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安画派是什么,有何特色?其代表人物有谁?

 tommyj88 2019-03-17

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崛起一个以描绘黄山、白岳及新安山水为创作题材的画派,其成员主要为生活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徽籍画家,时人称之为“新安画派”。最早提出“新安画派”称谓者,则推清代美术理论家张庚,并将渐江、查士标、孙逸和汪之瑞并称为“新安四家”或“海洋四家”。本文主要选取安徽博物院馆藏渐江的几件精品之作,以飨读者。渐江,安徽歙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鸥盟,为僧后名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又号无智、梅花古衲,明朝遗民。他师古人更师造化,终成新安一代巨擘。

图1-1 《晓江风便图》(局部)

图1-2 《晓江风便图》(局部)

《晓江风便图》手卷(图1),它是渐江存世的最经典作品之一。该卷为纸本,淡设色山水,纵28、横243厘米。图写自新安行船至扬州,由浦口练江入新安江一带的实景,时作者友人吴伯炎将赴广陵,渐江作此卷以赠之。该手卷采用平远法构图,画面横向展开,前段写练江沿岸霞山、将军山诸山嵌岩峭峙,林木萧疏,溪寒水涸,饶有冬意;中段写两岸高峰峻岭,寒亭孤塔;后段写江对岸晓雾迷蒙,烟峦重迭,顺流而下的江面上,远处两船齐驶,近处一舟风帆正悬,点出晓江风便的主题。卷尾题:“辛丑十一月,伯炎居士将俶广陵之装,学人写晓江风便图以送,揆有数月之间,蹊桃初绽,瞻望旋旌。”署款弘仁,钤朱文“弘仁”圆印,白文“渐江”方印。辛丑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于渐江晚年作品,正值其画风成熟时期。

图1-3 《晓江风便图》(局部)

在师法传统上,渐江最崇元代画家倪瓒,“喜仿云林,遂至极境”,“每到得意处,几欲夺真”。《晓江风便图》便采用倪瓒式“一江两岸”构图,一溪江水将画面的前、中、后三段巧妙地连为一体,完整和谐。图中江水用大片留白来表达,不擦一笔,空明悠远,蕴含着无限的美感。虽有层层累加的山体,但整幅画面整洁婉约,带给观者冷逸而又不失气韵之感。画面石多而树少,树木造型各异。后段写晓江对岸烟雾、峰峦,用细淡而沉稳的线条勾写,用墨清雅,不染尘埃,透露出一种空灵纯净、高洁峻雅的悠远意境,颇有米家云山的气韵。渐江在其《画偈》中云:“云山苍苍,烟水茫茫。尚书克恭,先辈元章。”言下之意,对高克恭、米元章非常敬仰,对其笔意也多有模仿。《晓江风便图》卷后附程守的跋中也有“忆渐公作米家云山”之语。《晓江风便图》是国宝级文物,它几经流转,幸得黄宾虹、许承尧等大家珍藏流传至今,十分不易。

图2 《高桐幽篠图》轴

《高桐幽篠图》轴(图2),原也由许承尧先生所藏,后捐献给安徽博物院。该画纸本,墨笔,纵58、横33厘米。图绘高桐一株,幽篁几杆,依石而生,风姿绰约。文石直立,质坚莹洁。淡墨勾勒文石和树干,竹竿及竹叶直接用浓墨轻钩,梧叶用浓墨晕染,画面朴素简洁。左上角作者行书自题:“意作高桐幽篠,特纸促不称。二瞻以之覆瓶,甘所愿也。若为存贮,有玷秘笥。渐江学人。”题下加钤“渐江学人”四字白文方印一枚。“二瞻”即查士标,号梅壑,字二瞻。此题款显然为作者自谦之语,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查士标家藏丰厚,精于书画。渐江与查士标同为“新安四家”,交情深厚,颇多文艺酬唱。图右下侧有孙逸楷书观题七言古诗一首:“文石岩岩翠竹新,秋桐一树正堪怜。九龙山下王高士,师笔能分一段神。”孙逸,字无逸,号疏林,安徽休宁(一作歙县)人,也是“新安四家”之一。他题中的“王高士”即明初大画家王绂。孙逸认为渐江这幅《高桐幽篠图》颇得王绂画之神韵,“师笔能分一段神”,评价极高。

图3 疏林空几图

《沚阜图》册页作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该册页长22、宽14厘米,计有十一幅,其中山水九幅,梅花一幅,渐江自跋一幅。十幅画均无款,钤有“渐江”朱文连珠印,“渐江”白文印和“弘仁”朱文圆印。 《沚阜图》册之五——疏林空几图(图3),图绘奇峰壁立,犹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无可及顶。

图4 老梅新枝图

《沚阜图》之十——老梅新枝图(图4),图绘老梅一株横斜于前,独木倔立,苍劲有力,生出两三枝条。画面用笔瘦硬,“古干槎牙见屈铁”;梢头线细,圈花成蕊,浓淡得宜,疏朗清瘦,风韵有神。清代名家汤燕生曾赞誉渐江所画之梅,“渐江老人梅与探,画梅入妙冠江南”。渐江酷爱梅花,更善画梅,这幅老梅新枝图颇得梅之疏花淡蕊、冷艳幽香的风致。

最后一幅为渐江自跋(图5),曰:“学人顿巾缾于沚阜。维时大雪弥漫,舟车胶涩。籍芘苏生居士寓斋,僵仆之困,庶几免焉。倾将荷担还山,临岐呵冻,率涂遂成十册。用以投教,又当博居士一朵颐耶。戊戌嘉平月,渐江弘仁谨识。”戊戌嘉平月即顺治十五年十二月(1658年),渐江被大雪困于沚阜,一时兴起临岐呵冻,遂成此十册。之后,渐江留沚阜度岁,并于顺治十六年元日作《梅花书屋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5 渐江自跋

渐江是明朝遗民,明的灭亡对其打击很大,只得将一腔爱国之情诉诸于笔端。他用细劲沉稳的线条、简淡清远的笔墨把家乡的山石丘壑、林亭古渡和晓雾风帆等景致很好地表现出来。在他笔下,新安山水涤尽了喧嚣软俗的尘世气息,荒寒孤寂似不食人间烟火,显现出高洁清逸的格调,于寒光冷韵中给人一种苍凉悲壮、坚强不屈的感觉。

原文作者:李艳红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5年8月刊《枯笔淡墨绘家山——渐江作品赏析》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