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法自然:生活中会说话而不伤人,只需要学会一个字

 百花A彩虹 2019-03-18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若其已也。遄而群之不可长保。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讲述的是为人处世之道,要把握好“度”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

我们在生活中,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很难做到老子所说: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即使我们生活与人交流、说话也忽略这其中的道理,不断轮回在说话伤人的迷失中。让生活平添烦恼,让生活陷入被动中。

道法自然:生活中会说话而不伤人,只需要学会一个字


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载体主要是说话,我们都会说话,但又往往不会说话。不会说话是我们不能把握好“度”,做到适可而止。生活中不乏有些人,仗着彼此的关系亲密,抑或是自己性子直,丢了说话的分寸感。口出狂言,伤了别人还不自知。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就像一颗颗钉在墙上的钉子,即使钉子拔了下来,但是墙上的洞永远都在。这种说话表现用语言专业上可归为语言暴力,通俗说就是说话没有“分寸感”。甚至往往因为恩有惠予人,就认为有资格而无法把握说话的“度”。即使再亲近的关系,也禁不起自以为是的“出言不逊”。

说话的 “度”就是所谓的“分寸感”。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更重要的是,一些话用什么方式说比较合适。分寸感看似很难拿捏,其实最关键的是懂得一点——彼此尊重。如果两个人是相互尊重的,不逾越自己的本分、侵犯别人的边界,那么说出来的话自不会丢了分寸。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灵魂与思想。因为立场不同、环境不同,我们往往很难做到“感同身受”,纵使是像家人、朋友、伴侣这样亲密的关系。

说话“度”正如毕淑敏在《教养的关系花园》中所说:“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和我们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和我们的上司,尊敬而不谄媚;和我们的同侪,协同而不越俎代庖;对我们的下属,谦逊而不居高临下;对大自然,敬畏而不傲慢...... ”

道法自然:生活中会说话而不伤人,只需要学会一个字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应当如何把握说话的度呢?

不管多么愤怒、生气,伤人的话不要说,尤其对自己亲近的人。首先,做到少批评,更不要好为人师,对别人的言行喜好指指点点。我们没有资格。开玩笑力求不揭短、不吹捧。任何戳到痛点的玩笑不叫玩笑,叫装傻充愣的蓄意伤人。其次,不随意向别人倾诉你的一切事情。你的抱怨和苦水,别人听一次会安慰,听两次变成敷衍,到了第三次就懒得理你了。说话注重场合,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哪怕看出对方是在撑场面、打肿脸充胖子,看破了也不要当众说破。最后,别拿别人的缺点来满足自己优越感,更别用自己的优越感向别人扔石头。没有谁喜欢被质问,哪怕真的做错了事情,关怀比质问更容易让人接受。尤其是作承诺时,话不要说得太满。别人的事,不乱说。有问题,当面谈,切忌背后蜚短流长。

道法自然:生活中会说话而不伤人,只需要学会一个字


说话“度”,做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做到心中有尺,口中有度不贬低、不吹捧;不强势、不傲慢。有礼有节,进退有度。每个人都有个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朝自己所乐于追求的方向去追求,人的道路,不必抱怨环境,也无需艳羡他人。有些路,你看旁人走的成功,自己也跃跃欲试,可真当自己走过了,才知道其中辛苦;有些坎儿,你看别人跨的轻松,自己也不甚在意,可真当自己置身其中,才明白各中艰难。说白了,谁的生活都不容易,隔岸去看总觉得旁人更快乐,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要经受的苦难和历练,谁也无法替代谁。认清自己要走的路,把握说话的“度”。人生过得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不要不动就操心生气,为一点点小事就郁闷,过日子能把自己活明白了就很难得了,哪还有闲心去跟别人计较,跟别人生气呢。心态好了就明白了,心态好了心也就大了。心大了就是再大的事也都成了芝麻小事,说话也就平和了。

说话把握 “度”,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至少能左右自己,很多时候,换个角度、换个心态,就又是柳暗花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