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笔力千钧之作,40字就是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最后一句妙不可言

 江山携手 2019-03-18

王维的山水诗,在唐诗中就是一绝!世人皆知,王维是唐代最风雅文人之一,书、画、乐、诗样样精通, 特别是画得一手绝妙的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南宗山水画之祖,毫不夸张的说,他是诗人里最会画画的人。正是因为这了得的画功,让他的山水诗也别具一格,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话是一点也不假。

王维写诗作画从不爱华丽的辞藻,他追求的是一种别样的空灵,在《终南别业》中,他曾有一句千古名言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的是自己在山中的闲适,后来人们发现用这“行云流水”四字来形容王维的诗再合适不过了。要做到行云流水,需要有高超的功力,更要有收放自如的笔力,能开也能收的,才是高手。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王维的一首笔力千钧之作,名叫《汉江临泛》,这首诗共40字,前30字写得波澜壮阔,就是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后10个字却收得妙不可言,实力诠释了什么是收放自如。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诗是40岁的王维途径襄阳城所作,为我们描绘的是汉江之景。诗的大意是:我坐在船上,看着这昔日楚国的边塞,它一江连着三湘之水,那荆门山汇合了茫茫九派。江流奔腾而去,似乎要流向天地之外,两岸的青山被水雾笼罩,时隐时现。江水两边的城池像是漂浮于大江之上,随着大浪的翻滚摇晃。这襄阳城的风光太美,我愿和山翁在此地一醉方休。

诗的前六句写景是气势恢宏。起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只10个字就画出了这幅山水画的背景,这幅大背景下是三湘水交接,九派相通之处,这是襄阳作为楚国边塞特有的风光。三、四两句,是诗人眼前的远景,在这远景的中央,是江流奔腾如千军万马,有流出天地外之势;这远景的两边,是群山环抱,千层浪激起水雾无数,让青山也被笼罩得时隐时现。这两句在绘画上,就是密不间发、疏可走马,青山的隐现和江水的奔腾相对,如诗如画。

五、六两句更为奇绝,诗人将两岸的城也拉进这幅画中,诗人此时正在船上飘荡,他眼中的城郭就似浮在水面上,随着波澜起伏。这两句,若不是切身体会,是断然悟不出来的,写得相当真实。最后一句是妙不可言之句,诗人前六句写得大气磅礴,到这句突然收住,转而抒情。其实这是情理之中,人们在壮景之前,最易生出无限感慨,此时此地诗人的感慨就是一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只这一句,就将襄阳的好风光总结了,而诗人此时内心的翻滚也都归于这“留醉”二字,令人拍案叫绝。

唐诗中不缺气象万千之作,也不缺大气磅礴的山水诗,但能和这首诗一样收放自如的不多,不得不说诗佛当真是笔力千钧,已入化境。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和小编讨论一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