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木香草堂 2019-03-16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说起廊桥,脑海中闪现的便是那首“细雨打芭蕉,南国景致更妖娆。梦里依稀多少次,潇潇,绿岭烟村风雨桥。”词句里的“风雨桥”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廊桥。

廊桥就是建有廊屋的桥,我们南方多山多雨地区较为常见。而在我们的周边,以浙南闽北一带分布最为密集。

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浙南山区,会发现今天整个浙南地区还保留着数百座廊桥,其中横亘在泰顺、景宁、庆元三县境内的廊桥,分布集中、造型古朴,集浙南廊桥之大成,沉寂而傲然地兀立了数百年。

这些廊桥可以说是这一地区特殊地形气候的综合产物。浙南一带西有仙霞岭,北有括苍山,东有雁荡山,中有洞宫山,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人们出行不便,而且这里又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多雨。于是,既能跨越山涧溪河,又能为旅人提供歇脚避风挡雨之便的廊桥便应运而生。

廊桥之所以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是因为它们的修造技法与北宋名扬天下的“虹桥”如出一辙。当地现今可寻的廊桥多以砖木结构或全木结构为主,木材采用当地盛产的优质杉木,不用钉铆,根根木料相互别压穿插,搭接成桥。于是在惊讶赞叹之余,廊桥也被赋予了“中国古代拱式木桥活化石”的美誉。

让我们随筱溪听泉的脚步,一起来寻访隐逸在浙南山间的那些优美的廊桥吧。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毓文桥

当我斜躺在仙居桥的木条凳上,趴在木护栏的窗口凝望桥下那泛着韵律的波光的一湾仙居碧溪的时候,我才终于感受到廊桥的魅力,感受到泰顺的魅力。是的,这是我在泰顺的第四天,我将要离开,唯此即将离开的一刻,山青水碧,石秀花红,一切都在招摇着挽留,那颗热衷远行的心在这大美不言的天地间,在这深闺怀秀的洲岭间,在这潺潺不倦的溪流声响间,在这绵绵不绝的青石古道间,沉沦。

我承认,在临别的一刻,我爱上了泰顺。

怎么来描述这几天的寻访之旅呢?一时难以着笔。这次旅程是如此丰富,如此充实,如此曲折,它具备了各种旅行的元素,当然,它的主题只有一个,廊桥。此行在短短的数天时间内,我经历了脚疾发作,卧病在床,息心静养再到拄拐一步一挪两看钟爱的北涧桥,在那双溪交汇处山岭的凉风寒意中,看天色像风中的寒意般渐渐升涨。即便如此,还是及时修正线路,在脚疾逐步康复的过程中用最大化的努力最优化的行程褒赏了自己16座优美的古桥,把泰顺的行囊塞得满满当当。16座桥挑哪一个下笔倒是破费踌躇。这其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有十座:仙居桥、北涧桥、东溪桥、毓文桥、文兴桥、刘宅桥、薛宅桥、永庆桥、文重桥、南阳桥。

就先讲毓文桥吧,因为在看完毓文桥后晚上住宿的洲岭招待所,我有幸听到招待所老板,一个年纪与我大致相仿的年轻人,他的网名叫廊桥遗梦,无意中讲起他爷爷的故事。爷爷的故事让我沉默,因为我无法用一两句话形容当时的心情。

能够确定的是,我一下子想到了方婆,那个在婺源的山岭古道间无偿施茶一生的老妪,至今在婺源岭脚村往山上走,在吴楚分源碑旁还能瞻仰到她的墓冢,一座用无数石块堆成的墓冢,每一块石头都代表了路人对她的敬意与怀念。她死后,婺源的田野相间至今尚有几处无偿施茶亭,上面打着幌子——方婆遗风。

没错,这位爷爷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无偿施茶者,伴随着他的,除了同样伟大的老伴外,还有那座两建两毁的大桥和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狮子洲,幽野阒寂,荒滩流水。火炉初生,炉烟袅袅,爷爷站在狮子滩上,等候从古道行来的第一位旅人,那个时候,朝阳方起,血红的阳光将浅滩大石的狮子洲照得一片神圣的庄严。爷爷的那座茅屋悄立在狮子洲头,静寂无言却已是行走在这条浙闽两省相交古道上的旅人心中的圣地,他们迎着朝阳拉着自助小筏涉过溪流,一步步走近那座朝阳下血红的茅屋,宛如圣徒朝拜罗马,穆斯林步向麦加,藏民跪拜拉萨。

狮子洲,属于普普通通的行路人,这里是行者的天堂。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在福建犀溪前往洲岭途中沿着刚修好的一条路翻过一座山岭,公路在山腰盘旋上升,越升越高,渐渐旋至山顶,往窗外看去,景色愈加壮观,一条溪涧割开莽莽群山像条巨蟒盘旋山谷,随着公路的逐渐升高,峡谷显得愈加壮观。我在车窗内贪婪地看着这不断变化的美景,啧啧惊叹。我远远地看到山谷溪上立有一座石拱桥,黝黑的身影在那么遥远那么偏僻的地方,固守百年遗世独立。那么巨大的峡谷,根本看不到一个村庄存在,可就有这么一座石桥横跨在无人的山溪间,像个传奇。

继续前行,峡谷在夕阳下愈加雄浑壮丽。我忍不住叫司机停车,顾不了崖边山道的危险,跑向那处最壮观的所在。站在路边看着眼前的峡谷,我一下想到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眼前正是这样一道壮观的大拐弯,那正前方远远地立着一座三角形的山峰高耸云端,不正是未曾积雪的南迦巴瓦么!

在你的眼睛为这充盈天地的大美山河应接不暇之际,洲岭毓文桥如一位空谷佳人在镇边不远的山溪间静静地等待了你两百年。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毓文桥,始建于清,位于洲岭乡洲边村水尾,两山缺口处,全长 23,宽4,单跨7.6,有桥屋6间,始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层楼阁,二楼为文昌阁,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与周围古松、溪水融为一体,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宛如一幅精致的古画。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毓文桥的环境幽深秀丽满是历史的尘埃感,繁复精美的屋檐构造使它在众多廊桥中别具一格,像是一众名门闺秀间突然走出的一位乡野村姑,自有一番难描难画的山野之媚。

毓文桥虽在大山深处,在古时却正当交通要冲,桥南一侧青石古道逶迤而去,穿过一道绿意森森的山岭便是狮子洲古溪,这条溪便是浙江与福建的界溪了,古来浙闽一带行脚之人南来北往,这条古道最是便捷。狮子洲滩多水浅不便行船,在古道被溪水切断之处,爷爷拉起了一根纤绳跨过溪流两岸,然后在这根纤绳下面栓上了一条小船。当有人需要过溪,便拉动纤绳,将小船拉过去,然后踩上船,再拉着绳子往前走,这条小船便充当了你过溪的移动垫脚石。

对于旅行者来说,这条自助式过溪渡口实在是很有吸引力,如今当地有些年轻人在周末时分便专门来走走这条两省之间的古道,感受一下这别具一格的自助式渡河。

但其实古道的功用并没有完全废弃。每当夏季的时候山洪暴发,平时水浅的狮子洲会在一夜之间变成汹涌之河,水势滔天。若干年前,曾有乡民募资建公路桥跨溪而过,没多久便被一场山洪冲毁。乡民们不甘心,筹资再建,旋即又毁于洪水。两建两毁,便只好认命了。从此,亦有趣人专门到狮子洲寻访那座两度被冲毁的公路桥遗址,并满怀深情地称之为“忧伤的大石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乡民们回来都来看这座山内的毓文桥,为什么它就可以凭着几根木头在山涧上兀立百年?

他们认可了古桥的神奇,在桥上系起了红灯笼。每逢过年过节,桥上大红灯笼盏盏,桥下古树溪水潺潺,桥边地方神庙香火缭绕,一个村子的老百姓都聚集到村口的毓文桥来,共同在这百年的古桥边热热闹闹地度过喜庆祥和的节日,他们相信,有毓文桥在,就会有好日子在。

招待所的年轻人说,在村子的中间位置还有棵千年苦槠树,据说是全浙江最古老的一颗苦槠王。由于要赶往县城的早班车,这棵苦槠王此行错过了。它便于大峡谷一起,成为了我以后重游故地的理由。

年轻人说,下次再来,我们围着火炉,我跟你讲我爷爷的故事,讲一整夜。他说,我爷爷当年是红四方面军的军官,后来……

向山间的乡村挥手,道声再见,我们约好,下次赶在春天过来,去看狮子滩的桃花灿烂。

    小诗两首,献给毓文桥以及狮子洲头的施茶爷爷。

 

       归隐歌——洲岭峡谷归隐记

人人都道江湖好,一山远隔江湖扰。

蓬荜无琴听溪语,寒门奏箫和松涛。

空候野鼠松籽落,为探虎啸上石桥。

雏鸟间关闻喜乐,老竹噼啪钓逍遥。

 

          过洲岭狮子滩

碧水重山八十里,毓文施茶三十年。

山高时淋及时雨,路远喜沐方婆风。

野渡遥望炊烟起,自在清风送茗香。

日行狮滩帘招暖,夜宿洲岭新月寒。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浙南廊桥】之毓文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