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河西战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展露了霍去病非凡的军事才华。汉武帝很快把第二次河西战役提上议事日程。河西走廊地形狭窄,军队难以展开,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如果采取正面进,无法切断敌军的退路,只能打追击战,不能打歼灭战。要歼灭敌军主力,必须要出奇制胜。霍去病提出一个超乎寻常的大胆战略,就是避开正面交锋,从河西走廊东部沙漠地区迁回到敌军的后方、断敌退路,一举歼灭其主力。这一作战计划极富创意,但实施的难度巨大。从沙漠边缘迁回前进,行军里程超过两千里,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又值夏季高温,水源没有保障,对远征将士是一大考验。 虽然困难重重,霍去病没有退却、只有闪电般的奇袭,才能收到最佳战果。这是一次军事大险。西征军从北地(甘肃省宁县)出发,兵分两路,一路由霍去病统率,沿着沙漠南缘进军;另一路由公孙敖统率,沿沙漠北缘进军。两路大军各数万人,目标是在两千里外的居延会师。为什么选择在居延会师呢?那里有一片湖泊,叫居延海,又称为居延泽,有一条水注入,可以补充数万大军所需之淡水。 霍去病挥师西渡黄河,折向沙漠南缘,渡过狐奴水,沿弱水北上、直奔居延海,等待与公孙敖会师。然而,公孙敖并没有出现,他在茫茫荒漠中迷了路,没有抵达会师地点。公孙敖误期失约,霍去病失去一支重要的力量。怎么办?是撤退,还是前进?即便是孤军,也要继续深入!横穿两干里沙漠后,霍去病突然出现在敌人后方。 这是小月氏的地盘、曾与东胡、匈奴并列为北方三大势力,冒顿单于崛起起时,东灭东胡、西破月氏被迫举国大迁移,迁往中亚、但仍有一小部分月氏人留下来,臣服于匈奴,称为小月氏。小月氏大大小小部落有数十个,其中单桓王与酋涂王比较识相,挙部向霍去病投降。 稽且王负隅顽抗,被鷹击司马赵破奴击破生擒,全军覆没。汉军校尉高不识率军征服呼于耆部落,呼于耆王落荒而述。霍去病横扫小月氏,一直追击到祁连山脚下。小月氏之战,使匈奴河西诸部的力量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被斩杀与俘虏的人数多达三万零二百。小王被俘获五名,小王的母亲、妻妾、王子被得虏五十九人;各部落的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高级官员被俘六十三人。 在孤军深入、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霍去病仍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战绩。此役斩获敌人数量之多,为历次战役之冠。不过、由于没能与公孙敖会师。霍去病的兵力不足,加上一番恶战,伤亡颇大,不能继续作战。霍去病遂率部沿河西走返回,第二次河西之战结束。两次河西战役,匈奴诸部落损失四万人。 伊稚斜单于大发雷定,征召浑邪王与休屠王前往单于王庭问责。浑邪王与休屠王自知凶多吉少,两人商量一下,与其去王庭送死,不如举部投降大汉帝国。浑邪王的使者秘密抵达长安,向汉武帝递交请降书。汉武帝对浑邪王、休居王的投降将信将疑,慎重起见,他做了两手准备:既欢迎浑邪王与休屠王归降,同时严阵以待,以防止胡人诈降的诡计。 受降的重任,又交给年轻的冠军侯霍去病。霍去病统率大军,渡过黄河,前往接受浑邪王与休屠王的投降。除浑邪王与休屠王外,归降的头目还包括三十一位小王,部众总计五万入。行近边境时,休屠王突然反悔,打算率自己的部众返回河西走廊。浑邪王大吃一惊,休屠王手握重兵,一旦内部起杠,后果不堪设想。他牙关一咬,痛下杀手,计杀休屠王,速捕其妻儿,吞并其部众。 然而,反悔的不止体屠王一人。临近黄河岸边,浑邪王已经远远望见霍去病阵容齐整的受降兵困,就在这时,匈奴一些裨王与将领开始动摇,不愿远离故土,军队突然哗变,近一万人突然掉转马头,夺路而逃。浑邪王试图拦,但无能为力。在受降的前一刻,局势突然恶化,变得不可收拾。霍去病必须要当机立断,稍有迟疑局面将无法控制。在此千的一发之际、霍去病孤身ー人,骑上一匹快马,独自奔向匈奴军营。这一幕简直把所有人吓傻了。 要知道哗变还在继续,只要有几个亡命之徒,就可以结果霍去病的性命。霍去病不是在受降,而是在玩命!他以奋不顾身的勇气、超乎寻常的英雄壮举,镇服所有匈奴人,兵营内的喧哗与骚动渐渐平息。他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真诚地传达朝廷的立场,给举棋不定的匈奴人服下一粒定心丸。对于真心归附者,霍去病张开双臂欢迎:对于变逃亡者,则一概杀无赦。 他派遺一万名强弩骑兵,追击哗变者,一路穷追猛打,射杀八千多人、自己无伤亡。凭借机智与勇敢,霍去病以雷厉风行的强腕,终于完成受降的使命,居功至伟。战略要地河西走廊终于落入大汉帝国之手,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终于打通。大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领土向西扩展九百公里,取得大约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中国开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小编认为,在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是一位伟大的将军,是名族的英雄,可惜年级轻轻就死掉了,对当时汉武帝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的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让当时很多汉代将军汗颜,有了霍去病不畏艰险开拓国土,也稳定了当时的汉代政权,为以后的稳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
|
来自: 徒步者的收藏 > 《历史,考古,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