 Mannaerts 特别感兴趣的是 查坦(Tsaatan)游牧民族 他们也是世界上最后的一群驯鹿游牧民族 查坦(Tsaatan)是蒙古库苏古尔地区山林中生活的少数民族,他们过着养鹿和狩猎的原始生活,信奉原始萨满教( Shamanism ),语言属于突厥语系,而在中国内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生活的 Tsaatan 叫鄂温克。 “Tsaatan”这个名字起源于单词“tsaa”,意为“驯鹿”;“tan”的意思是“属于”。 Tsaatan人来自图瓦国,语言为突厥语系的一种方言。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图瓦国从蒙古独立出去并加入了前苏联,查坦人也曾被召回国定居。但世代驯鹿的查坦人热爱着故乡的浓密森林和丰美草甸,他们不惜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穿过边境回到这一地带,生活至今。如今除了部落里的老人,其余人都是说蒙语。 查坦人(也叫驯鹿人)是最后一支有千百年历史,生活在偏远针叶林里的游牧民族。 每年他们会搬5-10次家。目前,这个民族只剩下44个家庭,驯鹿的不断减少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活。 查坦人的生活依赖着大多数动物,只是满足基本需求,而非全部使用:比如牛奶,也被用来做芝士;鹿角,他们用来制作工具;但最重要的是运输,所以他们不会吃驯鹿,这让他们相较于其他使鹿部落之间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 这个小部落住在遥远的科夫斯古尔省北部 骑马到他们的营地需要几天时间 在那里,Mannaerts 经历了难以置信的善良 教会了他更多关于人性和人们做出的选择 查坦人没有搬到熙熙攘攘的首都乌兰巴托 而是过着平静快乐的游牧生活 满足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蒙古在很大程度上 没有受到大众旅游的影响 在蒙古 几乎没有道路切割风景 没有利欲搅拌的人生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蒙古与世界隔绝;看起来如此遥远 以至于这个国家的名字 成了遥远和孤立的代名词 21世纪的前景是截然相反的 因为蒙古已经向世界开放了 它的公民正在周游世界 外来者正搭乘飞机前往商务和旅游机会 巴彦萨格红色的沙崖 因其赭红色和红色的颜色而被称为“火焰山” 位于达兰扎德加德西北约100公里处 你的摄影背景是什么?是什么激发了你对旅行的热爱?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经常周游世界。首先是和我的家人,然后,随着我的成长,我开始经常发现新的地方,带着我的相机和笔记本背包。我在旅行时学的摄影。我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摄影师。 十多年来,我一直带着相机环游世界。我对旅行的热情把我带到了亚洲、印度、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在所有这些旅行的开始,有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梦想:我只想发现世界!我梦想着未知,梦想着开阔的空间和冒险,梦想着发现不同的文化。从一开始,我就把发现世界的渴望和对摄影的热爱结合在一起。 摄影反映了这种自发的欲望,我必须使我的经历和发现永垂不朽,以捕捉它们的本质和美丽。当我在路上的时候,我与当地人的接触和互动是我的首要任务。在我的摄影作品中,我总是以人为中心。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拍摄世界会成为我的主要活动。我从纯粹的激情开始做这件事,我没有想得更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照片在我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每次我和朋友分享我的照片,或者当我开始在我的个人圈子之外,通过社交网络分享照片时,人们变得越来越热情,这真的促使我尝试更进一步。除了第一个梦想,我必须用我的相机环游世界,第二个梦想诞生了:使这些对旅行和摄影的热情成为我的主要活动,并与他们一起谋生。 好客的传统深深植根于蒙古文化之中 游牧民需要互相帮助,即使他们是陌生人 旅行者知道 他们可以在家庭的蒙古包里睡觉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蒙古包 蒙古包是牧民最重要的财产 当一对夫妇结婚的时候 家人会为他们建造或者买一个新的蒙古包 是什么促使你来到蒙古,你的经历是否符合你的期望? 在我决定去蒙古之前,我已经在亚洲游历了很多地方。很长一段时间,我听到了很多关于这个国家的好事情,关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关于它强大的自然力量,你能感觉到的地标的完全消失,还有蒙古游牧民族令人兴奋的生活方式。蒙古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 这似乎是一个与我去过的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目的地,实际上,蒙古肯定没有让我失望。在蒙古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旅行。这是一个总冒险;这是一种重塑,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质疑,对我们与自然、与他人以及物质的关系的质疑。 穿越蒙古大草原给你一种时间和空间完全自由的感觉——一种时间静止不动的感觉。一种没有限制的感觉,因为简单地说,你周围的地平线是无限的,几乎没有道路可以阻挡风景。这是一个美好的印象。这次旅行教会了我很多,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蒙古 牛粪被用来生火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他们称之为“盘羊”(argal) Juve 身着一件“deel”(传统服装) 出现在Terkhiin Tsagaan湖附近 他来自乌兰巴托 他是一名司机,经常周游全国 当游牧的蒙古人过着简朴的生活时 他们在乌兰巴托的表亲却在跌跌撞撞地走向未来 首都正在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变化着 许多蒙古人已经全心全意地 融入了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 然而,都市潮人或游牧牧人都热爱民主 这个国家经常被视为新兴民主国家的典范 在那里你希望捕捉到蒙古文化的哪些方面? 在我在蒙古大草原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我试图捕捉到游牧生活方式的精髓,这种生活方式是真实的、简单的、真诚的。真正回归自然和基础。我把我们在探险中遇到的人的肖像使之永恒,当然还有日常生活的场景和气氛,当然还有风景,这些风景往往是庄严的,是蒙古人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蒙古人与自然和动物有着根本和永久的联系。我也试图在我的系列照片中表现这一点。我被我们生活的地方、环境和时刻的魔力迷住了。 戈壁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 它覆盖了蒙古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不像撒哈拉沙漠,戈壁沙漠只有几个沙丘 你在碎石平原和岩石上发现大量的贫瘠的土地 生活在戈壁沙漠的骆驼 与生活在中东的骆驼是不同的物种 在蒙古,他们有两个驼峰而不是一个 每个驼峰都储存脂肪和水 以保持骆驼的活力和充足的水分 戈壁骆驼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来自草原的召唤 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为你的照片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到底有多困难? 遇见蒙古人绝对不困难,因为蒙古人特别好客。蒙古人的好客和相互帮助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因为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 在蒙古,几乎没有公路。我们在大草原上旅行,常常要花上很长时间——甚至是几天——却没有遇到一个人。路上不一定每天都有村庄或城镇,但你偶尔会发现一个或一个营地。你可以在远处的地平线上看到它,通过远处蒙古包形成的小白点。在这样的环境中,当你突然看到人类生命的痕迹时,这种感觉当然是很特别的。在这种情况下,与他人的关系是非常不同的。自发性、真实性和团结是自发的。 这是对基础的回归,我发现它真的很神奇。我们经常开了一整天车。然后,当这一天开始结束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地平线上有一个营地,我们自然会去拜访住在那里的游牧家庭。我们不认识这些人,但不出所料,他们提出让我们分享他们的帐篷过夜。有时我们和他们睡在同一个蒙古包里;有时他们还会为可能来的客人准备另一顶帐篷。这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有食物供应,我们与我们住的人分享。每件事都是自然发生的——太棒了。有时甚至令人不安。唯一的障碍可能是语言,因为蒙古人不一定会说英语。我和一个荷兰朋友,一个蒙古朋友,还有一个蒙古司机在一起。当然,他们会说当地的语言,可以做翻译。一切都是有机地完成的,而且是完美的。 大草原,无穷无尽 即使你设法停留在轨道上 吉普车不会抛锚 你也不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在无尽的草原上,很容易迷路 即使是GPS也不会总有什么用处 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好的地图 可以显示你所在国家的位置 几千年来 查坦人(Tsaatan)或杜卡人(Dukha) 一直与驯鹿生活在中亚偏远的大草原上 1944年,查坦人从更远的西部逃离 逃离了现在被称为图瓦共和国的俄罗斯地区 许多家庭害怕失去他们的牧群 因为苏联政府在二战期间征用家畜的做法 该地区也遭受着食物短缺和疾病 他们对此几乎没有抵抗 现在住在蒙古北部的Khovsgol湖附近的查坦人 在多次试图驱逐后 终于在1956年获得了蒙古公民身份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批游牧驯鹿牧民之一 查坦人每年通常会迁徙五到十次 在你去查坦游牧部落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要把他们记录下来? 我去蒙古之前听说过查坦游牧民族。当我和我的朋友在乌兰巴托组织我的旅行时,我真的坚持要去这个国家的这个地方,在科夫斯戈尔湖的地区。他们主要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地区,我非常想见到他们,尽管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因为他们住在非常偏远的地区,只有经过几天骑马穿越平原和山脉才能到达。 Tsaatan的名字是每一个小的社区团体 通常由几个家庭组成,是 olal-lal 字面上翻译为“他们”在他们的母语 每一个特定的群体都以代表成员的名字命名 每个家庭都将在彼此很近的地方建立蒙古包 密切合作放牧和照顾他们的驯鹿 Tsaatan蒙古包主要由桦树皮制成 通常需要30多棵树的树皮来建造一个大蒙古包 每个家庭都会把他们的狩猎设备 马鞍、工具和器具放在里面 中间还会有一个用来做饭的炉子 你和查坦人相处的最难忘的时光是什么? 在我们与查坦游牧民族的探险中,有许多美好的时刻。首先,我记得那一刻,我们骑了几个小时的马穿过荒山,在远处看到了他们的营地。我们看到地平线上有几个小小的白点——它们仍然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找到了它们!我内心的兴奋和情绪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记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们分享的所有这些时刻。他们的家人总是很乐意带我们去接触他们的日常活动,比如下午晚些时候挤驯鹿奶、追着动物跑,晚上把它们聚集在营地里。在帐篷下做饭和吃饭的时刻也很迷人;我们就各自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有趣的讨论。 我还记得那次我们和波洛玛的母亲谈话。她告诉我们,她曾访问过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但显然,这座城市的生活并不适合她。这完全吓坏了她,她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平原和山区,过一种久坐不动的生活,尽管她很清楚,首都的生活可能会更舒适。我们问她生活中什么让她快乐,我记得她毫不犹豫地坦率地说:“我的家人和驯鹿,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很快乐。” 巴塞汉、查格坦、巴加二和努鲁 住在纳拉胡和波洛玛、曼纳特的主人的营地里 巴塞汉在一天结束的时候 就开始砍木头以满足家庭的日常需要 你希望人们从你的工作中得到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在蒙古的摄影作品见证了我在那里生活的经历。我希望通过我的摄影,能够传达我个人在蒙古这个神奇的国家所发现的美,以及我在那里感受到的情感,以及它们的强烈程度。我希望我的照片,以及蒙古人与自然和动物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能像感动我一样感动人们。 更具体地说,关于我对查坦游牧民族的报告,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我在蒙古遇到的查坦游牧民族是地球上最后一批游牧驯鹿牧民之一。今天只有大约40个家庭延续了这一传统。我很高兴能有幸与他们见面,并能在世界各地分享这份报告。 女孩和年轻的女人 挤牛奶,做酸奶、奶酪和奶茶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波洛玛为她的家人煮牛奶 然后,她会用它来做奶酪和酸奶 图维辛巴亚尔和乌尔齐萨汗 是纳拉胡和波洛玛的孩子 他们是围绕着驯鹿构建的 他们相互依赖 查坦人说: 如果驯鹿消失了 他们的文化也会消失 驯鹿皮是用来制作冬季大衣的 旅行袋、旅行用的垫子和鞋子也是由皮肤制成的 鞋子的材料取自驯鹿胫骨上的皮肤 驯鹿鹿角是传统中药的成分 自1975年以来一直供应给中国 驯鹿是驯养的,属于家庭 社区的杂务和活动集中在照顾和喂养驯鹿 在营地里,幼小的孩子们共同分担放牧任务 学习照顾驯鹿并保护它们的安全 你们认为像你们这样的摄影师的来访会对这些小社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就像我说的,我认为通过摄影或写作来唤起和分享像Tsaatan游牧民族这样的人的独特、美丽和真实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也认为认识这些人的方式是实现这种报道文学的根本。移情、尊重、谦逊是关键词。我们与他们的接触非常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这篇报道是个人生活经历的结果。我的照片是我与他们相遇的见证和记忆。 我认为这一切都取决于人际关系的方式,以及实现这类报道的方式。我们到达了察冈-努尔村,在那里遇到了察冈家族的一名成员。我们和他一起组织事情,一切都从那开始。然后我们一起骑马穿过群山,加入察尔坦家族。 我们以很少的人数到达他们的地方。我们是两名外国人和一名蒙古人,由一名家庭成员指导,我们以最简单、最谦卑和谨慎的方式行事和生活,完全开放地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我们所居住的Tsaatan家族并没有遇到很多外国人,我认为这些交易和铀浓缩是相互的。当然,这与其他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在其他国家,大型团体的“旅游”都是以“部落探险”的方式组织的。在这里,这是一个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花时间,我认为这应该是尊重部落,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方式。 纳拉修的阿姨给我们提供了 一碗苏美特的茶 —— 传统的咸奶茶 乌尔齐特塞格,家族的第二个女儿 Baagii穿着查坦人传统服装 它的特点是像卡克人的帽子 和宽迪尔(传统的蒙古大衣) 他们穿着用驯鹿皮制成的结实而温暖的靴子 这些靴子以做工精细著称,购买起来很贵 摄影师 Mannaerts 和他的旅伴 以及他们的察尔坦东道主 (一)欧洲人是上帝的宠儿吗 在1924年的老上海,大约是暑期。在一辆电车的头等座位上,坐着白人父子。儿子也就十一二岁,长园的小脸,面颊白里透红,眼睛上有着金黄的长睫毛,和平而秀美。车上的一位中国青年人,不由得仔细地多看了这个孩子几眼。谁知,白人孩子到站下车时,在青年人面前停住,突然把脸向这个青年人尽力伸过来,恶狠狠的,好像是说,黄种人,看罢!你配看我!然后下车扬长而去。年轻人羞辱、愤怒而又无奈。他知道,白人孩子凭借着种族的优势和国家的强势,在这个孩子眼中,黄种人就是劣等人。 这个青年人把这次经历,这次羞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名为《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抨击白人身上的种族主义。这个青年人就是写了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作家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文学家,可能不太了解欧洲的历史。其实,欧洲历史辉煌的时期是在两端,早期是古希腊、罗马帝国时期,晚近是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帝国时期。从罗马帝国衰落的公元500年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1500年间,欧洲是一个贫弱之地,是欧亚大陆经济版图上的遥远边陲。欧亚大陆中心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经常劫掠欧洲,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阿拉伯人都曾对欧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冲击。匈奴首领阿提拉在公元5世纪在欧洲纵横驰骋,以至于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可见欧洲人的痛苦和无奈!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在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认为,所谓欧洲,实际上就是在抵抗欧亚中心地带草原游牧民族的侵略过程中形成。这也反面说明,当时欧洲的积贫积弱。 欧洲兴起于1500年。水手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印度。这样,就可以找到一条替代被穆斯林世界控制的欧洲通往印度的商路。1492年8月2日,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三艘帆船出发。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后来西班牙人又在美洲发现黄金、白银,开始了欧洲的殖民时代。通过杀戮当地印第安人,抢夺黄金白银,欧洲人抢到了第一桶金,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本”。1498年,葡萄牙人达·迦马率领四艘帆船绕道好望角,来到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中心城市卡利卡特。回去的时候,达·迦马搜集了一船胡椒和肉桂,回到家乡卖了大价钱,是整个船队探险经费的60倍。暴利让葡萄牙人眼红了,他们要独霸这条商路。不是通过商业竞争,而是用武力把对手消灭掉,把对手赶走。葡萄牙人以一种“海盗+商人”的手段,最终独霸这条商路,并美其名曰“持剑经商”。后来的荷兰、英国纷纷效仿。由此,欧洲人开启了所谓的“大航海时代”。这是欧洲兴起的原点。实际上是欧洲人在母国的庇护下,纷纷驾船出海,碰到强大的国家就老实经商,碰到弱小国家就掠夺。现在好莱坞有一种星际探险类型的科幻电影,总是描写一只宇宙飞船船队在外太空探险、作战,消灭黑暗势力,消灭邪恶生物。这背后,笔者怀疑,是否无意间渗透着欧美人对大航海、大探险时代的集体记忆,集体无意识。 但是,在1500年时,欧洲的生产力却是乏善可陈。欧洲是欧亚大陆一个荒僻的角落。1498年,达·迦马到达印度卡利库特,但是,却没有带来任何反响。葡萄牙人带来的都是零碎小物件和羊毛织品。看看达·迦马献给卡利库特统治者的礼单:羊毛织物、帽子、珊瑚珠串、脸盆、罐装的油和蜂蜜。[1]笔者不太了解印度当时的生产水平,但是,想想我国传统评书中国家间互赠的礼品,达·迦马的这份礼单实在是太差了。卡利库特的统治者卡拉巴尔王公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他让达·迦马给葡萄牙国王带回一封信,信上说,他的国家繁荣富足,他希望从葡萄牙得到的是黄金、白银、珊瑚和胭脂。[2]实际上,应该替达·迦马感到幸运,这要是赶上暴君式统治人物,还不落一个羞辱君王的罪名,掉了脑袋。更重要的是,不仅统治者没兴趣,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没兴趣。由于葡萄牙,以至欧洲的生产水平落后,葡萄牙商品在葡萄牙本地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在印度卡利库特的价格,根本就无法进行贸易。 因此,欧洲人在1500年时,只能抢,只能进行所谓的“持剑经商”。 真正改变欧洲人的生产能力,改变欧洲人在欧亚大陆经济版图地位的,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从此欧洲真正崛起,欧洲列强瓜分世界,成为上帝的“宠儿”。 (二)工业革命巨变 一般认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发生在1760年。标志性事件是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被广泛应用。推动蒸汽机发明的是两个行业,一个是棉纺织业,一个是炼铁业。 棉纺织业在当时是英国的新兴产业。16世纪尼德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约三万名纺织工人逃到英国,给英国带来了纺织技术。棉纺织业属于轻工业,需要的资本较少,资金周转快,容易获利。英国棉纺织工业很快发展起来。最初的棉纺织业都是手工操作,家庭式小作坊生产。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这种织布器械改变了过去织工们用双手相互穿梭的织布方法。织工们只要用两脚交替踏板,飞梭就会自动地织成布匹,工作效率由此提高了一倍。随着飞梭的改进和应用,织布技术迅速领先纺纱技术。六个纺工才能供应一个织工所需的棉纱。 提高纺纱技术成为当务之急。1765年,织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手摇纺纱机,被称为“珍妮机”,又称多轴纺纱机。纺锤的数目开始时装八个,后来增加到十六个,到1784年增至一百二十个纺锤同时工作。棉纱产量由此大幅度增加。但是,珍妮机的缺点就是必须用手摇。1768年,普雷斯顿的理查德·阿克莱发明、制成了(实际上是偷了别人的发明)水力纺纱机。这种机器使用滚筒以不同的速度纺成棉纱。从此,纺纱机的转动不再依靠人力,而是利用自然力。英国也从此能够制造出纯棉织品。水力纺纱机体积较大,不适于家庭分散应用。它需要建造厂房,集中生产。1771年,阿克莱在德比郡附近的德温特河岸开办了英国第一家水力棉纺纱厂。工厂出现了。不久,他雇佣了六百多名工人,其中多数是工资较低的童工,这是近代机器大工厂的开端。 1779年,兰开郡的塞缪尔·克隆普顿吸取珍妮机的活动架子和水力机的纺纱滚筒的优点, 发明了综合纺纱机,又称走锭精纺机。这种机器纺出的纱既精细又而结实,一次能够带动三百至四百个纱锭。综合纺纱机自然代替了珍妮机。 今生我们有缘,陪你一起看草原,让爱留心间…… 阳光灿烂的夏日,心驰神往。一起到草原,看那蓝蓝的天,看那白白的云,看那远飞的燕……再一次走进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扑进你温暖的怀抱,紧闭双眼,与你相拥。将我的情,我的爱留在草原再一次走进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扑进你温暖的怀抱,紧闭双眼,与你相拥。将我的情,我的爱留在草原再一次走进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扑进你温暖的怀抱,紧闭双眼,与你相拥。将我的情,我的爱留在草原再一次走进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扑进你温暖的怀抱,紧闭双眼,与你相拥。将我的情,我的爱留在草原 走进草原,心飞扬。青青的草,烂漫的花,暖暖的风,一切是那样亲切。根在草原,心怀爱恋,草原的开阔,总能打开紧锁的心胸。这是山的宽厚,风的抚慰,天的洁净,云的懒散,草的青香给予的。 再一次走进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扑进你温暖的怀抱,紧闭双眼,与你相拥。将我的情,我的爱留在草原。 草原,你山地草原的特点,离天很近,人称你是倚天草原,摩天草原,一直向往天的无垠和明净,却注定不能与天相连,只能与天相望,与天相恋,这是天与地的绝恋! 根在草原,爱在草原,我要为你歌唱,歌唱蓝蓝的天,歌唱浓浓的情,让歌声随草原的风,传给我的亲人。那里有我的思念,有我心中的恋曲。 作一首草原恋歌,爱你,想你,思念你,化作山雨,淋透我身,浸润我心。 草原,我对你的情永不变,变的只是容颜。你是我的歌,心中永远的歌,一首无名的草原恋歌。 ﹀ ﹀ ﹀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浏览器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