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经常被父母催,可能会造成3种性格缺点,长大后就晚了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9-03-17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生活,大多说人也都染上了急躁的毛病,什么事情都想尽快做完,在工作上这属于效率高,但是回到家教育孩子还要急急忙忙的那就有些问题了,小孩子做事不能按照成年的标准去要求,但是性子急的家长总是忍不住去催促,起床催,吃饭催,上学催写作业催,晚上睡觉也催!家长总想孩子效率高一点,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时间长了孩子对这些催促反而免疫了,结果就是孩子做事更拖沓,甚至只要不催就不想做了,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长期下去不容乐观!

其实父母总是催促孩子,对孩子将来的性格是有很大影响的,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了。

第一:孩子独立性差,做事不积极

小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多因素,家长的后期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也非常的关键,但是往往父母爱子(女)心切,什么事都要大包大揽,孩子自己什么也不操心,独立性得不到锻炼,做什么事都有父母提醒催促,久而久之,养成了依赖性,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积极,反正背后有人替他着急,也与人提醒催促他,不仅家长累,这样的性格以后在社会上也会有不好的影响的,毕竟领导都喜欢主动出击的人才。

第二:焦虑

经常催促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压力太大,产生焦虑。举个例子,现在很多父母对自己“催婚”“催生”,把很多年轻人搞的都产生了焦虑症,甚至开始反抗发脾气或者直接就躲着。家长过度的催促不仅不能帮孩子快速解决事情还会对孩子造成困扰。

第三:养成急性子,不容易沟通

有个词叫“耳濡目染”,孩子跟父母在一块儿生活,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性格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孩子,经常催促别人,是缺乏耐心的一种表现,家长经常催促孩子,孩子也随父母的性子——“着急”。孩子养成了急性子,做什么事情都着急,毛毛躁躁的,不稳重,别人跟他沟通都困难,爱着急。

建议:孩子小本来做事情就是没有那么大完美,作为家长一定要又耐心,让孩子在你的教育下一点点进步,不能只想着催促,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家长们一定不能松懈孩子的教育。

关于孩子的养育,大家还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方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