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古筝为什么一定要学乐理

 newnewnewnew 2019-03-18

  

  

学古筝为什么一定要学乐理? 好似学语文要分析课文。

乐理是什么

简单来说,乐理其实指的就是节拍、节奏、旋律,可以说这是音乐的三要素。

节拍——音乐语句分界的标尺,每一个乐句都是由一个确定的节拍值作为分界依据的。

节奏——依附于节拍存在的,在乐曲中首先是以节拍型所规定的时值来分配小节,然后将音符配以不同的节奏型来占满该小节被分配的时值。我们平时所说的“这首乐曲节奏感很强”,正是因为节奏型在小节中频繁变化做到的。

旋律——各种各样的调式。调式决定了音乐的音高,这一点在为演唱者伴奏时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正是音乐之美所在,一首乐曲通过调式的变化可以演变出许多首乐曲。

为什么要学乐理

1.有助于缓解畏难情绪

许多小朋友都说,学过乐理后就觉得老师所教的曲子简单多了,因为孩子已经开始会分析和总结乐曲的规律性进行练习,不再是茫然得重复性练习。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一个年龄阶段得孩子,有些学三年可以达到六级得演奏水平,而有些则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2.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古筝兴趣

有的孩子不喜欢练古筝,多半是因为谱子太难,满眼的小蝌蚪、羊肉串让宝宝好想哭……但如果前期乐理掌握得好,识谱变得容易了,孩子能够基本独立演奏出乐曲,小小成就感就来喽,这时候还会不喜欢练古筝吗?

3.帮助掌握曲式学、音乐欣赏,触弦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这就好比小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认识课文中的字(认识音高),还要知道文章分成几段(划分乐段),什么是一个句子(划分乐句),有哪些好词好句(关键的节奏型和旋律音型),以及文章是谁写的,作者生活在时代(音乐史),文章表达了什么感情(音乐表现)等等,即便是再简单的小曲也可以进行诸如此类的分析,久而久之,孩子的音乐知识就会积累得日趋深厚,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也会增强,形成真正的音乐兴趣。

乐理就好比是音乐语言,要做到先读懂,才能准确演绎出来。所以想要学好古筝,就一定要学乐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