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驱虫方案,让寄生虫无所遁形

 我心飞扬695 2019-03-16
进入三月份,很多养猪朋友都开始进行驱虫工作。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传统”?驱虫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驱虫?
1
猪寄生虫危害

1). 掠夺宿主营养(猪)——影响肠道吸收功能,抢夺大量营养。

2). 机械损伤——损伤组织、脏器。

3). 毒素作用——一些寄生虫生理代谢产物有毒害作用。

4). 免疫损伤——黏膜组织损伤,免疫防线破损;寄生虫分泌抗原物质,让宿主至敏。

5). 继发感染——皮肤和黏膜的破损为病原入侵提供便利。

2
猪场常见寄生虫

猪体内外常见寄生虫及其发育周期和潜伏期

猪(体内)感染寄生虫判断

1). 评价猪群膘情、生长速度和临床表现

咳嗽——考虑肺线虫;蛔虫幼虫经肺移行时可增加肺炎和咳嗽的发生率

消瘦——考虑蛔虫、球虫、肾虫或结肠小袋虫

血尿——肾虫

血便——球虫、鞭虫

贫血——胃线虫

2). 评价环境类型,观察受影响猪的年龄

3). 根据剖检诊断

肝损伤/乳斑肝——猪蛔虫、肾虫

肾脏——肾虫

胃部——胃线虫

肠道——猪蛔虫、结节线虫

大肠结节线虫、鞭虫、结肠小袋虫

4). 评估粪检结果

(引自:Michael等,《猪群健康管理-一本猪场的参考手册》)

3
如何驱虫

一年两次全场驱虫模式:

每年春节(3-4月份)进行第一次驱虫,秋冬季(10-12月份)进行第二次驱虫。操作简单,易于实施,但是两次驱虫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于避免重复感染。

阶段性驱虫模式:

种母猪产前15天左右驱虫1次,保育仔猪阶段驱虫1次;后备母猪转入种猪舍前15天左右驱虫1次;种公猪1年驱虫2-3次。

“4+1”驱虫模式:当前最流行的驱虫模式。种公猪、种母猪每季度驱虫1次,每次用药拌料连喂7天,后备母猪转入种猪舍前驱虫1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初生仔猪在保育阶段50-60日驱虫1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引进猪并群前驱虫1次,每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

4
常见驱虫药选择

用于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控制专用药物要求

1). 同时驱杀6种寄生虫(成虫、幼虫和虫卵);

2). 可利用规模化养猪的生产流程给药;

3). 安全、毒性小、易于混合,适用于不同阶段的猪群;

4). 绝对不能影响猪只的生长和公母猪的繁殖能力。

猪场常用的驱虫药包括:

有机磷酸酯类(敌百虫、蝇毒磷)、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咪唑骈噻唑类(左旋咪唑)、苯骈咪唑类(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复方驱虫药(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等,单一类型的驱虫药往往存在驱虫不够广谱,对虫卵杀灭能力差等问题,如单一使用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对蛔虫、食道口线虫等幼虫的效果较差,对虫卵没有驱杀和抑制孵化作用。因而驱虫药的选择应选用多种驱虫药配伍的复方驱虫药。如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配伍的复方驱虫药,能弥补伊维菌素对虫卵、幼虫驱虫效果不佳等缺点。

5
建议驱虫程序

全方位的驱虫程序不但需要驱体内的寄生虫,还需要消灭体外寄生虫。PSY应用研究院推荐的“360°驱虫方案”为:

1). 种猪每季度驱虫1次;

2). 后备猪引进后第二周驱虫一次;

3). 商品猪20kg与50kg左右各驱虫一次;

4). 外购仔猪进场后第二周驱虫一次。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把种猪和猪栏进行严格的清洗,尤其是猪所能接触到的地方。

2). 使用500~1000g/T福拜进行拌料饲喂,连用7天。福拜为新型广谱复方驱虫药,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B1、芬苯达唑、莫西菌素和青蒿素;多种有效成分,驱虫面更广更高效;合理组方,解决耐药性问题;毒性低,对孕畜安全无毒。

3). 清洗完栏舍和种猪,待干燥后用杀螨灵对种猪全身和栏舍进行仔细的喷洒。

4). 喂完后间隔10天,再重复处理一次(按以上的1、2、3点操作),因为疥螨的发育周期为7~14天,等部分没处理干净的虫卵发育成幼虫时,进行彻底杀灭。

5). 以后每一个季度驱虫一次。

6). 母猪产前20天,用内外驱进行肌肉注射(其他的驱虫针剂需进行皮下注射),防止把寄生虫带入产床,感染仔猪而引起腹泻。

(引自:PSY应用研究院余奎,“360°驱虫方案”)

小P:
春季人也要打虫,你有多久没驱虫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