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亡清兴六十年】16帝师督辽,17宁远大捷,18觉华岛之战

 NGC1952 2019-03-17

【明亡清兴六十年】16帝师督辽

【明亡清兴六十年】17宁远大捷

【明亡清兴六十年】18觉华岛之战

《明亡清兴六十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是阎先生集几十年学术总结,详细叙述了1583年-1644年60年间

明亡清兴的历史往事,总结了明亡清兴的历史教训。为做到讲座内容与历史事实相吻合阎先生曾数次到辽宁、黑龙江、广东等地实地考察。

明何以亡?清何以兴?我想通过下面的文字来说明

在明亡清兴六十年的风起云涌中,两个王朝的兴衰更替,显示着那些峥嵘岁月的刀光剑影。袁崇焕、万历、崇祯、努尔哈赤、皇太极、李自成,六个强势男人的生死对决,回响着曾经沧海横流的呐喊与叹息。一代名将袁崇焕的千古奇冤,尘封着过往的人情冷暖与世事的苍凉,引来无数人的叹息。

明朝的朝政自万历朝出现了六不做、六做。万历的儿子泰昌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驾崩

了,天启帝则听任阉党和乳保客氏结党专权祸乱国家,自己却专攻木匠活。崇祯朝则将护国良将袁崇焕下狱论死,这都成了明朝亡国的根结。

明朝于后金(清)60年间大小战争12次其中明胜2次,后金胜10次。我们注意到明朝

胜后金的两仗都是袁崇焕打的,而之前之后的几任辽东守将都没能超过袁督师,说明朝廷在用人上的失误。于军人品格方面,以前的军队将领没有能够像袁崇焕那样做到率先垂范而袁督师做到了,这也是明军制胜的原因之一。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帝骄奢淫逸,导致了明朝国力跌入了低谷,明政府为了皇家贵族的利益,为了明朝可以长盛不衰,所以从老百姓身上剥削,抢掠,民不聊生。所以,在明政府的再三逼迫下,人民也渐渐的有了仇恨情绪。不久,万历皇帝驾崩,天启皇帝继位。

天启皇帝也是一个昏君,他不问国家大事,让太监魏忠贤处理国家大事,使得本就衰弱的明王朝在此陷入危难之中。天启皇帝很快就驾崩了,最后由崇祯皇帝继位。崇祯皇帝虽然勤政,但是凭他的力量已经无法挽冋堕落的明王朝。最终,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自缢。李自成进京后不久,清军就打入中原打进北京城,完成了爱新觉罗氏江山一统的千秋大业。

明朝的堕落和他们的政策,和君王的管理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皇太极的平易近人,崇祯皇帝的高傲性格,足以让我们明白“明亡清兴”的原因,这一点相信能给大家许多启发。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往往能从这面镜子中获得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事无巨细,达到国家政府,小到平民百姓,无不渗透这一道理。一个人如果平易近人,再小的人物也会成人如果骄横,再大的人也会失败。我们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认识自己,从历史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而清何以兴呢?从多尔衮两次争当皇帝没有成功这一事例中就可以看出,后金(清)的高层领导们虽然都想争夺王位,但是他们没有忘记民族的发展、国家兴盛才是第一位的正是这种高瞻远瞩的心境才使得后金胜大明、折大顺、缴大西从而兴大清尽管我们讲现代社会已和三百多年前的社会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才能干大事,成大器。

背后算计他人永远会被人算计,此等人不能成大器也,由于水平所限,读书时的感想颇多,但是好像没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我深深感到,只有知史、读史才能从根本上认识自己,从历史中汲取绎验使之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