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能一提高汽车的通过性。比如汽车在带坡、坑洼等比较难以通过的路况单靠单轴两个轮子的驱动力不足以顺利通过时,这时候如果是四驱车,就可以把驱动力传递分配到四个四轮上,从而四个车轮可以同时参与驱动汽车顺利通过。 2. 功能二提高汽车的行驶、制动、转向性能。四驱系统可以利用一些结构,控制发动机功率、制动力、横向 加速度等,把扭矩合理的分配给前后轮。这一功能是四驱车的“高级功能”,目前只在部分高性能的越野车上实现。 四驱系统的布置及结构目前市场上的四驱车布置形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横置发动机,一类是纵置发动机。 发动机横置布置中,四驱系统主要包括取力器、轴间传动轴、后联轴器和后差速器,前差速器一般集成在变速器里面。 发动机纵置布置中,分动器取代了取力器,用于转换力矩方向,另外有独立的前差速器。 四驱的分类及优缺点市面上的四驱分为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四驱。根据布置情况的不同,适时四驱一般采用发动机横置布置,分时四驱和全时四驱一般采用发动机纵置布置。 分时四驱 Part-time Drive — 驾驶员根据需要,操纵拉杆或开关,实现两轮和四轮驱动之间的转换。这类车四驱装置中含有差速锁,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一种离合器装置,决定动力是否传递到另外两个车轮。这种驱动方式一般用在硬派老式越野SUV和皮卡上,这种车大都配置前后整体桥,手动操作,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方便换装后差锁等。这是SUV车型中最常见的驱动模式,其优点是既能保证车辆的动力性和通过性,又能兼顾燃油经济性,略显不足的是驾驶者需要自行判断路况,手动操作驱动模式。
不需人工操作,车辆始终处于四轮驱动状态。一般用在高性能越野车和追求较高的驾驶性的车辆上。如ABB、斯巴鲁、陆地巡洋舰等。全时四驱在这三类驱动形式中是布置最复杂、采购成本最高的,另外由于四驱模式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油耗相对也是最高的。 适时四驱 Real-time Drive (On-Demand AWD) 通过机械或(和) 电脑芯片装置,控制自动进行两驱和四驱之间的切换。该驱动系统主要是为城市SUV开发的,在继承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优点的同时也弥补了它们的不足,首先该驱动系统相比于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布置结构形式非常简单,不管从设计匹配还是从车辆采购成本来说都有很大的优势;其次该系统可以智能的根据道路情况自由切换两驱和四驱,比如在冰雪路面、坏路或车辆打滑时,系统就会将驱动力传递到其它车轮,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而在城市良好路面时则只采用两轮驱动。适时四驱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它虽然能够通过从两驱切换到四驱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但是受制于自身结构的限制,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无法通过简单的联轴器将超过50%的动力传递给后轮,在一些复杂的路段上,如果出现了单侧两个车轮打滑的情况下,车辆无法脱困,越野性能远不如全时四驱。 |
|