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上班必走的一条路就是中山路,可是有天清晨骑单车经过时却被告知前方已封路,原因是正在十字路口施工的地下通道突然蹋方,工程队正在积极抢修。主干道封路必然造成的堵车使走这条路的人几乎全部迟到,人们抱怨连连,可并不解决实际问题。 ![]() 其实城市道路翻修一直深受人们的诟病,今年挖开埋管道,明年挖开埋电缆,后年挖开通下水,如此往复,路没有一年不往开挖的。想起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我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行走,但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借用在这也很合适,我允许你在我的城市里修路,但不允许你每年都在我的城市里修来修去。 修路,到底在修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城市每年都在修路,修好的路不堵了吗?没有。修过的路排水更通畅了吗?没有。那修过的路不用再修了吗?也不是,那我们还修路干吗?至今谁也给不了你一个合理的解释。 ![]() 不过,修路产生的奇葩事倒真不少,就说我前几天看到的吧。一条新修好的路,刚铺上沥青没几天,问题出来了。不知什么原因,马路中间有个下水井整天往上冒臭水,严重影响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刚修过的路下水井就出了这样的问题,工程质量可见一斑。不过相关部门也没闲着,他们的应急措施是——安排一个清洁工作每天负责挑那个下水井里的水,只要水不漫到路上,什么都好说。这个清洁工作可算是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好活儿,而如此处理工程事故也是中国路政的一大创举,可谓史无前例。据我预测,过几天这条路还要被开肠破肚,这是避免不了的。这几天不开挖大概是因为路刚修好,立马挖开总会有点儿说不过去。 我们每天走的路底下是一张繁琐的网,自来水管道,燃气管道,排水管道,电缆等都深埋其中。有的大城市,在这些下面还有地铁隧道,可想而知,地下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没有合理的规划,动起工来那就只能是一团乱麻。可是,生活在城市的市民大多并不都懂这些啊,他们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这路为什么不能一次就修好? ![]() 我也曾修过路,可以给大家科普一下:埋下水管道,自来水管道,电缆等工程,必须先把路面压实后再开挖,因为地质会发生沉降,而不均匀沉降会把埋在地下的管道折裂,所以路面要压实后再小面积开挖,最大限度地保证管道不受不均匀沉降的破坏,还有,管道开挖面积小的好处是减少上面承载的压力,这也是考虑到地质沉降给管道带来的破坏。而这些工程都可以在铺上沥青路面之前搞定,所以很多市民质疑的各种地下设施统一埋好后再铺沥青是正确的,而先把地下管网设好,再填土筑路压实是错误的做法。 说了这么多,其实作为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修路,可以,但修过之后我希望路况更好,而不是每年都在不断地修修补补,永无止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