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里的中医

 金坛区 2019-03-18

3月10日,横跨了三个月的上海博物馆年度大展“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落下帷幕,与东洋的颜真卿书法大展一起,成为己亥开年最值得驻足的文化盛宴。在这众多名帖名画中,也有中医的身影,在传播书法魅力的同时,中医的内涵亦被展现,我们从中可以探寻当年的养生流行。

【鸭头丸帖】

此次上海博物馆将馆藏珍品《鸭头丸帖》一并奉上,与来自美国大都会、日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的《行穰帖》、《寒切帖》等诸多珍品相伴。

《鸭头丸帖》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传世名品中的第一精品,全帖共两行十五字,上书“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从帖中可见,应当有人服用过此丸,感觉效果不好,并告诉了王献之情况,王献之服用过后,果然感觉效果不佳,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聚会并求教。

此帖向我们展示出一种异于王羲之风格的气度,连贯流畅的气势、多取侧笔、枯湿交替的线条,将作者那种圆润、自如、舒畅、一气旋折的情绪抒发出来。

帖中提及的“鸭头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有云:“鸭头丸,治水肿,面赤烦渴,面目肢体悉肿,腹胀,喘急,小便涩少……甜葶苈略炒、猪苓去皮、汉防己,以上各一两……为细末,绿头鸭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木通汤送下。”

简而言之,该丸药以葶苈子、猪苓、防己为主药,细磨为末,用绿头鸭血搓成梧桐子大丸,用木通汤服下。

方中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热逐邪等功效;

猪苓味甘、淡,平,归心、脾、胃、肺、肾经,可利水渗湿,治疗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等病症;

防己味辛、苦,性寒,主入膀胱、肺经,具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用于治疗水肿,面赤烦渴,面目肢体皆肿,腹胀喘急,小便量少。

鸭头丸曾得到诸多医家推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到:“鸭头丸,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其效如神。此裴河东方也。”关于其佐药鸭血来源于家鸭还是野鸭?也曾有过争议,李时珍将鸭头丸归类于《本草纲目》卷四十七“鹜”条,“鹜”即为家鸭,他认为需用家鸭的血才能制作药丸。至于王献之服药后效果不佳,不知是因为没有对症,还是因为用野鸭血做了丸药而效果不显?或许真相不得而知,不过从帖中可以看出东晋名流相互推荐成药作为养生的风气,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旃罽胡桃帖】

←旃罽胡桃帖

天鼠膏帖→

王献之父,即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在后人收集其信札组成的经典名帖《十七帖》中,发现书圣与朋友们的书信往来,多次提及各种中药或成药。

著名的《旃罽胡桃帖》中王羲之写道:“得足下旃罽(zhān jì)、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其意思主要为“我收到你寄来的旃罽和胡桃,得知你还要送我戎盐,这正是我需要的,也是服药所需的东西。您说应当服食,方回(人名)虽然离我很近,却不同意我服食这些。知我者你也,可惜无缘相见,只能一笑了之”。

所谓的“旃罽”为毡、毯一类毛织品,“胡桃”即核桃,“戎盐”,产于蜀地戎州,味咸性寒,《本经》称其可主明目、目痛、益气、坚筋骨等功效。

结合之前的《鸭头丸帖》,我们可以看到在晋代,名流士大夫们将服用一些所谓的保健丹药作为一种时尚,我们常听说的五石散便是最知名的一种,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常常出现服后丧命的悲剧,以至于到了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另一帖中《天鼠膏帖》也提到:“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意思是“天鼠膏治耳聋有效吗?若有效的话,(对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天鼠即为蝙蝠,所谓的天鼠膏应以蝙蝠或是蝙蝠粪便(夜明砂)入药,究其功效多为消肿排脓、清肝明目、散瘀消积,尚无治疗耳聋的功效。《药草帖》、《旃罽胡桃帖》以及《天鼠膏帖》多提及药物,与王羲之服食密切相关。帖中提及的胡桃、青李、密柑、苹果、菊、狼毒、樱桃、来禽、日给藤等药草,王羲之在服食与服丹的同时,同时需服用各类药草,以抵止丹药副作用的产生。

【肚痛帖】

《肚痛帖》真迹不传,有宋刻本,明代予重刻,如今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此次日本颜真卿书法大展中《肚痛帖》拓本也在展出之列。全帖共六行30字。帖中言及“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於术(一译“非临床”)。”其作者就是人称“颠张”、“张长史”、“饮中八仙”的张旭,这一幅帖似乎也是张旭肚痛时自诊的一纸医案。

医书记载大黄汤有治肠痈利便之效果,主药大黄味苦性寒,归入胃、大肠、肝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里急后重、泻痢不爽等症。

关于最后三个字的含义,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看法,有人认为是“非於术”,帖中提到的於术,即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等病症。

但突然出现的“於术”,让人匪夷所思;还有人认为应为“非临床”,然而,“临床”并不是唐宋时期的医学用语,在唐代,床大多还是一种坐具,因此“非临床”更可能指的是病情尚未重到卧床不起。

无论怎样,《肚痛帖》乃狂草精品,这幅作品开头的三个字,写得还比较规正,字与字之间不相连接。从第四字开始,便每行一笔到底,上下映带,缠绵相连,越写越快,越写越狂,不知是否在张旭肚痛难忍的时候即兴创作了这幅名帖,将草书的情境表现发挥到了极致,表现出张旭纵横豪放的情怀,变幻莫测的态势,是后世为之拍手称赞的绝佳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