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发展现状

 幽默的数据线 2019-03-19

一、四大主要苹果产区

1、渤海湾苹果产区:渤海湾产区包括胶东半岛、山东产区、辽宁产区、河北产区和北京、天津两市,是中国苹果栽培早、产量和面积、生产水平的产区。
2、西北黄土高原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包括陕西渭北地区、山西晋南和晋中、河南三门峡地区和甘肃的陇东地区。
3、黄河故道和秦岭北麓产区:黄河故道产区包括豫东、鲁西南、苏北和皖北,地势低平。
4、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维度低包括四川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地区,云南东北部的昭通、宜威地区,贵州西北部的威宁、毕节地区,西藏昌都以南和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带。


二、中国共有25个省生产苹果
从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和黄河故道三大产区;渤海湾区(包括山东、河北、辽宁)占全国总面积和产量的44%和 49%;西北高原区(陕西、甘肃、山西)占 34%和 31%;黄河故道区(河南、江苏、安徽)占 13%和 16%;西南高地 4% 和 1%;其他地区占 15%和 3%。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产区不仅是我国的两大苹果优势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适宜产区。
三、中国苹果产量居全球第一
世界生产苹果的国家有80多个,年产量超过或接近100万吨的主产国有12个,按产量排名,依次为中国4450万吨、欧盟1002万吨、美国465万吨、土耳其275万吨、印度230万吨、伊朗157万吨、智利136万吨等。中国苹果以红富士为主,其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65%。苹果主产省山东富士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70.2%和76.2%,其它苹果主产区陕西、北京、河南、河北、甘肃和山西的富士品种比例也占其苹果生产总量60%以上。

四、中国为全球最大苹果消费国
2017年全世界鲜果消费量为6458万吨,深加工消费量1125万吨。·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约有30%的苹果用来制作苹果酒和白兰地;用来制苹果酒的苹果占世界产量的1/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消费国,消费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为30公斤,超过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鲜果消费占我国苹果总消费量的90%左右,且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余下的深加工消费量则占到10%左右,主要产品为果脯、苹果脆片、苹果醋和苹果酒等。
五、俄罗斯仍然是进口苹果最大市场
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苹果进口国包括俄罗斯、欧盟、白俄罗斯、印度、墨西哥等十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出口国则为中国、欧盟、美国、智利、南非等十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俄罗斯仍然是进口苹果最大的市场,进口量达到69万吨。
六、主要苹果消费国
在主要苹果消费国中,波兰(2016年平均每年67.5公斤)、土耳其(平均每年35.4公斤)、伊朗(平均每年34.7公斤)和中国(平均每年31.4公斤)的人均消费记录属于高水平,明显地高于全球平均每年消费12.2公斤苹果的水平。
在这些国家当中,人均消费却呈现出混合的趋势——波兰和中国的人均消费分别增长了15.2%和5.2%,而伊朗的人均消费却呈现下滑的趋势(-1.8%),土耳的消费水平方面则相对平稳。
七、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2017)
一、为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一:“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目前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2017年,世界苹果总产量7600多万吨,中国达4380万吨,生产和消费规模均占全球50%以上,其中西北干旱区苹果栽培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二。
陕西以1100万亩、1100万吨成为中国苹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省份。
1、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一:“好的不多、多的不好”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等单位在南京发布的《2018苹果数据发展应用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苹果年产量已达4500多万吨,约占全球苹果总产量的57%。同时,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消费国和出口国。
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苹果产量约为7600多万吨,中国苹果产量已超过全球一半。其中,陕西、山东、山西、河南、辽宁5省合计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76.3%。同期,我国鲜苹果出口量为133万吨,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苹果出口国地位,主要出口到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等国。
现状
1、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有知识和能力的多外出打工,从事果园劳动的多为老、弱、病、残、妇。据资料,苹果果农中,30~40岁的占9.82%,41~50岁的占42.86%,51~60岁的占33.04%,61~70岁的占13.39%,71—80岁的占0.89%.即30-50岁的和50-70岁的各占一半,年轻人严重匮乏。很多地区在农忙季节出现劳工难找且价格昂贵的现象。
2、品种单一,苹果品种单一,富士比例偏高。
生产中主要种植品种为富士系(不同系号、长枝或短枝型),嘎啦、金冠系(金冠、王林)、元帅系(红星、新红星短枝型)、乔纳金系列和传统国光系列。其中富士系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其次是元帅系、嘎啦、金冠累主要为授粉品种。红富士苹果比例过大,不仅影响中晚熟品种的发展,也影响了红富士苹果的效益和销售。
3、缺乏统筹规划
苹果品种缺乏区域化规划,品种选择盲目性较大。现有主栽品种,只有新红星苹果有全国栽植区划意见,其余品种几乎没有做出区划规划。建议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对苹果品种搭配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因产量过大而造成丰产不丰收。
十二、目前运城果区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
人口老龄化----熟练工人稀缺
2、品种单一、老化严重
早熟的嘎啦品质低下----晚熟的富士品种落后效益低下
4、市场风险不断加大
过剩加剧价格下滑----两级分化严重-----其他水果冲击
5、产销衔接矛盾加剧
小农户模式----重生产轻销售-----缺乏产业化、一体化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朋友们留言回复、参与讨论!

如果本文对您有一定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