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 2 月,一款名为 QICQ 的聊天软件正式诞生。 几百 K 的字节,简陋的登陆界面,那是 QQ 最初的模样。 距离当时,20 年过去了,无论是它还是我们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的界面越来越酷炫,功能越来越全面。 而我们也褪去了曾经的青涩,走向了成熟。 我们和它更像是多年的老朋友,见证着彼此的成长。 前几日,腾讯又推出一个新功能,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注销自己的 QQ 账号。 这意味着,许久不登录 QQ 的我们,有机会能和这只小企鹅永远说再见了。 可是,鼠标放在「确认注销」的选项上却怎么也点不下去。 是的,我必须承认我害怕失去。 害怕失去这个六位数的号码,更害怕失去藏在这个号码里,那一段段美好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时刻。 我的青春,早已和这只小企鹅密不可分。 QQ 诞生的第三年,我有幸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 QQ 号。 却迟迟取不出好听满意的网名。 第一个昵称,总是需要格外慎重一点,几次打好又删掉,实在想不出,还专门去网上百度,选择一个顺眼的名字。 那一年,阳光/快乐/可爱 男孩/女孩是标配。 列表里常常出现 20 个好友,4 个都叫「可爱女孩」的情况。 那一年,「水晶」一词似乎是热门词汇,和什么搭配都觉得好听。 「水晶女孩」、「水晶之恋」更是变成热门昵称。 那一年,男孩子们都幻想过自己是一个拯救世界的「天使」。 「坏天使」、「折翼 de 天使」一个接着一个。 那一年,火星文突然爆火,没用过火星文当昵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过青春。 「─━═俄菛婹圉諨ζ」、「*﹏鎏錑の鈊〆…」看起来糟心,但读起来却丝毫没有障碍。 那一年,我拥有了自己第一个 QQ 号,起了第一个名字,加了第一个好友。 第一次和好友通过摄像头见了面,第一次和一个陌生人互诉衷肠。 也是我第一次,爱上这个名叫「QQ」的小企鹅。 网名确定了之后,个性签名又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但很快,我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众多人释放体内「非主流因子」的绝佳好地方。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全凭个性签名里的一句话就能知晓。 开心时,我们写道:年轻不拽,世界怎么精彩。 难过时,我们写道:再牛逼的肖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 恋爱时,我们写道: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分手时,我们写道:莪,會安靜地/赱掉,吥打擾°。 在那个看似窄窄的空白框里,藏了我们太多真实又隐忍的情感。 尽管如今再回过头去看,难免会起一身鸡皮疙瘩,但那依旧是一段无法磨灭的青春记忆。 那时,很多人频繁更新着自己的签名,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引起某个人的注意。 后来,需要引起注意的那个人离开了。 空白框里真的只剩下大片空白。 而我们也过了什么都要感慨的年纪,渐渐开始变得沉默了。 QQ 空间的出现,紧接着开启了第二波玩 QQ 的乐趣。 在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更愿意亲切称它为「小窝」。 于是这个「小窝」,很快就成为记录生活的地方。 讨厌写作文的我们,竟然也能在空间里,写出几百字的日志。 QQ 空间的存在,就像一个漂流瓶。 装载着年少时我们那无处安放的情愫和不为人知的秘密。 留言板的存在,更是在记录着我们的青春记忆。 那时,一条来自陌生好友的留言,都能让我们开心很久。 读了很多遍之后,一条一条地用心回复。 那时,我们最讨厌的人是,来了空间却从不留言的人,并且还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跑堂」。 看到有人「跑堂」了,我们会很有耐心地点开他的空间,留下一句「不要跑堂哦~」。 那时,留言数也可以成为一个人骄傲的资本。 留言板的数字越大,证明这个人人缘越好,朋友越多。 可如今再点开曾经那个活跃的留言板,却发现上一条留言时间竟然是 2016 年了。 访客记录里也有几十个「跑堂」的人,但我都没兴趣再去追究了。 长大,果然是一个从什么都要计较到什么都不想再计较的过程。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奢侈的一次开销就是花十块钱充了黄钻。 只为了让自己的「小窝」看起来更加精致一些。 曾经有一个同学,更是一次性充了红钻、黄钻和紫钻,顿时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就和现在马云爸爸在我心中的形象一样富有。 如果当时,能有人送我一套 QQ 秀,那他简直就是神仙下凡,毫不夸张。 但点开大多数人的名片,都只能一个看到光膀子,穿着短裤的寒酸小人。 当然,黄钻的受欢迎程度远比红钻高。 因为它还有一个功能,深受大家喜爱。 就是能删除自身访问记录。 这就意味着拯救了一批想看别人动态,又害怕被发现的人。 一个月十块钱,为了能毫无痕迹地看到自己在乎人的动态,省吃俭用似乎也值了。 可如今,拿着几千块的工资,我却不舍得再往里投一毛钱。 没了那个想要时刻关注的人,原来就会变成一个「吝啬鬼」。 后来,QQ 空间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小游戏。 QQ 农场的诞生,拯救了一波爱睡懒觉的年轻人。 每天早上定好六点的闹钟,坐在电脑桌前,等着收掉自家的大白菜,然后顺手再去好友家「偷」一波,才心满意足地再次睡去。 那时,就连不会用电脑的大叔大妈也没能逃脱「偷菜」的诱惑。 没过多久,QQ 牧场上线。 一个个白天看似表面光鲜亮丽的都市人,夜晚却化身为勤劳种菜,辛苦挤奶的农场主。 很快,「抢车位」出现。 他们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几辆跑车的「隐形富豪」。 曾经我们偷一颗白菜,偷一个鸡蛋,抢一个停车位,都能开心半天。 如今花半天时间,吃一把鸡,才让我们觉得满足。 快乐,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了呢? 去年,腾讯宣布 QQ 宠物正式下线。 那个很多人想方设法要「杀死」的小企鹅终于永远地消失在了电脑屏幕的右下角。 我至今都记得确定领养它的那一刻。 在我心里,它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小宠物。 我上线,它会踩着自己的滑板,飞奔而来。 我退出,它会摆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跟我告别。 我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照顾它,让它学习,送它去打工,饿了买吃的,脏了去洗澡。 到了一定年纪,还要物色伴侣,让他们结婚。 没事干的时候,去好友家串个门,陪他玩游戏。 最难过的事,莫过于得知它生病死掉,但是还好,花了 4 块钱买一颗「还魂丹」就能让他复活。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觉得它很碍眼,上线第一件事就是让它退出。 得知它永远下线的那一刻,我甚至都想不起来它的名字。 可能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吧,失去了才会知道它对你的意义。 不知不觉中,QQ 已经陪着我们走过了20年的时光。 「注销功能」一出,90 后的青春似乎是该拉下序幕了。 曾经陪伴我们度过童年的「非常 6 1」,李咏「骗」我们下期再见,可终究没了下期。 曾经让众多男生为之疯狂的武侠小说,也停留在了《鹿鼎记》。 我们追过的球星,永远的「24 号」,科比·布莱恩特退役了; 我们喜欢的动漫《火影忍者》,花了 15 年的时间,完结了; 我们爱过的歌手,也一个个退出市场,归隐家庭了。 好像全世界,都在催着 90 后赶紧告别青春,长大成人。 也许就像海子说的:「我们最终都要远行,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 十年前,我们企图将 QQ 底下的图标一个个全都点亮,十年后,却喜欢上简约单调的微信风; 十年前,我们一口气能写八百字的日志,十年后,十几个字的朋友圈都要斟酌半天,打了又删掉; 十年前,我们为了访客数把空间设成全部人可访问,十年后,点开朋友圈大多是仅三天可见。 原来,QQ 早已被我们遗忘。 那些在课堂上背着老师偷偷在底下发 QQ 消息、半夜抱着手机等一个「滴滴声」、小心翼翼进到他空间,又偷偷删掉访客记录的日子,也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小企鹅,曾经我把你弄丢过一次,结果又是填密保,又是验证手机,好不容易才把你找回来。 可如今,真的能摆脱你这个「麻烦」了,怎么又不舍得起来? 20 年了,你对我而言,早已不止是一个聊天软件那么简单,更代表着我的整个青春和记忆。 我不愿告别,但你承载的青春已是曾经,被时间推着走的我们,终要长大,终要学会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再见了,QQ。 再见了,青涩的我。 再见了,最美好的青春。 |
|
来自: Loading69 > 《腾讯系/QQ/微信/微粒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