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揭开鼓钉罐型身世之谜 要了解鼓钉罐器型身世,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一位身世传奇的姑娘。 这姑娘,出身豪门,天生丽质,却在豆寇年华,家逢大变。跟着祖父贬谪千里,相依为命,祖父复职归乡时去世。 这姑娘,少负才名,早有婚约,只因家中变故误了婚期,抱撼卧病,未婚夫赶来迎亲,终究来迟一步,大婚前香消玉殒。 这姑娘,至纯至孝,祖父去世前亲赠霞披,早逝后被葬在祖父墓旁,终得长伴左右,其父亲手为其撰写墓志。 这姑娘姓吕名嫣,小字倩容,是南宋名臣兼收藏大家吕大防的孙女。 这姑娘虽未青史留名,却因那个墓志,让后人不仅得知其坎坷一生,还为解开鼓钉罐的身世留下一个重要线索: 青瓷鼓钉罐器型起源的上限可能不早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键证据就在吕嫣墓出的这只耀州窑素面鼓形瓷罐上。 此罐与1984年耀州黄堡窑址所出鼓钉罐型围棋子罐器型相似,只是少了刻花和鼓钉的装饰。 (耀州窑遗址出土的金代围棋子和鼓钉罐,耀州窑博物馆藏,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家族墓地使用时间为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至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共计埋葬五代吕氏族人。墓群虽然也出了耀州窑其他器型的刻花器,但只有吕嫣墓出了此鼓型罐,考虑到吕氏一族门庭显赫,又是收藏世家,窃以为鼓形罐在此前没有装饰鼓钉和刻花的可能性大。 除了吕家因素外,主要理由还有: 从鼓形罐到鼓钉罐,不是加了几个鼓钉装饰而已,反映是一种时代审美风格的变化:仿青铜器,以复古为美。 (商代饕餮纹铜鼓,湖北省博物馆藏,图片来源于网络) 鼓钉(乳钉)装饰在商周时期就广泛使用,不仅用于青铜鼓,在其他青铜器上也是寻常可见。 北宋的复古运动在徽宗时期才达鼎盛,《宣和博古图》1107年开始编撰,成书于1123年,可以想见,有了这套图录,各窑口仿青铜器才有图样。 当然,因此家族墓群曾被盗挖,甚至追回有木质围棋子,也不排除存在耀州黄堡窑址所出鼓钉罐型的可能。 在新的证据没有出现之前,姑且就让吕嫣姑娘继续担任解码者吧。 有施有报,龙泉窑罐身上的佛法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