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敏为何不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后,趁张无忌重伤之机剿灭明教

 李鸣沙 2019-03-18

实际上无论是张无忌有没有横空出现,扭转乾坤,六大门派同样不可能真正的灭掉明教。所谓老树盘根,错综复杂,明教早已在中土根基牢固,六大派或许能够灭掉明教总坛,但不可能灭掉明教在中土各地早已生根的势力。同样的,代表着蒙元朝廷势力的赵敏,她也不可能灭掉明教。这一点赵敏比谁都清楚,从她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战前后的作为上看,赵敏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政治高手,因为她深懂得制衡之道。

总结历史与教训,赵敏很清楚她不可能根除明教,也不可能根除中原武林各派。

根据小说中杨逍所述,由于明教向来为广大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谋福利,不断地触碰官府的利益和权威,因此各时期的明教都会遭到当时朝廷的打压。从唐朝武宗时期灭佛开始,明教转入地下发展,数百年一直薪火相传,圣火不灭,已是早在中土大地扎下错综复杂的老根,分坛遍布天下,根基十分的牢固。

由于明教中人行事偏激,素来与武林各派甚有积怨,最终在成昆的串联之下,才引致有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役。当然了这背后自然少不了以赵敏为代表,蒙元朝廷势力的煽风点火,因为成昆为了颠覆明教,他早已是投靠了朝廷,效命于汝阳王府。但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真的能够彻底的铲除明教吗?

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宋朝徽宗时期,徽宗皇帝就曾派黄裳领兵围剿过明教总坛。黄裳在那一战,杀了明教多名光明使和法王在内的领导层高手,对明教带来的创伤,是直接让明教陷入了相当长的一段衰落时期,直到阳顶天接任教主之后,明教才再次出现了全面的复兴。但即便是这段中衰时期里,明教依旧在频繁的领导农民起义,对抗朝廷的压迫,例如五散人说不得口中的王宗石、余五婆和张三枪等几代教主的起义。

说不得道:“是啊。到了南宋建炎年间,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绍兴年间有余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绍定年间有张三枪教主在江西、广东一带起事。只因本教素来和朝廷官府作对,朝廷便说我们是‘魔教’,严加禁止…我们为了活命,行事不免隐秘诡怪,以避官府耳目。正大门派和本教积怨成仇,更加势成水火。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九回》

因而,即便是张无忌没有横空出现在光明顶,扭转乾坤,六大门派最多也就只能像黄裳那样,将明教总坛的诸多高手杀死,然后一把火烧了光明顶,但这并不等于是将各地分坛的明教势力也一并铲除了。不要说六大派,当时的蒙元朝廷也同样不可能在中土根除明教。明教就像生命力顽强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光明顶的总坛没了,他们依然能在别的地方再建总坛,明教依然还是明教,大不了像后世那样,改名成“日月神教”。

赵敏也是深知这一点的,因而她根本不需要去光明顶再添一把火。而且,赵敏不仅知道朝廷不可能根除明教,同样也不可能根除代表中土武林的六大门派。

无论是中原武庭的少林,还是像武当峨嵋等那样,是在“倚天时期”新生的门派。这些门派之所以被称之为名门正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自都有一派高深的武学做支撑,让他们去宣扬武侠道义。武学就是他们立派的保障。因此,即便将他们的山门剿灭,但只要他们的武学不灭,他们同样能够重新复门或者衍生出新的门派出来。

蒙元政权一统中土之后,以六大门派为代表的中土武林义士,一直都在对抗蒙元朝廷。蒙元朝廷是一直深受其扰,不断的在打压各派的反抗势力,赵敏之父汝阳王就是受命总领扑灭江湖上教派帮会之事。但是赵敏之父镇压江湖武林多年,虽然的确杀了不少中土各派义士,但仍然动摇不了中土武林的根基。就像前面所说的,表面上剿灭了一些门派,但不久又再复派和立派。

隐患和反抗的势力依旧存在,而且还越来越大。因为最让蒙元朝廷担心的是,假如让明教与代表中土武林的六大门派,两股反抗势力合而为一,那么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相比于镇压反抗势力,赵敏更倾向于坐山观虎斗,让反抗朝廷的势力互相残杀。

赵敏很明显是从她的父亲身上总结了经验。她十分清楚,无论是明教还是代表中原武林各派,朝廷都不可能将之彻底的根除。因此与其徒劳无功的一味去镇压他们,逼迫他们到最后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来对抗朝廷,倒不如设法让他们各生间隙,彼此之间自相残杀,将他们对抗朝廷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自己的私仇上去。而朝廷则是坐山观虎斗,更能坐收渔翁之利。

而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役,其实就是赵敏实施这一计划的经典案例,她的目的就是想让六大派和明教双方拼得两败俱伤。这一目的,就决定了赵敏代表的朝廷势力,不会在这一役中现身,也不会在六大派和明教双方两败俱伤之后,趁机派兵去扑灭他们任何一方。因为在光明顶上的只是明教和六大派的其中一部分势力而已,此时朝廷出面,势必会让他们看清楚朝廷背后的阴谋,逼迫他们冰释前嫌,放弃自相残杀,进而调转枪头合力对抗朝廷。

只是这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她没想到成昆会为了颠覆明教,私自暗闯光明顶,偷袭重伤了明教七大高手,致使双方的实力天平发生了倾斜,以致明教差点面临灭顶之灾。她更没想到张无忌会突然出现,以他一人之力扭转乾坤,调解了双方就此罢手,而且在他的影响之下,竟然有和解的发展势头。

于是为了继续加深明教与六大派的仇恨,在六大派离开光明顶返回中原的路上,赵敏开始新一轮的布局。她派人暗算了六大派返回中原,舟车劳顿的各路人马,将他们一一抓捕,继而喊出“先灭少林,后灭武当”的口号,传向中土武林,嫁祸给明教所为,希望及时扼制任何一个,能够调解明教与六大派的因素出现。

而且她不但是继续加大明教与六大派的间隙,更想分化六大派联盟。她命阿二联合金刚门四大高手,装成少林派五人围攻殷梨亭,又命阿三设计杀死空性大师之后,让刚相拿着他的首级上武当山暗算张三丰,目的就是想挑起中土武林两大泰山北斗的内斗,瓦解六大派,让中原武林群雄无首。

所以说,按照赵敏的计划和布局,她根本没有必要在六大派创伤明教之后,再带兵去光明顶剿灭明教众人,这与她的规划是相违背的。成昆暗算明教七大高手这件事纯属他的私人行动,赵敏若知,她应会制止成昆所为,因为这会破坏了她的计划。六大派和明教,哪一方压倒对方,结果都会致使其中一方坐大,然后调转矛头继续对抗朝廷,这样同样会冲击到朝廷的统治。相比于明教的扑灭,赵敏更希望于制衡和削弱双方的实力,让他们继续专注于私仇,彼此互斗下去,最理想就是让他们斗到两败俱伤,自行消亡。

实际上假如不是赵敏在绿柳庄情定张无忌,对他芳心暗许,张无忌想要继续调解明教与六大派的积怨是很不容易的,张无忌虽然武功高强,但想从元大都的万安塔救出六大派被困高手,也不大可能会成功,赵敏有一百种方法让张无忌的明教继续与六大派产生隔阂。

在赵敏见过张无忌之后,与其说赵敏是在为难他,倒不如说赵敏是在间接帮助张无忌扬名立万,包括帮助他消解了杀死莫声谷的冤屈。如果不是赵敏自己为了爱情葬送了自己的全盘计划,暗助张无忌,张无忌很难彻底消除明教与各派的隔阂,然后整合中土武林群雄的力量,形成抗元统一战线。毕竟与武当自家的冤屈就很难洗得清了。

小说中的赵敏能称得上是一位谋略的高手,她有敏锐的政治目光,她更深谙制衡之道。她的出现本来是中土武林抗元义士的一个噩梦,但却因为爱上张无忌而自缚手脚,不但是在自毁长城,还在不断的帮助张无忌完成他肩上的历史重任。为了爱,她不惜背上背叛民族的骂名,相比这一点,周芷若在她面前显得渺小得多,也难怪张无忌的内心一直深爱着她,濠州城逃婚,他的内心竟然会欢喜。赵敏牺牲太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