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运河的演变

 思明居士 2019-03-18

    卫运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和上游的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明代统称卫河。它是由古代的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并且和黄河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对卫运河的变迁作了粗略的考证,并籍此以对卫运河的演变作简要记述。

    一、今卫运河概况

    卫运河为海河水系,是冀鲁两省的边界河道,是一条防洪、灌、通航综合利用的河道。因而它是沿河人民经济生活的命脉。上源漳河、卫河、两河于馆陶县徐万仓汇流后称卫运河。

    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太行山区,分清漳、浊漳两支,流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清漳又有东西二源:东源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漳槽村附近;西安发源于山西省和顺县八赋岭。二源于左权县泽城附近合流。下流到河北省涉县合漳外埠与浊漳河。浊漳河亦称潞水,不源有三:南源出山西省长子县发鸠山;西源出沁县漳原镇,北源出榆社县两河口村。卫河源出河南辉县苏门山的百门泉,主要支流有淇河、安阳河等,流域面积1.556平方公里。

    卫运河流经河北省的馆陶、临西、清河、故城、山东的冠县、临清、夏津、武城、平原等县市边境,自漳卫汇流处至四女寺枢纽工程止,全长157公里。

    二、卫运河古时叫清河或清水

    据王国维《水经注校》记载:清水出河内武县这北黑山,东北过获嘉县北,又过汲县北,又东入于河,又东北过于馆陶县北,又东北过清渊县,清渊县就是临清,西汉初置,属魏郡。故城在今山东冠县东北部的清水。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看,清河在战国时,从临西往上与周定王五年的河水平行,由西南往东北流,到临清转略偏北的方向流去,在临清北、夏津北一直到平原北入河水。所以《战国策》称:苏秦说齐曰“西有清河,说赵曰“东有清河”《临清县志》中说:“清河郡、清河县及清渊、清泉、临清之名亦由此”。

    三、卫运河是屯氏河故读

    据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编绘《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中黄河下游水道变迁图说明中称:“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北瓠子河口,由汉濮阳县北十坦克(旧濮阳在今县西南)向东南京冲入巨野泽,会泗水入淮后而出海。后二十年始塞,筑宫其上,名宣房宫。但是没有我久,黄河又从今河北馆陶县西安南冲出一条新道,称为屯氏河,与黄河分别出海”《辞海》中在解释“屯氏河”中说:“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安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至章武入海。广深与黄河正流相等。至永光(公元前39年)黄河又在下游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水经注》中仍有屯氏河故渎,这些故渎的经行路线与元封间的故道不尽相同。当系永光后决徙所形成。其遗迹至今犹见于山东、河北两省接壤处各县内。后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在山东境内一段(即今卫河)一部分即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安作璋在山东水利志编写工作研究会上的报告《关于编写山东水利志的几个问题》中说:“古代山东人民为了克服水患保证农业生产,与黄河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规模比较大的一次是汉武帝时候,黄河在山东冠陶决口,当时山东的劳动人民总结了历年治理黄河的经验,在黄河决口的地方,顺着水势开凿了一条和黄河深宽相等的元氏河。从决口的地方一直流到海里。这一次治理黄河的规模很大,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当多,据历史记载,保持大约六十多年山东没有大的水患。汉武帝还亲自到河堤决口的地方去视察。随同官员都参加了治河劳动,看了安教授的讲话,我写信给安教授,安教授回复说:关于屯氏河经过贵县境内,没有什么问题。据有关资料,现在的卫运河自临清经武城至故城一段,应即是利用了原屯氏河的河道”。一九六六年五月邢台地震后,原水电部副部长、现在的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含英到临清解决河北、山东的水利矛盾,当他乘车到了我们临西县城(童村)东鲧堤下,看了地形,拿了块土给陪同的人们说:“这里是黄河的故道!”

     《馆陶县志》载:“汉孝武元封二年(公元109年)瓠子塞后河复决馆陶,分屯氏河,东北入海。

    四、卫运河是曹魏时的白沟

    《山东通志》载:汉塞宣房后,河决馆陶,东北至章武入海,即天津、恩、德、清、沧之间为大河故渎。建安中《即建安九年,也就是公元204年)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隋大业中(即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永济渠北通涿郡,渠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永济渠入临清,盖屯氏河故沟,隋修之。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水运及屯田均有发展。曹魏缺粮严重,乃采用屯田的办法。建安元年,曹操挟汉献帝由洛阳迁都许昌。为了解决军食民需,巩固个人权势,发布了屯田令,开始在“许下屯田”并在力所能及的州郡推行。因之,也就促进了灌溉事业的发展。又以转漕给军的紧急需要,沟通水系间的人工运河也就有所发展,“积谷通渠”便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贯通东北水系的白沟也就是当时完成的。

    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渡河,进入袁绍余部,于今河南淇、浚一带的淇水入河处,修枋头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淇水本是黄河支流,在今河南淇县以东汇入黄河,通淇水转向东北,清水从西南来与淇水汇全,东北行二、三十里再循黄河宿胥故渎,这段河道经整修后称作白沟。

    曹操开挖白沟的主要目的是要从黄河经白沟向东北运送军粮。

    白沟开挖后不久,曹操军队就治白沟至洹水一线直达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很快夺取了该地。

    建安十一年,曹操北征乌桓,凿渠自滹沱入瓠水、名平虏渠,双从洵口凿入潞河(今通县以下的白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建安十八年,曹操为了改善其封地邺城的交通条件,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渠名为利增渠,邺城可由此渠经白沟、通黄河,达江、淮,也可由白沟东北直达天津入海。

    五、卫运河亦名御河

    《山东运河备览》卷七中写道:“卫河即隋御河,源出河南辉县苏山门百门泉,临清西有卫河,自馆陶县入,合会通河又入夏津界,亦名清河,即隋炀帝所开永济渠也”。《隋书》载:大业四年春正月,诏河北诸郡男女百八万,开永济渠,永济渠也就是三国时曹魏白沟的发展,由洛阳向东北, 经修武、新乡、内黄馆陶、临清至天津西安转永定河直抵涿郡(今北京)赐名御河,御河之名始于此。加上开皇七年的山阳渎,大业元年开的通济渠和大业六年的江南运河形万了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汲涿郡,南达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永济渠经过临清、临西、是京杭运河流经临西之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元和郡县图志》中说:永济渠在县城(临清)西门外。《河北政区治革志》中说:北魏时,于太和二十一年,临清县复名清渊县,并在西境另设临清县,治在今临西县城(童村)西南之仓上村(当时称仓集镇),又载:大历七年,析临清西安境设永济县。

    《临清县志》的艺文志载有王安石的一首七言诗《永济道中》:

 灯火匆匆出馆陶   回看永济日初高

 已闻空舍鸟乌乐   更觉荒坡人马劳

客路光阴真弃置    春风边塞祇萧骚

辛夷花下乌塘尾    握手何时叙汝曹

    这说明永济渠从隋到北宋初四百年的时间还是航船往来,畅通无阻。

    六、北宋后的卫运河

    据《历代黄河决口年地概况表》载:宋大中祥符四年八月河决通利军。大名府御河溢,合流坏府城害田,人多溺死。《东昌府志》记载:宋大中祥符四年八月河决通利军。大名府御河溢,合流坏府城害田,人多溺死。《东昌府志》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