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流传得很广,几乎人尽皆知,但若问起来它是谁人所作,恐怕没几人说得清楚。 说来也怪,最近诗词君喜欢扒一些有名的残句、断句的出处,一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来给诗友们提供练手的机会。(没错了,那就是诗友们参与度很高的续诗游戏~) 清代诗人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中有以下记载: 冬友侍读出都,过天津查氏,晤佟进士溶;言其母赵夫人苦节能诗,《祭灶》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尘。年年破屋多灰土,须恕夫亡子幼人。”查恂叔言其叔心谷《悼亡姬》诗,和者甚众。有佟氏姬人名艳雪者,一绝甚佳,其结句云:“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此与宋笠田明府“白发从无到美人”之句相似。 由此可见,诗作者为赵艳雪,进士佟溶的母亲,有《祭灶》诗传世。同乡查为仁(字心谷)的妻子不幸早亡,查为仁作《悼亡姬》,和诗众多,能诗的赵艳雪自然也作了和诗,袁枚只录下最精彩的两句,即“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徐应佩主编的《历代哲理诗鉴赏辞典》中收录了这两句,还附有全诗: 《悼金夫人》(一名《和查为仁悼亡诗》) 逝水韶华去莫留, 漫伤林下失风流。 美人自古如名将, 不许人间见白头。 ——清·赵艳雪 解析 再进一步了解,赵艳雪可不简单。她是康熙时期的风流名士佟鋐之妾,聪敏善诗,颇受宠爱。佟鋐生性耿直,无意仕途,以交游酬唱为乐,专门建筑艳雪楼供赵艳雪居住,并在此会宴名流雅士。据说,著名戏曲家孔尚任、诗人屈大均都曾是艳雪楼的常客。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赵艳雪的诗才自然不至庸薄。 下面一起品读她这首七绝。 首句“逝水韶华去莫留”,感慨时光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人是无法改变这种自然规律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可奈何。 次句“漫伤林下失风流”,点明悼亡的主题,并称赞了金夫人是一个有才华、风度的不俗女子。“漫伤”紧承首句意蕴,表明人事代谢也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伤感不过是徒劳而已。 “林下失风流”大概是用“林下之风”(或曰“林下风气”)之典,说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谢道韫生逢“竹林七贤”遗风尚存的东晋,又出身于清流世家,加之本身的才华,因此行事潇洒,与一般闺阁女子不同,倒像社会上的风流名士,被人称“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所以,作者用“林下失风流”来表示金夫人去世后,世间便少了一位奇女子。虽然明知悲伤是徒劳的,但依旧忍不住悲叹,可见情谊之深。 末二句不用过多解释,意思很明了:自古以来,美人就和名将一样,总难白头善终。 名将难见白头,多因为“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而美人为何也多薄命? 这个问题留给诗友们解答。 作业要求:请以“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为首二句,续写一首七绝或七律,最好能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为何红颜多薄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