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收藏老酒的朋友,除非找到非常合适靠谱的渠道,否则在收藏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买到假老酒。按照我们曾经的打假分析,市场上的假老酒无外乎是“老假”、“新假”、“真瓶”、“假瓶”。然而,如今市场上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假老酒,让人不寒而栗、细思极恐。本期,小酒童带您全面剖析行业假老酒乱象。 敲黑板复习:假老酒四“眼”家族 从材质而言,假老酒分为两种:真瓶作假、假瓶假酒。从年份出发,假老酒还可以分为另两种:老假酒、新酒做旧。入门老酒鉴别,需要从了解市场上目前存在的假老酒开始。依照鉴别难度,我们将它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第一种类型的假老酒,段位较低,有时候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它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造假者一个个变身产品官,将想象力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既然民国时期有赖茅,那就来它个一组。 既然有抗日战争、有为战士壮行的故事,那就整个顶级的(别说,这一整,竟然骗过了古董专家的眼睛,一个在地摊上几百元的瓶子,曾有古董专家竟然还给出数十万估价)。 既然有建国大业、开国大典、上山下乡,那就来它个红色经典全系列。 看看这些惟妙惟肖的包装,再联想一下酒友们对这些酒的趋之若鹜,小酒童认为,真应该给造假者封一个“最佳设计”奖。
如果说,0段位的造假者最需要的是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和营销敏感度,那么低段位造假则需要一定的眼力——找一瓶真老酒,照样模仿。不管是中国名酒,还是地方名酒,甚至是名不经传的小酒,从瓶到盖,从酒标到封口,从酒花到酒体,都要仔细比对、方能做得几分像模像样(以下为近期市场上常见的做旧假酒)。 做旧的假酒,在目前老酒市场占有率最高,也是消费者最容易中招的类别。面对这样的酒,酒友们需要眼观四路,从色、形、味、格几个方面来找出破绽(文末有鉴别方法)。
如果说第二种段位的假酒做旧,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么第三高段位的老假,则因为是“老”的假酒,所以相对来说数量少得多。 老假,指的是曾经的假酒保存至今。从年份上来说,老假也同样是老酒。然而,从品质上来说,则完全不可与真酒同日而语。要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假酒案件,可是让很多酒厂现在回想起来还不寒而栗的。老假通常以名酒为主: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都是它的重灾区(见下图老假剑南春比对)。 新酒做旧鉴别门槛不算高,但识别老假,则需要一定的甄别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手头有真假将其工艺进行比对,早期的老假酒受到制假设备的制约,往往粗制滥造,只要有一双慧眼,通常便能洞察一二。
高段位造假,莫过于以真瓶甚至以真酒造假。真瓶造假,通常是造假者为了达到卖高价的目的,在品相残缺的真酒身上做各种文章。 打孔酒:老酒品相决定价格,于是,造假者会在跑酒的老酒身上做文章。他们在瓶子上钻孔,然后注入酒,增加酒的重量,以期售出高价。 换标酒:一瓶无标的酒,贴上张冠李戴的老酒标,便可以实现倍增的身价。瓶是老的,标是老的,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后封膜酒:早期的老酒,不少是塑料盖外封了一层膜。由于时代久远,原有的封膜或变脆或脱落,为实现高价销售,造假者往往重新封上一层膜以此混人眼目。 后压盖酒:啤酒压盖封口是早期国内酒包装的主流,很容易被仿制。造假者只需要回收老的酒瓶、酒瓶盖,重新注酒,再以压盖机进行封口,便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要想识别以上段位的假酒,那就需要火眼金睛了。但是入门的藏友可以放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高端藏品身上,毕竟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做这种无法达到批量化生产的假酒,精明的造假者还是多少要考虑一下机会成本的。 ![]() 令人不寒而栗的新型假老酒 ![]() 面对形形色色的假老酒,眼光缭乱也好,火眼金睛也罢,假的仍然是假的。然而,如今市场上开始出现一种新型假老酒——“早产老酒”,这利益驱使背后的造假真相,让人细思极恐。 早产老酒,指的是真的酒瓶、真的酒体、然而包装却提前标注了年份。这就好比一个2019年出生的孩子,出生证上却写着2009年。一瓶2019年才生产的酒,标上2009年的出厂日期(注意是出厂日期,而不是酿造日期),这其中涉及到的关键工序,不过是酒厂一枚日期印章便能轻松解决的。(吸取之前因打假而被迫删帖的经验教训,请原谅小酒童这次使用马赛克) 一瓶卖不出高价的新酒,通过做旧包装,再标注上“穿越”的年份,让它能够穿越到10年前、15年前,售价立即翻个3、5倍。 可怕的是,这些酒的生产标准、规格、资质都很齐全,甚至在知名的、严格审核的电商平台上还得以蒙混过关,成为众人皆捧的“老酒”。尽管老酒界的行家一眼便能分辨出真假,但由于厂家各方面证件齐全,从而给打假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老酒概念的普及、老酒价格的飙升,让越来越多的酒厂、酒商参与到这场铤而走险的“早产儿造假”中。一枚小小的日期印章,折射的却是酒从业者的道德底线。如果说中国的酒,只有通过讲故事、做噱头、搞骗术的方式才能卖出,那不得不说这是中国酒业的悲哀。 ![]() 来点干货,识别老酒一眼假 ![]() 一、摒弃虚假的“黄” 酒体加黄、酒标晒黄,就怕您不觉得它不够黄。朋友们,小酒童再次强调——黄,不是老酒的标识。 二、丢掉虚伪的“脏” 油烟污染、酱油污渍,怎么脏、旧怎么整。这么心虚的老酒,咱还是别买了。 三、警惕可疑的“锈” 硬生打磨,雨生铁锈,锈化剂处理,!这样的“锈”,还是不要拿出来“秀”了。 四、破除迷信的“花” 您见过经久不散的酒花吗?您见过像油一样黏稠的酒花吗?如果您见过,请您远离。各个香型的酒花都有所不同,所以,不要迷信“花”,花只是个传说。 五、放过心虚的“时间” 超大超清晰的生产时间,看不清不要钱咯!造假者为了大家能够买到有着清晰时间的老酒真是操碎了心,历经时间磨砺,酒的日期仍然清晰可辨,真是创造了逆天奇迹!时间很贵,但是心虚的时间,一文不值。 小酒童总结 造假,古而有之。明清时期造假兴盛,杨梅用大棕刷弹墨染紫黑色,老母鸡毛插长尾,变身长毛野鸡。卖酒掺水同样是常有之事,这也无怪民国时期一些口碑好的酒坊,为了确保酒质,会在瓶标上注明:“凡有掺水造假者,男盗女娼”。而今,行业的造假乱象,倘若不再加以制止,不仅将对老酒行业发展产生极负面影响,最终透支的还是消费者对整个中国酒业的信任。 盛世之下,造假猖獗,利益驱使罢了。 人心浮躁,追名逐利,寻归初心是道。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