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龙女天下第一的沟通能力

 二月虹 2019-03-19

《神雕》里面,小龙女的话不多。但只要小龙女一开口,必定是语惊四座。这位小姑娘说出的话,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

即便没有外人在场,小龙女的话依然耐人寻问。古墓派的轻功,天下一流。小龙女说话的武功,也是天下一流的,甚至是天下第一。

就拿她和杨过在终南山下的那段对话来说,无论怎么看都堪称经典。

事情是这样的。李莫愁和徒弟洪凌波到古墓里抢夺《玉女心经》,结果跟小龙女和杨过打的两败俱伤。杨过听从小龙女放下断龙石。二人被李莫愁逼出古墓之后,只能在终南山上找个僻静的地方搭两个小茅屋,一边疗伤,一边练功。

几个月之后,小龙女和杨过先后练成了《玉女心经》。这时候,杨过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想下山。

红尘世界,花花绿绿,杨过怎么都放不下。他还想带着她的姑姑到繁华世界去玩耍。

小龙女当然不愿意了,在她看来,“如此安稳过活,世上更无别事能及得上”。于是,两个人的想法产生了强烈冲突,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

在如此冲突之下。当杨过再次提议入世的时候,小龙女的厉害之处就显而易见了。她没说,因为我比你大,因为我是你师傅,因为我是你姑姑,因为我喜欢你,所以你就得听我的。如果是这样,小龙女就跟世界上许多女孩子/许多孩子妈妈/许多人民教师/许多领导干部,一样了。

此刻,小龙女用出了天下第一的说服能力。

1,摆事实。

小龙女说, “过儿,咱俩的武功虽已大非昔比,但跟你郭伯父、郭伯母相较,又怎地?”

因为是摆事实,所以杨过的回答是心平气和的,杨过道:“我自然还远远及不上,但你跟他们大概各有所长。”

当时的杨过是相当无知的,他虽然知道自己还远远比不上郭靖,但却高估了小龙女的武功。

2,陈述厉害。

有了事实之后,小龙女跟杨过继续平静的陈述利害。

小龙女道:“你郭伯父将功夫传了他女儿,又传了武氏兄弟,他日相遇,咱们仍会受他们欺侮。”

说这句话的时候,小龙女当然知道杨过的痛处。她当然不是故意戳杨过的肺管子,只是她知道,杨过总有一天必须直面自己的软肋——曾经被欺负过。

一听此言,杨过跳了起来,怒道:“他们若再欺侮我,岂能跟他们干休?”

小龙女冷冷的道:“你打他们不过,那也枉然。”

此刻,小龙女的反应很奇怪。金庸用了“冷冷”二字。这两个字,当然包含冷静的意思。小龙女跟杨过的这番谈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杨过跳起来的反应,小龙女早就料到了。但即便料到了,小龙应该依然平静的跟杨过说话,为什么偏偏是“冷冷”呢?原因只有一个,小龙女伤心了。

在小龙女心里,遵照孙婆婆的嘱托,她和杨过要相互照顾对方一辈子。所以,即便被欺负,也是“咱们仍会受他们欺负”,是一起被欺负。可杨过的反应却是,“他们若再欺负,岂能跟他们干休?”

此时此刻,杨过想的更多的还是自己。一到情急时刻,就不顾小龙女了。这怎能不让小龙女伤心?

3,共患难。

杨过想到打不过大小武的可能性之后,才想到了小龙女,

杨过道:“那你帮我。”

小龙此刻是平静的。但是,她说出来的话,却是绝世武功。

她没有怪杨过:考虑过自己被欺负,却没有考虑到你姑姑我也会被别人欺负,打不过别人的时候,才想到我。她表现出来的是,共患难。

小龙女道:“我打不赢你郭伯母,仍然无用。”

意思就是:我会帮你去打架,因为你我相互照应一辈子,但事实是,我很可能也打不过那些很厉害的对手。

小龙女的心态平静,没有责怪,没有情绪,杨过也心平气和的冷静思考,琢磨对策。

他得出的结论是,“瞧在郭伯伯的份上,我不跟他们争闹就是。”

杨过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此前小龙女被李莫愁打吐血,伤刚刚好,他已经忘记了。小龙女何尝跟李莫愁争闹了?不争闹能解决问题吗?

说了半天,杨过还是想到花花世界玩耍,只是不跟大小武争闹了。显然,这不是小龙女想要的结果。而小龙女并没有因此着急/动怒,否则就她不是小龙女了。

小龙女接下来用出了古墓派“沟通大法”的另外一招——理解。

4.理解。

对杨过得人性幼稚,小龙女没说什么,只是心想,“他在墓中住了两年多,练了古墓派内功,居然火性大减,倒也难得”。

这就是小龙女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自己的愿望没有达成,不是急于责怪,相反,却看到了她关心的人的进步。

因为心思缜密,不着急,所以小龙女继续施展她的沟通武功。

5.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面对不懂事儿的杨过,小龙女还是记得杨过说过的也认同的有道理的话。她决定用杨过认同的道理得出正确的判断。这一次,小龙女说的很直接,且不容置疑。

小龙女道:“你肯不跟人争竞,那再好也没有了。不过听你说道,到了外边,就算你肯让了别人,别人仍会来欺侮你,咱们若不练成王重阳遗下来的功夫,遇上了武功高强之人,终究还是敌不过。”

看到了吗?先鼓励,先肯定。然后平静的讲道理,得出结论——必须继续修炼重阳遗刻。

这一次,杨过没得说了。

他说,“姑姑,我听你话,打从明儿起,咱们起手练《九阴真经》。”

于情,他知道小龙女不想离开这情景所在。于理,姑姑说的都是对的,完全驳不倒。但情大于理。听话,不是因为姑姑说的是对的,而是因为他明了了小龙女的一番苦心。

在整个沟通过程,小龙女始终站在杨过的立场看事情。相反,一番对话,杨过始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是最后才有了改变。《神雕》里最后一次华山论剑,杨过被推为“西狂”,小龙女则不在五绝之列。因为,她的起点太高,她的境界早就超出了俗世纷争。

小说里写道:

就因这一席话,两人在山谷中又多住了一年有余。小龙女和杨过重经秘道潜入墓中,将重阳遗刻诵读数日,记忆无误,这才出来修习。年余之间,师徒俩内功外功俱皆精进。但墓中的重阳遗刻仅为对付玉女心经的法门,只为《九阴真经》的一小部份,最重要的梵语音译总旨秘诀更加不知,是以二人所学,比之郭靖、黄蓉毕竟尚远为不如,但此却非二人所知了。

日后,杨过回忆起终南山茅屋一年多的苦练,心中定然升起对小龙女的无限感激。

因为,用不了几个月,这个17岁的少年,即将凭着刚刚练就的《九阴真经》残篇,来到大胜关英雄大会,从金轮国师一班外族豪强手里夺回中原武林盟主。

日后,他还要助他郭伯伯镇守襄阳/击退强敌。

日后,他还会经历无限风光,无限坎坷。

日后,江湖上有神雕大侠,还会有神雕侠侣的传说。

但没人知道,神雕侠的背后,有个女子有着天下第一的沟通术。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沟通术,有的只是一个“情”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