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初中数学 PPT 课件设计

 xrz123 2019-03-16

谭桂珍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棋杆中学,广东广州510935)

PPT 课件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表现形式多样化而深受数学教师的普遍欢迎,但在使用过程中却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制作者过于关注课件形式和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学习者信息加工的特点与认知规律。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Richard E.Mayer 曾指出:“当多媒体的教学设计符合人类大脑的工作特点时,多媒体设计才会促进学习。”[1]因此,以认知负荷理论为依据,研究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中如何通过组织和呈现信息来降低内、外部认知负荷, 增加关联认知负荷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Theory) 是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John Sweller 等人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Sweller 将认知负荷分为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来源于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如难易程度)、与学习材料要素之间交互的复杂程度有关,课件设计优劣对这种负荷的作用不明显。外在认知负荷与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有关,多是由不良的教学设计引起的,通过对教学设计的信息或活动设计进行重新组织,可以有效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关联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在图式建构和自动化过程中意欲投入的认知资源数量,它把大量复杂无序的信息组合成简单有序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有效降低工作记忆的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理论现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认知过程和教学多媒体设计的一个主要理论。

二、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中认知负荷超载的常见表现

初中数学教师普遍对课件设计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认识不是很到位,这样就容易引发教师不适当地设计多媒体课件,造成学生认知负荷超载现象,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中认知负荷超载常见表现如下:

1. 信息以冗余的方式呈现,增加工作记忆负荷

PowerPoint 一词有“要点”、“重点”之义,因此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应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要点进行信息加工。但有些数学教师仅将PPT 作为提词工具,进行课件设计时犹如课本搬家,不分重难点地把大篇幅文字搬上幻灯片,造成课堂信息量过大;也有的老师片面追求PPT 课件的趣味性,盲目将图片、声音、动画堆砌在课件中。这些无关的冗余信息剥夺了学生有限的认知资源,造成学生认知超载。

2. 没有将同时注意的材料整合在一起,导致注意分散

效应

有些数学PPT 课件内容虽丰富,但结构排列不合理。例如忽略了文字与图表的整合,把图表与对应的文字说明设计在不同的页面中,这样学生在理解知识时需要不断地在文字和图表之间来回穿梭,这种不断寻找和匹配相关信息的过程,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认知负荷。

3. 以装饰性而不是支持性方式设计课件,不能激励内部学习动机

有些数学教师对声音、图片或动画等装饰性信息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PPT 课件设计中如加入有趣的多媒体材料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

努力学习的动机。但研究表明:学习内部动机不是靠装饰性的材料所能激励的,只有令人感兴趣和挑战性的内容才是内部动机因素,才能激励学生持续地努力学习。相反无关的装饰性材料只会分散学生对关键的词或图内容的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从而冲淡教学主题,影响教学效果。

4. 文本的字号、字体、颜色五花八门,造成认知干扰

颜色的搭配合理与否是影响页面整体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些数学教师在PPT 课件设计时认为“要装上所有的字,就得把字变小”,殊不知达到了“装上文字”的效果,却偏离了“看清文字”的目的;有些教师没有注意到配色的重要性,设计的数学PPT 课件出现背景色与文字颜色相近、文字颜色太刺眼、一个页面上文字五颜六色等问题。这些不恰当的或眼花缭乱的颜色搭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认知负荷超载。

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下的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的有效策略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适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在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的同时,还会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兴趣和动机,从而增加相关认知负荷。”[2]笔者结合自己在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的课件设计的实践,以认知负荷理论为依据,谈谈如何通过组织和呈现信息的方法来减少内、外在认知负荷,增加关联认知负荷的一些有效策略。

1. 目标分割法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内在认知负荷是在所要学习的材料的本质与学习者专业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很难使降低内在认知负荷,但课件设计者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调整内在认知负荷,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或者技能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分割减负法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把连续呈现的信息内容划分为适当的信息片段逐一攻破。如《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PPT 课件设计中,这节课继续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重点讨论“去括号”和“去分母”这两种变形。但随着方程形式的复杂程度的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出现的步骤“去括号”和“去分母”仍感觉理解困难,出现的错误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的做法是:在这节课的PPT 课件设计时,采用教学目标分段法:先将解方程的完整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方程的解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和了解,然后针对本节课新增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两

个个步骤(即去分母、去括号),将教学目标分段为掌握去分母、掌握去括号这两个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教学依次实现这些目标。(本课件部分幻灯片如图1-4)

图1-4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PPT 课件截图

图1 中呈现的是一个方程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形,使得方程的解依次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 这五个步骤,这样学生基本明白了解方程的步骤。经过这一教学后,接下去将新出现的步骤“去括号”和“去分母”作为单独的教学目标,图2 呈现的“教学目标一”为去分母,先举例讲解,再让学生练习,图3 图4 呈现的“教学目标二”为去括号,将前面两个例题中去分母得到的结果作为例题,进行去括号,像这样将总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段,分成各个小的教学目标模块,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这两个步骤,有效控制单个教学目标模块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在认知负荷。

2. 几何概念图文结合呈现法

认知负荷理论的通道原则和相邻呈现原则表明:“文字和图片同时呈现,有利于减少了心智能量的消耗,降低了内在、外在认知负荷,同时增加了有利于图式构建,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进而增加关联认知负荷。”[3]因此对于“空间与图形”等涉及图形内容时进行数学PPT 课件设计过程中,采用结合文本和图形同时呈现的方式更有利于降低内在、外在认知负荷,增加关联认知负荷。如对“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PPT 课件设计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这三种角概念的学习主要图5《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截图是为学习平行线作准备的。对这三种角的概念,新课标不要求背诵定义,但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图形说出描述性定义,能正确地辨认这样一对一对的角。针对笔者在过往的教学中的发现的问题:学生面对复杂图形时,学生总是很难排除干扰,把有关的图形抽象出来。于是在这节课的PPT 课件设计时笔者的做法是:将这些角的图形符号连同文字描述一起呈现(课件截图如图5),如同位角(F)、内错角(Ζ)、同旁内角(U)等,这样几何概念图文结合呈现的方法既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又可以减少语义知觉的时间,减少内、外部认知负荷,增加关联认知负荷。

图5《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截图

3. 概念图系统整理知识法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图式的获得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联认知负荷。一个图式可以储存丰富的信息,并且图式便于认知加工时工作记忆从长时记忆中进行信息的提取,如果图式的形成成为自动化和无意识的形式,将减少工作记忆负荷。在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中,教师应该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材内容中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利用概念图将其加以整合,促进学生头脑中知识图式的构建,在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同时,保持总的认知负荷不超载,如在复习“实数”(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时,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是“有理数”,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是“实数”,笔者在进行PPT 课件设计时利用概念图(课件截图如图6)将这两章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合理构建出的图式能够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并和新知识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图6 《第六章实数》概念图

4. 重点标记法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有标记的多媒体材料,效果好于使用未标记的材料。因此,在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时课通过适当使用颜色、字体、下划线等重点标记的方法进行突出效果的显示,帮助学生选择和组织信息,吸引学生的停留和注意,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工内容,从而减少学习过程中由教学材料的呈现所带来外在的认知负荷,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中,这节课的难点为“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辨别这些角的关键是分清那两条直线被那一条直线所截、那一条直线截那两条直线形成了什么角。但学生面对较复杂的图形一下子无所适从,尤其是在找类型的同位角,找类型的内错角,找 类型的同旁内角时,学生面对复杂图形中的多条线段,普遍存在分不清那两条是被截线、那条截线的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学,笔者在进行PPT 课件设计时制作了如下的幻灯片(课件截图如图7):在幻灯片设计中,笔者用紫红色去突显三条线(一条截线和两条被截线),并使它们动态闪烁。通过这种颜色变换、动态闪烁效果突显关键所在的演示,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从中理清复杂图形中的“三线八角”关系,从而有效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念存储到工作记忆中,学生很难记清楚这三种角的概念,学生们希望在做题时能够有概念的参照。按之前的设计思路需要不断地在前后两张幻灯片之间来回穿梭,这种不断寻找和匹配相关信息的过程,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在这种情况下,我把这张幻灯片(图8)进行修改(修改后幻灯片如图 9),在图 9 的这 幻灯片中,在题目的下方,笔者添加了备注:呈现的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解释,这样有需要参考的学生视线往下就能搜索到概念,不需要参考的学生视线不用转移, 直接专注于题目上。后来在初一(2)班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这种邻近跟踪呈现法对学生运用概念做题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对部分学生能起到减少外在认知负荷的作用。

图7《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截图

5. 邻近跟踪呈现法

认知负荷理论的空间接近原则认为:视觉材料与其相关的解释性信息在空间上应相邻呈现。当PPT 课件中呈现图片及其解释性文本时,如若离得较远,学生需消耗有限的认知资源去搜索相应的信息,从而增加外在认知负荷。数学上很多知识之间都是承前接后的关系,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有时候会碰到容易混淆的若干个新概念或者比较复杂的证明过程格式,由于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教师讲解时间内将这些概念理解好或者将证明过程格式等存储到工作记忆中,因此数学教师进行PPT 课件设计时可将这些概念和习题进行邻近跟踪呈现,通过减少翻页搜索所带来的认知资源的消耗来减少外在认知负荷的目的。如“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节这节内容的课件设计(课件截图如图8、9)。笔者最初的ppt 设计思路是: 先对相交线中的这三种角的概念进行分别讲解,使学生掌握这三种角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讲解进一步熟悉概念,之后进行知识迁移测验,按这种思路,在讲完了这三种角的思路后,我设计了一道例题(课件截图如图8)幻灯片,并在初一(1)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道例题的把握并不理想。在课后学生的反馈中得知:较多学生在有限的听课时间内没有将概

图8-9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截图

6. 链接呈现法

认知负荷理论的时间接近原则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复习或回忆旧知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前工作记忆的中断,中断的时间过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因此,在涉及到先前的相关知识或概念时,在不增加认知负荷的条件下,可通过超链接的方法进行呈现。该链接内容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查看的,当学生有需要回顾旧知识的时候,通过减少反复在其他资料中查找已经遗忘的知识内容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来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如在进行“9.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ppt 课件设计时,考虑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存在许多可以类比的内容,因此借助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充分发挥心理学中正向迁移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以效率较高的方式得到新的提高。但由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知识,两部分内容学习时间间隔较长,有的学生可能已忘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相关知识,因此笔者课件设计中的例题呈现时,为避免了工作记忆在长时记忆中进行搜索所耗费的大量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时间,于是采用链接呈现法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外在认知负荷。课件链接界面如图10、11 所示:

图10 中呈现的是将要教授的知识内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笔者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这几个关键字建立了超链接,通过超链接可以查看图 11 中呈现的材料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并且该课件页面设计了返回原课件页面的按钮,方便学生温习旧知识之后继续新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该过程中,课件的呈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

高效的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不是学习内容的简单堆积,而是要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设计和排列,尽量避免学习者发生认知超载,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如何在认知负荷理论的指导下,在初中数学PPT 课件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认知资源、有效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促进学生的认知加工,将是每个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值得数学教师们进一步探讨的教学问题。

图10、11《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截图

参考文献:

[1] 陈亮. 呈现方式在多媒体学习中的作用 [D]. 重庆:西南大学,2007.

[2] 王文智.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教学呈现原则探讨[J]. 远程教育杂志,2009,(02)

[3][ 美 ]Richard E.Mayer 等著,郭兆明、宋宝和、陈亮、张庆林编译 . 在多媒体学习中减少认知负荷的 9 种方法 [J]. 中国电化教育,2005,(8).

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

四是要加强微课的应用环境平台的开发,整合与汇聚整个区域的微课资源,使其产生集聚效应。因为一个基于知识点的单独孤立的微课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只有融入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微课应用平台/ 系统中(如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http://www./)才可能被广泛利用;此外,平台不应该仅仅是微课资源的管理平台(如征集上载、审核发布、交流展示等功能),更应该是一个面向学习者个性化高效学习与研究的智能化平台(应突破对学习者学习基础诊断、学习行为记录与分析、学习风格定制、学习资源推送、学习问题在线答疑辅导及学习效果及时评测反馈等功能),形成一个基于大数据的集微课制作、管理、学习、应用、交流、评价与研究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 Web2.0 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表现形式,对于推进我国优质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全面融合应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提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詹春青.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2] 胡铁生. 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3] 胡铁生等.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 胡铁生.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J]. 广东教育. 综合,2014,(4):33-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