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台湾宜兰一处住宅发生燃气爆炸事故,一家三口在事故中丧生。事件的起因,仅仅是一个下意识的开灯动作,究竟是怎么回事? 燃气能为人们带来便捷的生活,却也能在一瞬间吞没所有。如何正确使用燃气,燃气泄漏后如何处置,应当成为全民皆知的常识。 3月9日,台湾宜兰县苏澳一处住宅发生燃气爆炸,屋内一对年轻夫妻及8个月大男婴遭大火吞噬丧命。 3月9日上午,当地检察官在消防人员与警方的陪同下前往火场勘验,结束后转往苏澳荣民医院相验3名死者遗体。 在火场不幸遇难的徐禄勛(36岁)、妻子陈惠如(33岁)及儿子徐峻逸(8个月大)和父母同住在一栋2层小楼中。 邻居说,夫妻平日上班,儿子就交给奶奶照顾,爷爷、奶奶事发前一天到澎湖旅游,徐男和妻儿留在家里,没想到燃气意外爆炸夺走3条命,爷爷奶奶接获噩耗,哭得肝肠寸断,3月9日晚连夜从澎湖赶回宜兰。 经现场勘验,消防局朱志培介绍说:3月9日初步勘验在1楼火场发现4支16公斤装液化气瓶,其中1支在一楼房间内,另1支在厨房入口处,因这2支液化气瓶所处位置有异,需进一步调查。 经调查发现,在厨房的厨台上有一份不锈钢锅装盛的泡面,已经煮成糊状,初步怀疑,气爆前疑有人煮泡面,但煮沸时,因无人在旁看故,导致滚水外溢,熄灭炉火,液化气随之泄漏,不幸的是刚好有人下楼查看,在开灯的瞬间,开关产生高压火花,引爆泄漏燃气。 因气爆产生的强大威力,导致浴室热水器的液化气瓶管线被震脱,该液化气瓶内不断喷泄窜火,加上屋内为木造装修,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液化气罐被发现时已无燃气,另外,厨房燃气炉使用的液化气瓶因装有安全阀,瓶内仍有2.5公斤燃气,至于房间及厨房也有发现各有1支空的液化气瓶,屋主表示那些空桶早已用完。 此外原本在一楼餐厅有一支5公斤装小型液化气钢瓶,因和气爆点有一段距离已被排除,详细结果仍待鉴定理清。 用燃气烹煮食物时未在旁查看 察觉燃气泄漏时下意识开灯 全屋木制装修导致大火中逃无可逃 ...... 一连串雷管 年轻夫妻不够幸运地 一个接一个踩爆 生命的逝去令人心痛 但留给人们的不该只是心痛 吸取教训、远离悲剧! 预防燃气泄漏 这些事别忘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天然气的使用细节我们一定要掌握: 1 冬季长时间使用燃气,易使室内氧气不足,用户应及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尤其是使用燃气热水器的用户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 使用天然气时要有人看管,烧水、煮奶、煮粥时器皿不要装得太满,以防溢出将炉火浇灭发生漏气;用完气后一定要及时关闭灶具开关、阀门;睡觉前最好关闭厨房门,打开厨房窗户。 3 燃气灶具连接胶管要定期更换。冬季胶管容易硬化、老化、龟裂,若无管卡固定极易发生脱落导致漏气。同时,胶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8个月。建议天然气用户使用专用更安全、可靠的金属波纹管。 4 不要在装有燃气设施的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更不能存有第二火源,同时,不要在燃气设施上捆绑、悬挂和存放物品。 5 在进行室内装修时,用户不要自行移动燃气设施,否则会破坏原有燃气设施的气密性,也不要将燃气表、燃气管道、燃气阀门密封起来,以免埋下安全隐患。若需移改,可以找燃气公司来进行施工。 6 要经常检查连接灶具的胶管、接头,发现胶管老化松动应立即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应及时更新;经常用肥皂水、洗涤灵或洗洁精等检查室内天然气设备接头、开关、软管等部位,看有无漏气,切忌用明火检漏。 1 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严禁触动任何室内电器开关,因为打开和关闭任何电器(如电灯、电扇、排风扇、抽油烟机、空调、电闸、有线与无线电话、门铃、冰箱等),都可能产生微小电火花,导致爆炸。 ![]() 2 用灭火器、灭火毯等对准火焰根部灭火。 3 迅速疏散家人、邻居,阻止无关人员靠近,同时做好防烟措施。 ![]() 4 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拨打燃气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电话报修。如火势无法控制,请在疏散人员后,迅速离开现场,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拨打火警“119”,并立即向燃气公司客服中心报险。 ![]() 5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将灾难自源头杜绝。 重视燃气安全 远离事故灾难! 来源:综合整理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