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跟孩子谈钱?

 木香草堂 2019-03-18
如何跟孩子谈钱?

 

我已经快到当女儿问我某些问题,只要一开口就想打死她的时期了。

 

某天带着女儿在外头玩,回来时朋友热情地要送我们回家。他们家正好新买了一辆标致的SUV,上车便顺口问了一句:这车好开吗?

 

朋友只是象征性地回答:我也刚开,没啥特别感觉。

 

但这个不经意地谈话却成为了后排俩孩子的主题。朋友的儿子说:我们家有三部车,一部宝马,一部奥迪,这部是妈妈的买菜车……开心,你家有几部车?

 

好在女儿对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甚至懒得回答,反而问了对方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没有安全座椅?

 

可是坐在副驾驶的老父亲在那一秒钟,颇有想跳车逃走的冲动——这还真是一个又尴尬,又难回答的问题啊。 

 

老婆还在怀孕阶段就忧心忡忡地问我:要是将来孩子问你为什么隔壁老王开宝马,而你只是一部日本车,咋办?

 

当时我会神气活现地说:就告诉他,我没隔壁老王混得好。

 

那他要是追问为啥你没有隔壁老王混得好呢?

 

我想了想说:那就告诉他,你喜欢宝马,自己努力去赚啊……

 

但时间飞快,估计不用几天,女儿就该真的问这样的问题了。可能还有更多:为什么你要当没出息的编辑,而不是去当更赚钱的老板?你一个月赚多少钱?为什么我的同学能去史家胡同小学,而我不行?为什么……

 

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大概就是如此了。当我还不用真正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很潇洒的胡说八道,但即将真正回答的时候,我却好像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我能告诉她什么?爸爸当年不努力,所以没有找到更赚钱的工作?还是爸爸当年太贪玩,该赚钱的时候都出去耍了?又或者假装没听见?……

 

 

在现实的物欲横流的世界如何跟孩子谈钱变成了一个就像“性”一样隐晦的问题。

 

女儿已经时不常跟我说:你就用手机给我买个“爆速蛋”……你就用手机给我买个“迷你特工队X”……我以为孩子对于钱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并不知道,钱其实并不在手机里,甚至都不在银行,而是需要劳动去赚取。

 

元宵节那天,幼儿园做庙会活动,给我们发通知,让孩子那天带上自己的压岁钱去学校。学校会组织庙会,有糖人,有糖葫芦,有风车……卖!

 

到那天时,我问女儿:学校组织庙会,你愿意带压岁钱去吗?

 

她毫不犹豫:好。

 

但你的压岁钱花光了,就没有了,得等明年才有哦……

 

女儿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头。

 

等真的到了活动那天,需要用她的压岁钱买代币的时候,我问她:你要买多少?

 

她拿着自己的压岁钱,颇为不舍。

 

我跟她解释:一个代币十元,你这有1000元。你看,10张100的。一张一张数给她看,然后问:买十个?

 

她摇了摇头:买一个。

 

然后我们开始逛庙会。确实琳琅满目,我不停问她:你要不要吃棉花糖?要不要九连环?要不要买风筝?

 

她都摇头。

 

最后我说:那你能请我吃一根糖葫芦吗?

 

她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然后我们花了她20元,一人吃了一根糖葫芦。

 

一边吃糖葫芦,一边问她:你是不喜欢这些东西吗?

 

不是啊。

 

那你为什么不买?

 

因为压岁钱用完了就没有了,得到明年才有……

 

哦……原来如此——花自己的钱都是会心痛的,即使她只有4岁。



 

过年看了本书——《反溺爱》。里头讲到一个案例:

 

做房地产的帕克先生某天被自己的孩子问起自己的收入和家庭的财务状况,这让他想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父母几乎和他分享所有事情,除了家里的收入和财务情况,而这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他的问题。这次,他决定不再让自己的孩子陷入这样的困惑当中,于是他和孩子们约了一个家庭会议。然后他去银行将12000美金换成了一美元一美元的零钱。

 

等到家庭会议的那天,他将一座小山一样的12000美金堆在了桌上,然后开始告诉孩子,这是他一个月的收入,但这些钱当中,有多少要用来交税,有多少是房贷和保险费,哪些是给教会的钱,哪些是电费、煤气费、汽车开销……日常用品,教育支出……最后桌上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钱。

 

他说,那天孩子全程都张大了嘴巴,一定觉得我赚了很多钱。但是我的本意是要告诉他们——维持一个家庭需要多少费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家里,没有什么秘密,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一起面对和承担。

 

在大多数时候,孩子对于钱没有概念并不是真的“不懂”,就像女儿在花自己的钱时,甚至比一个大人更懂得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是奢侈消费。对于钱,反而是大人们可能是过于敏感,又对孩子太爱了,于是在钱的问题上总是拿捏不好一个舒适的姿势。

 

 

有年春节牛群和冯巩在春·晚上讲过一个相声,说的就是俩人如何惯坏自己孩子的,然后二人想出的办法就是装穷,告诉孩子家里破产了,啥也买不起了,赶紧好好读书奋斗吧……

 

很多人会将惯坏一个孩子归咎于“钱”,所以会忌讳谈钱。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反溺爱》一书中对所有被惯坏的孩子有个共同特点的描述:

 

很少承担家务或其他责·任;

 

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

 

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很多关注与协·助;

 

拥有很多个人物品。

 

 

事实上,这里头的前三个和钱都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正确的谈钱姿·势——把事实告诉孩子。不要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不懂的是我们大人,我们如何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如何面对仗·义·疏·财,我们如何看待为·富·不·仁,我们如何力行勤·劳·致·富……不要羞·于承认自己的财·务·状·况,对于孩子来说,不会谈·钱,就不会用钱。最重要的是,大概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将来孩子有钱……那你们在羞·涩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