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逐最美的生命价值--吴忠从大山到世界的人生舞台(6之2)

 caoyuanhuyang 2019-03-18

杏花春晓92

《杏花春晓》当我走进吴忠的世界,却发现他的“百变人生”中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扶贫。“丰富”的经历,“单纯”的性质,屡屡变化的舞台,始终不变的“初心”,让我对他充满好奇的同时还有了满满的敬佩。本期6之2:一步跨进“扶贫”

理想和情怀的落点

   “我这个人不太安分,大概每五年换一个工作”。

    我俩终于在香港见面,他笑着说。也许是不做地方官了,神色轻松了不少。

   “虽是换工作,但性质却只有一个 – 扶贫”,他补充到。

   “是啊,什么原因让你跨进‘扶贫’?”我充满探究地问。

   “顺其自然呗”,他悠悠地吐出这么一句。

我笑了。

“顺其自然”。在面对一个时代大潮时,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吗?

“下海,下海

1993年,正是中国又一波市场经济热潮风起云涌之时,刚从英国回来,已当上北大人口所副所长的吴忠被同学“蛊惑”着去干“扶贫开发区”,正好应和了他要闯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动,就这样5个北大人抱团到了广西。

他们来到当时房地产最热的北海,也希望“圈”出一块地用市场化的手段搞一个”扶贫开发区”。刚好,这一年世界银行第一次给了中国2.5亿美元的扶贫贷款,定义为:中国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覆盖广西、贵州、云南三省。

像一部穿越剧,时光倒回至上世纪90年代初。1993,这一年以及往后的若干年,吴忠的同学们在海南和东南沿海城市经商,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之大有人在,在国家政府机构激扬文字,制定政策,指点江山也不乏其人,当时全社会的流行语就是两个字“下海”。

“我们也觉得自己很‘潮’,从北大的书斋走出来了,下海啦。只不过是‘下海扶贫’,办扶贫开发区,也做世界银行的扶贫贷款项目”。

“中国西南扶贫世行贷款项目” 是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展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扶贫项目,其目的不仅是大幅度降低项目区绝对贫困程度,而且要探索和验证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多种手段综合扶贫的方法,以推进扶贫方式的创新。


探路,创新扶贫(1994.12

 “创新扶贫,够刺激吧”?他的声音里都闪着光。

 “怎么创新?相对于传统的就地扶贫,我们提出‘分享就业机会’、‘异地扶贫’等方法。在北海建设‘扶贫农业开发区’。种植龙眼、荔枝、花卉、蔬菜,做一些高产值的农业项目,从贫困地区招收劳动力在园区干活。他们什么时候跳槽到城里去干活了,我们就成功了。实际上,开发区成为帮助贫困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中转站”。

听的我精神一振,连连叫好。世界银行对他们在北海进行的市场化扶贫方式的探索高度赞赏,安排了5000万美元硬贷款用于广西南宁、北海、防城港三市,支持创新实践。

“你具体做什么呢?”我好奇地问。

“从企业注册到落实园区用地,从申请银行贷款,到项目实施,无所不包。当然,也搞贸易、安居房建设,什么都做”。吴忠一脸阳光地说。

当年北海正是房地产热。一同下来的几个人租了一套市民的房子住,在西南地区酷暑的季节,房间没有空调,在潮热湿闷的每一个夜晚,他们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写下一篇又一篇项目报告。

“真是‘赤膊上阵’”,他笑着说。

实际上,当时的条件是艰苦的,但却从不觉得苦。反而觉得有这么好的资源,顺应了市场大潮,也在‘海里’,每时每刻都亢奋着”。

那是一股巨大的使命感,他们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探索新型的扶贫机制,那是一种站在改革前沿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他的话不期然唤起我极大的共鸣,那是我们曾经的80年代,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幕正在徐徐拉起,我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一批同学也是恰逢其时“顺其自然”地成了大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时的状态岂是一个“亢奋”可以了得。

激情、困惑、反思、向前

一年后,吴忠从北海到了防城港,一个中越边境上刚被提升为地级市的边陲之地。这次是扶贫工业开发区和水产养殖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对他的人生是又一次淬炼和洗礼。

选址、考察(与防城港的领导一起,1998.7

当时广西要学山东,建设一个“海上广西”,世界银行硬贷款项目大多设计为水产养殖。“我们到防城港是帮助编写报告争取项目的,结果贷款申请下来了,当地却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作为项目企业,因为拿不出配套资金。就这样,我们承接了项目实施任务,干起了养鱼、养虾这样的事”。吴忠饶有兴味地说着,我却忽然想到“何为人生规划?”就是机会来了,把握它。从吴忠往后的经历看,没有一步是白走的,虽然都不是事先规划的。

实施世行项目的目的之一即安置贫困地区劳动力,于是便有了白色、河池等山区贫困农民来到海边养虾、养鱼、培植珍珠。以此使偏远山区的穷人参与到世行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中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世界银行专家考察项目(1995.10

“做企业不容易呀,要低头求人,协调各种纠纷,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难题,还有业务压力”。世银项目的招标、采购、实施、报账,农民工管理,扶贫工业园区的征地、筹办,千头万绪,没有一样省心的,没有一样不需要协调,协商、协作的。此时吴忠正值而立之年,血气方刚,意气风发,在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贫困地区,参与着时代的变革,同时也淬炼着自己。

生活条件艰苦已不在话下,家里人来看他,发现他整天在“土里窜出窜进”(全是土路,车一过,尘土铺天盖地),水电都没有保障。遇上要打印世行项目的申请材料,则要事先和领导打招呼,千万不能停电。

土头土面,黑灯瞎火也罢了,其实还有更糟心的事。水产养殖风险大,一来台风就提心吊胆,生怕刮散了网箱,海水倒灌了鱼塘,一池虾苗可能一夜之间因为病疫全部死光。即使全养活了,怎么卖出去,市场在哪里?成本效益的帐要不要算?

网箱养鱼

“经过了许多事情后,我的心理承受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后来在黔江当区长,和企业打交道时信心满满,我都经历过,他们骗不了我”。一丝少有的得意表情下,我仿佛看到他曾经翻过的那一道道心理上的沟坎。也让我明白了他能在黔江当好区长,除了理想和情怀,还有从最基层的实践中学来的“本领” -- 曾是乙方,现在又当甲方,你说他还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除了人生经验的积累,扶贫模式的探索,吴忠还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他特殊的贡献。当时开发区选址时,有一片2000亩的红树林要被填埋作为开发区用地。吴忠力争不要破坏它们,一定要把这片湿地保护下来。

90年代的防城港(绿地是计划中将被填埋的红树林)

“红树林?”我眼睛一亮。红树林湿地,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学术教育 及经济价值多种功能。在环保意识高涨的今日,对于红树林的保护已成为世界性课题。

“对,就是今天大家都知道极具价值的红树林。但当时公众并没有现在这么强的环保意识,当地更是不以为然。但我们还是知道的,加上天然地喜欢,觉得对大自然的成果要尊重,应该保护”。经过他的多方努力,红树林保护住了,现在是当地的一道天然风景。

吴忠很坦诚,做了一件具有前瞻意义,有益于当地百姓子孙后代的事,也不炫耀,不自我“拔高”。今天,在我听来,真是庆幸当年他的“天然感觉”,庆幸他的学识、见解和坚持,一片“红树林”得以被保护。

城市一景 -- 红树林湿地(今日防城港)

广西扶贫,不是吴忠的第一份工作,却是他走出书斋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基层的工作,而且还是为社会之弱势群体的扶贫工作,在他热火朝天的干劲下,也有冲击、困惑和痛苦的思索。

一个老农民端着一碗粥在太阳下喝,他本来感觉是幸福的,你来了告诉人家:别人在吃肉,那里有更好的生活。但你又不能提供肉给他吃,不过是打破了他的平衡。

“异地扶贫”,把劳动力引出大山,让他们到沿海地区打工,到城乡边界的开发区受训,成为农业工人,虽然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但对这些世代在家务农的人而言,背井离乡,何尝不是艰难的选择。

还有,让山民下山,在海上养殖,好多人一上船就晕了,但是世界银行的项目就是这样设计的。

不再是纸上谈兵,理论论证,是田间地头,直面贫困农民的生活。怎么能让穷人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你去扶贫,能够真正帮助到人家吗?

不知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们哪位有过扶贫的经历,是否也有过同样的困惑?面对过同样尖锐的难题?也曾苦苦思索?

其实,他所遇到的困难,很具体,做什么工作都会遇到,去解决就是了。而困惑,却是制度、体制、结构、甚至还有更加深层的原因,为突破困惑,要创新,要从更高的层面,政策层面去突破。

以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论,他们的一些市场化扶贫办法也许有些超前,难免不被理解,甚至产生误解,但后来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当然也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包括现在“异地搬迁扶贫”的做法,亦与吴忠他们当年的探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吴忠亦在不断的困惑和反思中,看到了农民劳动态度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变化,这足以让他欣慰“改变毕竟是发生了”。

同时,他也看到这是一群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扶贫能够帮助到他们,成就感亦是最大。

人生的经历就是财富,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吴忠把青春岁月的五年留在了最贫困的边陲之地,正是这样的经历,开启了吴忠往后的生命之旅。

青春岁月(防城港,2004年)

“下海扶贫,还亲自参与企业经营。没有成立股份制企业,当个原始股东吗?”玩笑中带着好奇我问。

“没有。当时一心想着只要把事情做成,在扶贫领域创新,探索异地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扶贫事业做大了,自己的理想也就实现了”。他真诚地说。

五年后吴忠离开了广西,他参与创建的“北海农业扶贫示范区”,“世界银行扶贫项目”继续在当地发挥着扶贫作用。

“在最好的年华碰到你”,不知道吴忠在离开广西时是否在心里想到过这句话。但我觉得就他的事业而言,甚是贴切。在90年代初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正当而立之年,他走出书斋,接受时代的洗礼,下海扶贫,扶贫创新,接地气,获取实战经验,丰富人生体验,为理想和情怀找到了最好的落点。


/ 下期预告 /

追逐最美的生命价值 (6之3)

《杏花春晓》

分享原创散文,游记,人物故事等作品。虽无“以文载道”之境界,但不乏追求真实,感受自然,领悟生活,以文字为媒介传递和分享之热忱。如果你热爱阅读,喜欢真诚的文字,也许有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