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去西北平叛就会被认为是康熙新的继承人?

 昵称55301288 2019-03-16
为什么去西北平叛就会被认为是康熙新的继承人?
                在《雍正王朝》   里胤礽被废后,为什么去西北平叛就会被认为是康熙新的继承人?            

                                                                           答今日头条之问

   在这部戏里,这位派到西北的人是康熙十四子允 1688—1755年),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生母为孝恭仁皇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胤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却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他远派守皇陵幽禁。直至乾隆帝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二月河至少在这一段的写作上,是比较接近史实的。到康熙五十七年的时候,太子允礽已经被废近十年。皇子们的明争暗斗仍在进行中,但允礽的下场,让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更常见的形态是,暗流涌动。康熙帝对此明察秋毫,究竟选谁为接班人,他心里应该有数了。

     为什这样说呢,有两点可以参照。一是,康熙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在《康熙起居注》和《康熙满文奏折》里,既有他懂中医的零星记载,也有他对暮年健康状况的一些感慨。五十七年以后,他的锐气大减。智慧而又痛苦的康熙,他的主意已定。可是面临复杂的局面,他必须保护储君。有一点似可证明,他严格保密储君的人选,连那个储君自己也不知道。

胤禵,和许多天真的天才人物一样,他太不懂政治了,太不会韬光养晦了。在众皇子里,他光彩夺目,几乎就是男一号。他勇敢无畏,雷厉风行、善于纳谏、平易近人等等,那些康熙的主要优点,他都具备。但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过于义气用事,居然为了八哥胤禩当众与父皇吵了起来,差点被康熙杀了。虽然父皇后来原谅了他,甚至表面上更加

恩宠,但是,他应该与继承人绝缘了。康熙不喜欢冲动的人。

 到西北平叛,就当时的情形而言,选胤禵做大将军是正确的,当然,别的人选也不是没有。但是康熙选了这十四子,并且为此大做文章。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照依王纛式样。十二月,胤禵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禵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禵望阙叩首行礼,肃队而行。同时,康熙帝曾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被聚光了在了老十四身上。这算不算是声东击西法呢?是的,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胤禵将是新的太子。这时,康熙放心了许多。他在遗诏里清清楚楚地写出“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前一段辽宁省档案馆出示了《康熙遗诏》原件,证实了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