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1 艾米最近因为跟丢了一单原本快要谈成的大客户,很是郁闷。 起因是上周末,她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这位客户离婚的消息,就跑去在微信上找人家聊天,想借此机会表示安慰和关心。 结果话还没说两句,就发现被对方拉黑了。 我问她都说了些什么,她很快回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劝她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伤心啊,遇到渣男,早离早解脱。” “你怎么知道人家就是遇到了渣男了?”我有点好奇。 “肯定是啊,这个年龄的女人闹离婚,除了老公出轨,还能有什么原因?” 艾米瞪着眼,一脸无辜地接着说:“我觉得我这是把客户当朋友,明明就一片好心啊,怎么就招人嫌了呢?” 因为这件事,客户后来还找到公司,投诉她侵犯隐私,多管闲事。 艾米也因此而被批评了一顿,还被扣除了当月的资金,吃了大苦头。 “我觉得”是艾米的口头禅,但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因此而吃亏了。 去年年底,我和她一起参加聚会,刚好碰到合作单位的一位工程师林冰。 到了聚餐环节,她先是热情地找林冰敬酒,被婉拒几次后,就直接变了脸色。 我劝她,也许是对方刚好身体不适,她却很是不以为然,觉得一个大男人滴酒不沾,不是老婆奴,就是小家子气。 后来两家单位需要共同筹建一个项目,由林冰担任负责人,而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想跟艾米合作。 艾米一直自诩是个聪明人,总喜欢先入为主地揣测别人的想法,并坚信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确的。 殊不知,这种过于主观的判断,不仅会混淆人际关系的界限感,还会拉低他人对自己信任感,把路越走越窄。 以己度人,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02 把私心强加给别人,得到的只有疏远。用善意去理解别人,得到的才是尊重。 《论语》里有两句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前者的意思是,要先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先对人豁达,别人才会对你宽容。 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真正的聪明,是推己及人。 只有设身处地地多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才能成就自己。 03 心理学上有一种“投射效应”,指的是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认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 人际交往中,喜欢以己度人的人,通常源于这种缺乏客观性的认知投射。 很多时候,你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却根本不了解具体的缘由。 这种粗浅的定论,既是对他人的伤害,更是对自我的蒙蔽。 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柴静曾讲过一个故事。刚进央视时,编导陈虻把一盒烟放在她面前上,说道: “把它放医学家面前,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和肺癌发病率; 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 我让搞美术设计的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 现在,如果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看着眼前的烟盒,柴静陷入了沉思。 一个人的待人处世方式,藏着他的修养和眼界。 见识越多,修养越高,就越会明白,世有千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历和苦衷,越会懂得尊重事实,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 世事洞明者,不以世故待人。一个人的成熟之处,在于对他人的周到和体谅,而非以己度人。 多留给别人以空间,其实也就留自己以余地。 推己及人,才是做人最难得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