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夸夸群火爆高校:为何“嘴甜”也能被贩卖?

 老骆驼4753 2019-03-18

从某种意义上讲,“年轻一代”开始消费形式化社交,这确实是一个大的变化。过去,人们不开心,会选择比较实在的社交场景,进行慰藉疗伤。比如,吃大餐,亦如,唱KTV。总之把钱花在实处,总能换来一些心情上的变化。但是,随着社交场景的改变,个体原子化的加剧,人们对于“熟人社交”迎来冰冻期,并且因“陌生社交”的结构简单,使得“陌生社交”更为受到关注。

坦白讲,谁都知道“夸夸群”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就跟女性使小性子“修理”男朋友一样,要的只是心情爽快,而非实际疗效。鸡汤喝多,总得来点“白开水漱漱口”,大概这也就是“夸夸群”存在的现实意义。说到底,谁不知道人生残酷,世事无情,但是,只要听起来耳顺,心情能缓解,又何必强求真伪呢?

当然,人们愿意花成本(时间和金钱)参与“夸夸群”,也因为在“熟人社交”中,基本上都是“忠言逆耳”,“苦口婆心”。虽然,从长远来看,好像很在理,很有用,很走心。但是,作为当下的问题,“心情差”怎么解决,或许才是更为紧迫的问题,而“夸夸群”正是恰当好处的,将这种痛点解决。

说到底,无论是直接的建议,还是间接的慰藉,本质上都不会改变当事者的“真实处境”。不过,从效果上而言,“夸夸群”却会让当事者找到短暂的“情绪平衡”。而作为“年轻一代”,很多时候并不会循规蹈矩去看待问题,尤其在自我感受方面,更是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夸夸群”的诞生,很明显是“新社交时代”的一种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看起来“很丧,很假,很空”。但是,却能从更直接的互动中,窥探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慰藉之词”。这其实和“吃大餐”,“唱KTV”没什么实质性区别。只是,作为形式来讲,人们更习惯实物性消费,所以才会觉得“夸夸群”这种方式,有些虚妄。

复杂的人性中,喜欢“嘴甜”(马屁)是普遍现象。只有那些“自我确认”非常清晰的人,才能做到不为所动。当然,“夸夸群”中所产生的“马屁”,与世俗意义上的“马屁”还有本质上的区别。一般来讲,世俗意义上的“马屁”,多是利益驱动,很多时候被“拍马屁”的人还并不知道。

但是,“夸夸群”中的“马屁”就不同。被“拍马屁”的人,是知道被“拍马屁”的。就好像一种“幻境消费”一样,明知道是不真实的,但还是会“消费”(一方面指消费过程,一方面指具体的行为)。很多人说,这是一种“自欺欺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看到“夸夸群”的积极能量。

类似的逻辑,其实在“租女友回避逼婚”中,也有所体现。虽然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起码可以缓和真实的生活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类似的逻辑机理,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对于“夸夸群”的诞生而言,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因此,更有必要去探寻其中的意义。

事实上,人在现实生活中,最大的困扰就是“情绪认知”,“夸夸群”虽然不能治本,但是可以缓解一时,其实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很多时候,人们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会被“彻底性”的大前提蛊惑,忘记“缓解”本身的意义所在。

所以,对于很多看起来“并不彻底”的解决方式,就会觉得不靠谱。只是,对于阶段性的消极情绪来讲,其实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能缓解,方式其实可以多方尝试。就比如一个失恋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丑,或者性格差,并且产生自暴自弃的趋向。

通常来讲,遇到类似的情况,多数时候会求助亲人和朋友进行情感倾述,以此达到发泄的目的。但是,对于一些性格相对内敛的人而言,还不太愿意让“熟人”担忧。于此,选择具有陌生社交属性的“夸夸群”,就能有效回避这种尴尬,同时也能达到预期效果。

然而,很多人还是会将“夸夸群”视为对抗网络喷子的力量,事实上,从人性的复杂性来讲,完全是两种逻辑路径。“网络喷子”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围观现象,而“夸夸群”是一种理性,可控,积极的互动方式。前者的结果,多半是消极的,而后者却能救赎一些人的“坏情绪”。

只是,当下人有个很大的盲区,就是还没有看清楚现实,就开始站队,采取主观的立场认证。这导致,网络喷子们总是热衷于非理性狂欢。一方面趟着洪流,不用负责任;一方面可以超越现实,不用费力气。反正自己情绪释放出去就好。可是,那个被喷的人,往往却会被粉身碎骨。

然而,“夸夸群”就不同,同样是情绪解压,起码氛围是欢乐的,甚至是诙谐的。这种方式可能生命力不会太强,但是总会以更好的方式继续传递下去。它的存在,就如人群的微笑之力一样,可能并不起眼,甚至可能感觉有些尴尬,但是却能让那些消极的人群,又暂时可以蜷缩的情绪空间,而这就也正是“夸夸群”存在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