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人们有个认识 照相的时候总是觉得 只要相机离脸足够的远 那么 脸就可以无限的变小 然而 这其实是真的 真的 真的 !!! 这可以用初中物理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释
同理可知 凸透镜的左右两侧等距处各有一个焦点 那么 接下来 我们等距的在透镜左右两侧依次再标出二倍焦点 这样 就把透镜左右两边大概划分出各三个区域 帮助记忆 实验时 依次把蜡烛 凸透镜 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并要把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节至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间位置。 实验开始…… 1)照相机模型: 物远(u>2f)像近(f<v<2f) 小、倒、实 光路原理图 2)投影仪模型: 物近(f<u<2f)像远(v>2f)大、倒、实 光路原理图 3)放大镜模型: 此时 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虚) 在另一侧无论怎么移动光屏 始终找不到像 观察者只能走到光屏所在的那一侧 透过凸透镜 直接观察另一侧烛焰 我们看到了 放大 正立的像 因为此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所以是虚像 物虚(u<f)大、正、虚 光路原理图 可以看出 此像不是光线本身相交形成的 是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所以是虚像 4)二倍焦点等大像 二倍焦点(u=v=2f)等大像(等大、倒立、实像) 光路原理图: 可以用几何知识证明像和物体是等大的 成等大像 也可以作为寻找焦点的一种方法 请特别注意 5)一倍焦点不成像 当物体放在一倍焦点上时 此时 光线是平行的 所以 光线本身不会相交 其反向延长线也不会相交 故而 此处不成像。 回到开头 当物体都处于同一区域 比如 都在远处时(u>2f)那么 所成的像 都是 缩小 倒立 实像 但是 哪个物体更远 其所成的像就更小 物远 、 像近 、 小、 倒实 的动态解读 若物体位置拉远 像的位置拉近 所成的像变小 所以 若你的照相机可以举得无限远的话 那么 你的脸 就可以 忽略不计啦 敲黑板 花絮ing 寻找透镜焦点 调节成像 最后 还有一个热爱科学的小朋友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