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中小学语文学了十多年,还是说不好、写不好呢?教改之路何在

 昵称32901809 2019-03-18

说到读书,大家可能会想,读书谁不会啊,谁个不是从小读到大,夸张点说吧,现在有人在娘胎里就已经开始读书了,所谓胎教吧?为了培养子女的文化水平,将来成为读书的种子,然后再实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乌纱帽,书中自有小洋楼”的宏伟蓝图,几乎是从怀孕三个月起,就开始听古典音乐,就开始嘀嘀咕咕地背唐诗宋词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怜那胎儿,蜷在娘肚子里,不说开智了,恐怕开眼开耳都没能,哪里会听得到。有些望子成龙心太切的,还会放大音响,让大肚皮贴了音箱听,其实就是胎儿真的听到了,也只能是一些类似于噪声的声音而已,那与真正的读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为何中小学语文学了十多年,还是说不好、写不好呢?教改之路何在

呀呀学语时,最早读的也还是白日依山尽之类的唐诗吧?但那也只能是小和尚听老和尚念经,有耳无心,不信你问问,或者干脆问问你自己,小时候,你娘让你背古诗时,你真正读懂了没有,真正读出了味儿来没有,真正读出了快乐和享受来没有。如果要他说真话,他只会说,俺娘让俺背的,一天背一首,不背就不给饭吃,背了就给俺买玩具。这能叫读书吗?强迫性的阅读,只能适得其反,增加孩子对读书的厌恶。其实,幼儿背上百首的古诗,并不见得能使文化水平提高多少,以此成为智力超长的神童,它的最实际的用途,还是成为父母向亲朋友炫耀的资本。

上学时的读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或者说,也不是今天我们所要谈的读书。虽然课本所选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但教师是为应试而教,学生是为应考而学,老师教时,是想着,怎么样在课文里找些难题折磨学生,以应付各种近似刁难的考试。学生学时,想的也是如何死记硬背,破解各类难题,以取得高分。教的难,学的苦,读书成了一种敲门砖和工具,无美可言,无趣可言,正因为如此,老师在教课文时,把本来是鲜活的如河里刚打上来的活蹦乱跳的大鲤鱼似的课文名篇,先要一槌敲死,老老实实放在讲台上。因为活的不好把握不好解剖,死尸才好解剖。然后,按照统一的教参,围绕着考试大纲,对课文实行大卸八块的解剖。

为何中小学语文学了十多年,还是说不好、写不好呢?教改之路何在

如讲唐诗《登鹳雀楼》,这死尸叫登鹳雀楼,是个叫王之涣的害死的,然后砍下一个胳膊,说这一根叫白日依山尽,然后再一根汗毛一块肌肉的讲,这一根叫白,那一根叫日,那一块肉叫依,那一块筋叫山,然后再砍下右手,说这是黄河入海流,两个胳膊合一,就成了上一层的段意。然后再砍下大腿,叫欲穷千里目,再砍下左腿,叫更上一层楼,合一起是下层的段意。再掏出五脏六肺,那叫写作特点,再挖出大脑那叫主题思想。还有头发后指甲之类,也要拆下来,说这是解词,那是注释,都是一一牢记。然后再把肢体乱拼在一起,让学生还原,这美名其曰叫做练习题,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当然,还免不了让学生当堂背诵,背不上来,把胳膊安到了大腿上,那可是要挨训挨罚的。如此一堂课下来,学生满脑子都是支离破碎的尸块,活作品经肢解后成了死东西,学生从中得到的不是美感,不是这明白如话的古诗何以千年流传,这短短十六字的小诗,何以激动了世世代代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何以成为流淌在炎黄子孙血管里的血液,何以令人百读不厌。得到的只是如何应付考试。

为何中小学语文学了十多年,还是说不好、写不好呢?教改之路何在

教完了,学完了,一切也都完了。当人问名篇的美妙时,回答的只能是,挺好考的。正是人参果当了家常便饭吃。这样的读书读不出书中的趣味来,怎么能叫真正的读书呢!我自己就有深深的体会,教了十多年的书,那些教科书上的名篇很少有留下深刻印像的,因为我也没有真正用心去读,而且完全按着教参,描葫芦画瓢,想的是如何折解课文,将内容变成一道道的难题,让学生从难题破解的训练中,取得考试的好成绩。如果教师的讲解不能还原古诗的美,并且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激赏,结果只能是引起学生对名著的怀疑,甚至于对名篇的反感:从而败坏了读书的兴趣。所以现在大家疾呼语文教学危机,学了十多年的语文,竟然说不好,读不好,写不好,岂不是最大的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