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选择肥水方法

 福_星 2019-03-18

一、肥水的基本概念

正确选择肥水方法 来自范老师微藻物联世界 29:27

1.传统意义肥水?

在养殖中大家都通常说“肥水”很多养殖户认为施肥就是肥水。也有些人认为水中有藻类达到一定量就是肥水。实际上肥水并不这么简单,也不是一个容易做的事。

2.如何定义科学“肥水”

“肥水”是指有益藻类的生物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水质保持一定的活性和稳定性。
1.有益藻  2.生物量 3.活性 4.稳定性

3.肥水的标准

不同的藻类不同的标准,以透明度作为标准,硅藻(小环藻)通常为50-100cm,绿藻(小球藻)30-50cm。硅绿藻40-50cm。我国水体浮游植物变化幅度大1-500-1000mg/L。20mg/L以下的水在养殖池中为瘦水。

二、肥水的相关问题

肥水的基本条件

1.藻种--来源:池塘本身、外界补充;
2.适合藻种的营养:池塘本身营养物质、外界补充营养物质;
3.适合藻种的生活的环境条件:满足藻种所需要的条件,根据条件选择藻种。

自然水体藻种的基本情况

镜检池塘水体

1.无藻类水体 ----外界补充藻种;
2.有藻种水体 ----有藻各种都有有害藻类,有益藻类。

一、无藻水体
无藻水体:氧气、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不合格,水质不稳定,养殖品种生长受影响。
1.缺藻种----适当的引入对养殖品种有益,好培养的藻种(小环藻、小球藻)加藻类营养;
2.有藻种培养不起来---看看前期是否用过消毒、杀菌、杀虫药(解毒后培养);
3.有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吃藻类,藻类生长不起来。控制浮游动物再培养。

二、有藻水体---各种藻类
1.有益藻与有害藻的种类,有益藻类培养、有害藻类的控制,根据种类和量采取相应措施;
2.有益藻类的引入加入相应营养;
 可以引入相应的有益藻类,为了快速繁殖可以加倍用量。

有益藻水体
1.镜检观察那些藻类,看是否适合养殖品种,是否能够快速繁殖并稳定;
2.适当补充有益藻种(小环藻,小球藻),加藻类营养素。

 有害藻类水体
1.控制有害藻类,根据有害藻类的品种首先采取物理方法,生物方法,不建议用化学方法;
2.测定水质指标和生物指标,采取相应措施;
3.解毒、微生物分解有害死亡藻类,水体循环并适当增氧;
4.培养有益藻类(小球藻、小环藻)。

市面上常见的藻种

绿藻类---小球藻、小球藻的复合藻(小球藻、栅列藻等)。

鉴别真、假小球藻

1.真的小球藻用肉眼仔细看可以看到细胞颗粒,假的只有颜色,看起来是透澈的;
2.真的小球藻有活性,时间长会产生气泡,改变条件会沉淀;不提供营养小球藻会死亡,假的是色素勾兑,放多久都没有变化;
3.镜检或者培养。
下面两个杯子有真有假,你分清楚了吗?假的2升卖30元便宜吗?

©爱学习

市面上的硅藻类

硅藻--小环藻、舟形藻等硅藻(市面上多数是粉制剂或者颗粒的)。

鉴别硅藻的真假

1.镜检  2.培养

三、肥水的方法

(一)藻种的选择

1.根据养殖环境选择:
 低温5-20度选择硅藻(主要小环藻),尤其淡水养殖;
 高温20-36度选择绿藻(主要小球藻、或者小球藻的复合藻),尤其是海水养殖。
2.根据养殖品种选择:
养虾---高温选择小球藻  低温选择硅藻小环藻;
河蟹--低温选择小环藻,高温可以补充小球藻;
海参--低温选择小环藻,并且整个养殖过程以小环藻为主,高温休眠适当补充小球藻;
鱼类--低温选择小环藻,温度上来补充小球藻。

(二) 营养的选择

藻种对应的营养:
速效营养素---快速在池塘中形成优势的种类,根据藻种的需要,配置合理的营养素,主要是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合理的比例搭配。
长效稳定营养---选择有机营养,十天补充一次;
后期生物肥--主要靠复合菌分解有机质和死亡的藻类不用再补充肥料。

藻类生长的影响因素

1.光照:在一定范围光增强光合作用增强,藻类的生长速度快;
2.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藻类生长速度加快;
3.营养:碳、氮、磷、各种离子,微量元素和微生物;
4.二氧化碳气体:5-10%。

藻类的量多少与透明度有直接的关系,通过透明度可以判断藻类的生物量。

生长模式

单细胞藻类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分五个时期(延缓期、指数生长期、相对生长下降期、静止期、死亡期)。

四、稳定水质的方法

倒藻:

倒藻是指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甚至变浊。发生倒藻的池塘往往水面上会漂浮一层死藻(一般呈黄色漂浮物状,也有部分塘在下风口形成一层“油膜状”)。水体往往粘稠度会增大,泡沫多、大,且长时间不易散,有些甚至泡沫呈比较脏的土黄色;
原因:池塘水体藻类繁殖过旺快速死亡;因连续高温或气温、水温骤变、暴雨引起,水体分层和盐度骤变等,引发的藻类大批死亡。

一、稳定

水质的生物学指标和化学指标稳定,生物学指标主要是藻相,化学指标主要是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

稳定标准:
1.藻相稳定,尤其优势种类稳定,为有益藻种;绿藻和硅藻为主的藻类--定向培养
2.藻类生物量稳定---藻类的生物量数量;
3.判断标准--透明度在25-30cm之间;
4.水质指标稳定,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

二、稳定的藻相对养殖的意义:

1.池塘增氧;
2.吸收氨氮、亚硝态氮和细菌代谢的中间产物有机酸,吸附重金属离子,改善水质;
3.抑制病原菌的发生,提高免疫力;
4.养殖品种的食物链的中间环节。

三、稳定方法:
藻、肥、菌之间的平衡
透过透明度判断(30cm)为标准;
透明度高,藻种、肥料和菌,肥多菌少;
透明度低,菌加肥,菌多肥少;如果中后期藻老化再补藻;
老塘:扩种要多加藻种一倍,如果底质不好需先改底,在扩培时候最好开一阵增氧机让水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