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Dots机构投资者社区,作者郑迪、徐子雯,经授权发布。 一纸浦东法院的判决书,揭开了基金经理薛天和老东家长信基金之间的恩怨,也暴露了吃瓜群众眼中隐秘的公募基金薪酬内幕。 故事的开头源于739万元年终奖。薛天向长信基金要求支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绩效奖金人民币739.41万元。 薛天,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在美国从事投资10年,2009年5月起加入长信基金,到2017年6月28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时任国际业务部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每月工资为税前8.3333万元,即年薪100万。 在长信的8年里,薛天管理过3只基金:长信港股通指数、长信海外收益一年定开债人民币和长信美国标普100。 判决书中曝光了2015年长信基金的部门绩效考核标准,即“2015年和2016年分别以部门收支达到平衡和创造利润为主要考核标准,达到标准后被告酌情给予奖励,创造利润的,被告将100%的部门利润作为员工的绩效奖金”。 薛天据此得到了2015的绩效奖金167万元,分别在2016年3月、2017年1月支付。也正是以此为依据,薛要求长信基金支付2016年度绩效739.41万元。 但是到了2016年,长信基金的薪酬和业绩标准有了很大变动。 本案中也曝光了长信基金《国际业务部2016年业务考核管理办法》。
经过仲裁和判决,法院认可了长信基金2016年业务考核管理办法,薛天没能得到他主张的739.41万元2016年绩效奖金。 尽管此案中薛天的诉求,未得到仲裁、法院支持,但却向吃瓜群众暴露了一向是高薪行业的公募基金的绩效奖励计提方法。比如: 1、绩效奖金远高于工资。 薛天年工资收入为100万元左右,而2015年的绩效奖金就有167万元,2016年薛天甚至主张超过700万的绩效奖金。 2、绩效奖金通常延迟发放。 比如长信基金的2015年的绩效奖金在2016年3月、2017年1月才发完。而且,发放大头在一年后。 3、利润和规模并重。 比如长信基金2016年的考核制度中,规定了日均管理规模5亿元以下无绩效奖励,净收入在350万元(含)以下,当年无绩效奖励计提。 4、部门绩效奖金的近90%归部门负责人。 2015年国际业务部绩效奖励为187.62万元,薛天的绩效奖金167万元,占到全部门的89%。2016年薛天主张的年终奖739万,按薛自己的主张也占到部门绩效奖励86.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