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篇 | “互联网 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重大成果发布!

 静林麓 2019-03-17
编者按:这个时代教育者不能犹豫,不能拒绝,不能视而不见,只有认真研究、主动调整、敢于超越,进化学校和教育,才能赢得未来。

自项目启动以来,以常州市天宁区为基地,联合省内部分地市的学校,共有51所学校、17个学科、5000多名老师参加。经过顶层设计,精心研究,反复实验,梳理提炼,实践验证,目前,17个学科的范式梳理和提炼已经基本完成。项目学校组织开展对省、市开放的范式课例研讨活动100次,并且积累了2000多个案例,展示了互联网 时代课堂教学的新的场景。

一、理论研究有所突破

项目组着重研究了10个问题。有些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形成一些观点和思路,指导了项目的研究与实施。这些研究探索的成果结集为《“互联网” 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核心期刊发表6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两次辟专栏集中刊登项目研究成果。

二、构建了新的教学范式

互联网 时代构建了新的学习环境,提供富媒体学习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大体按三个步骤设计,三个步骤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可以是一堂课时间,也可以一堂课的部分时间,还可以几堂课时间。

互联网 时代课堂教学范式如图

17个学科根据以上范式的框架,结合学科特点,分别设计了学科教学范式。不同学科的范式,又应该体现学科自身的特点。 

互联网 时代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范式

互联网 时代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范式

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

基于范式的200多个典型案例2000多个常态案例,是项目组老师们认真探索的结果,既为教学范式的提炼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也是证明教学范式取得成效的证据。从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新的范式给中小学课堂带来了深刻而又可喜的变化。

四、研发了技术应用平台和资源

项目组于互联网企业协同研发了每个学科基于新的范式和案例的学习盒子,以及以学习盒子为中心的学生学习端、教师备课段、课堂互通端、移动教学端一键相同的智能学习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为新范式的大面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生态

新的范式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转变,育人为本的思想更好地得以实现,创造了民主平等的环境,改善了师生关系。变革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为常态。天宁区的实践证明,新的范式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育人模式的转型,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生态。

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加项目工作的几千名教师,在项目参与学习研究中得到很大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方法的更新、科研能力的增强、对学科教育的理解、对新时代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跟参与项目前相比,都有很大的进步。做项目的过程,既是实验、探索的过程,也是发展、提高的过程。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改变教学,改变学习,也改变了自己。

七、探索了新范式应用的策略

天宁区组织项目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组织领导到专业支持,从基础设施到技术保障,从学校实施到师资培训,从组织转型到共同体建设,从舆论支持到家长理解,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新范式应用策略。

项目研究主要成果由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出版,共4册。《“互联网 ”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是围绕项目进行的思考与探索。《“互联网 ”课堂教学范式》小学、初中各1册,包括每个学科范式概述、设计思路、实施药店、典型案例几个方面的内容。《“互联网 ”课堂教学范式应用指南》是教学范式实施的经验分享与指导。

项目组还开发了公众号《江苏互联课堂》和专题网站“江苏互联课堂云”。项目研究的过程性资源、视频资源等其他成果和后续成果,积累在公众号和专题网站中,与4册书互为参照补充。

江苏互联课堂

江苏互联课堂云 网站

供稿:“互联网 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项目组   编辑:定 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